记得我们刚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真个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时好不容易写就一篇,也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废话连篇,啰里啰嗦。老师为了解决我们的文章用词重复问题,特地讲了一个故事,令我们至今记忆犹新。
从前有一读书人,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却自恃才高,颇爱作诗。一天他到朋友家作客,饮酒甚欢。回家已是深夜,此时妻子早已进入梦乡。叫门,但老婆迟迟不开。就在等开门的工夫,突然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一绝:半夜三更子时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妻子婆娘堂客问,你是何人哪个谁?那位读书人自认为此诗写得很为流畅,也颇为押韵,自鸣得意,不时拿来四处烗耀。
殊不知这首诗最大的问题就在它的重复多余上。作诗人本意是要表达自己半夜归来,妻子不知何人,起身探问这件事的。实际上,要说明事情原委,只用“三更归,掩柴扉,妻子问,你是谁”,就能将事情交待清楚。可这位读书人却在每句中罗列了三个同义词,实在是啰嗦得可笑。
老师讲完故事后,继续对我们说,其实在你们的习作中,这样用词重复的例子也极为常见,可以说是不胜杖举。比如“爸爸看完小品后忍俊不禁笑了起来”、“价格悬殊太大了”、“到会的10名与会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等等,不一而足。
老师告诫我们说,要想在习作中做到言简意赅,避免重复,最大的诀窍就是多读多写。一是多读一些名篇大作,多读身边写得好的同学的习作,而且要读出声来,看看人家是怎么遣词造句的,久而久之,语感自然就出来了;二是多写,习作经老师改了后,要仔细体会老师为什么要如此改。只有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改进,才能逐步提高,俗话说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