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没有坚持晨间日记,好像是轻松了不少。因为发现狠多自己安排的任务根本就完成不了,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紧张感和烦恼。此外真正自己在意的事情却还是没有在其中投入进去。除了基本的时间开销以外,每天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工作,看手机,陪女友。工作还是占用的时间是最多的,玩手机的时间也很多。
不记录会感到轻松,可是紧随其后的就有一点茫然感。接下来的方法还是需要记录,不过任务要有所调整:1,计划以一周为准,不要做太长时间的计划。自己目前一天的计划完成都有些困难,长时间的计划,自己没有那样的能力,是规划不了的,只会带来麻烦。2,以学习提高个人本领为最重要的事。其次就是规律性的运动,阅读,联系亲友。3,工作占用的时间很多,需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每天不能机械的做,要想办法逐渐又快又好。想办法在其中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4,其他事情不做规划,遇到就解决。5,每天的有效时间规定在10小时就好,只要能有效工作学习这么多已经很好了,一步步来。6,每项任务的时间尽可能留的长一些。
这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看了。在其中发现了自己很多的问题。作者从当老师的经历,以及从学生身上观察到的故事出发,主要结合一点心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观点总结出调整心智去和时间做朋友。这里面每一步都不容易,需要改变很多认知错误,不断用大量的例子和事实强化什么是正确的观念。和时间作朋友就是:使自己和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这需要认识到时间不可逆,自己根本无能为力。更需要告别懒惰去让自己更好地感知时间,调整自己地任务和方法。告别成功学,静下心来,耐心的做好真正对自己有用正确的事。通过纸和笔来记录和提醒自己,去观测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是否和时间合拍,从而做出更有意义的事情。
很多事情是自己确定,坚定了选择 ,这些是明确的,可规划与时间合拍的。但是也有很多是自己不确定,把控不住的,这里包括对自己和环境的正确认识,对一些行为和选择的不明白,这时需要通过查书和资料,以及问对的人等方式让自己做对选择的概率尽可能大一些就好。至于其他把握不了的,就不应该去在上面浪费时间和注意力,比如运气,出身等。让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自己大脑的主任,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和时间作朋友,才更有趣!
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几个点是:
1, 面对自己根部不知道有没有用的技能和知识,不要去多想,而应该去学去用。如果看不明白,就要用作为一个学生的态度,其中一个合理有效的选择就是,接受老师说的去做。确定去做了,坚持了,那么到底对错就明了了。“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所选择的是虚度光阴还是努力学习的人。
2, 与时间做朋友,最可怕的敌人是懒惰。需要用纸和笔不断去提醒自己和记录观测自己。因为很多时候自己和身边的人并不了解真正的自己。
3, 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是体验,试错,观察,阅读,正确的思考。越往后其效用越高。
4, 自己身边没有那么多成功人士,想去观察成功的人成本太大。最合算的方法是从身边失败的人身上吸取经验。因为毕竟失败的是多数。这样更切合实际。
5, 不要相信逻辑混乱的成功学。强调努力是可笑的,努力使应当的,奋斗使应该的。在成功的三个因素:出身,运气,努力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
6, 你并不孤独。自己遇到的很多问题别人也遇到过,甚至更好或者更糟糕。
7, 人贵自知,虽然很难。
8, 要尽早,不要迟。速成通常是无效的,只会带来更多的焦虑,压力和不自信。做值得做的事的时候,必须要提前去准备。
9, 一切的根源是要有耐心。因为它就是时间的力量。在时间面前,聪明,金钱都弱的太多太多。不要相信明天时间会更多,不要相信明天可以获得更多的钱。踏踏实实做好当下,就是为未来设立一个好的起点。能做的就是沉下来,耐心做尽可能正确的事。
10, 观察比思考更重要。因为思考往往是被动的,只有信息摄入的时候才会思考。多观察思考总结。
11, 时间的开源节流方式:开源就是尽可能同时做两件事情(可以一起做的),节流就是根据自身情况在睡眠上进行调整前提还是要保障尽力充沛,不要减少和家属亲友交流的时间,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12, 相对于人脉,做强自己就是最好的获得人脉的方式,也是最佳的策略。人们都希望公平交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