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是山下英子的一本书,而这本是写给女人,提供一个方法,让我们如何做自己。
在序中,山下英子说了有两种女人。第一种是精通各种技能,处理各种各样的事物都能游刃有余,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她有着五花八门的资格证书,还能说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工作上处于不可替代的职位,收入颇丰就连身材都好得令人赞叹。
第二种女人随随便便穿穿着松垮的裤子,整天在孩子后面没完没了的收拾东西,整个生活被孩子全部占据了,必须时时刻刻围着孩子转,在梳妆打扮上慢慢的变的懒散起来,不爱化妆了,衣服随随便便穿就行了。
当孩子变大以后他开始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自然是收获良多,他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讲座,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跑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去听各种各样的研讨会。这个时候她就有着极其旺盛的求知欲,觉得只有知识能让我明白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重要性,同时她还觉得只要能够知道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东西,说不定就会被人称为老师,如此一来她不再是普通的家庭主妇了,那个时候的她特别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特别渴望别人的肯定,因而很容易将视线集中在自己不足的地方,于是总是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好,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一个事实,真是没有比她更可悲的女人了。
无法大大方方的肯定自己,也无法坦然的对自己说你很棒之类的话,尽管已经从他人那里获得了足够多的肯定,也经常被他人交口称赞,但对此却毫无感激之情,一心想只想获得更多的认可。同时心里还愤愤不平,总是在想为什么大家都不能肯定我呢?那时候的他长时间被这样一种心态牢牢锁住,无从解脱。
总之那个时候他被自己困住了,那时候的她认为能不能做到某件事是评判一个人能力的基准,知道的多少则是评判一个人能力的标准,而这两种标准通常可以用来和他人做比较。我这人比较和那个人比较,如果自己无法做到,他就会默默的得对自己说,我还是做的不够,我知道的还是太少,就这样一直在否定自己。
她总是偏执的认为自己什么都做的不好,做什么都不行,经常不自觉的责备自己来,除了给自己扣分之外做不出任何积极的事,除了对自己横加指责,那时候的她对身边的人怨恨不已,最终成为了一个充满怨气,只会一课不停满嘴抱怨的可悲女人,在这个时候,上天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方法,让他摆脱了自我否定,就是断舍离,他突然发现断舍离已经陪伴她20年的匆匆岁月。
当她的心态发生转换时,当别人问他,您现在做什么工作呢?她会微笑的坦然回答,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后来她越来越觉得祖父的工作及家务事也是具有价值的。将物品集中起来丢掉不需要的只留自己喜欢的,这样一来经过精挑细选后留在身边的物品成了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生活在充满珍爱物品的空间里,这本身就是一种善待自己的行为,曾经塞满各种物品,拥挤不堪的住所,变成了清爽开放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觉得一直以来委委缩缩随头丧气的自己就变成了神清气爽起来。通过断舍离他的身边充满了她喜欢的物品,家因此变成了一个她喜欢的地方,就连他自己也不知不觉的变成了他自己喜欢的样子,他不再过分的否定或者是轻易的嫌弃自己,即使是身上有数不清的坏毛病,但是他不像过去那样苛责自己,只要对此了然于心即可,更何况她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作者深切的觉得,无论是你我大家都是值得被爱的人,只是我们都生活在错觉中,既然我们都在错觉中生活,那要相信这样的错觉,那么我希望这种错觉是轻松愉快的,无论如何都希望大家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在书中他提及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女人,用力过猛,小姐和得过且过小姐他们不断的否定自我幻想,成为另一种种人结果就是不断的重复这样的错觉,这两种类型的女人并不是我杜撰出来的,他们在我生活当中均有原型,用力过猛,小姐一般非常努力,但他的努力程度已经影响到他们和周围人的和谐关系,把他们变成游离于人外的人,得过且过,小姐则完全相反,他们一般懒散慵懒,懒惰浪漫散漫,得失轻重,非常在意事情的结果,虽然这两种女人无论是从外表还是行为上看都是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错觉,让他们产生别扭,产生一种无法自知的可悲,是的是别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