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时有了新的觉察、新的收获。
主要有二。
其一,念佛,念的是佛,收的是心。当妄念如杂质般纷纷落下,心如水般越来越澄净,到了无收可收的时候,自然就不必用力了。
当下还是有种“用力收”的感觉,虽然这是必经的过程,但还是明显感觉到了这股力量之强大,恰是与澄静之心的对比。
念佛的过程,正是镜子的反射。从这个过程中可以检验自己的妄念的变化,可以检验自己是否足够从容。
其二,我以佛珠来计数。以前拨动每一颗佛珠时,速度与嘴里、心里念佛的速度一样飞快,好像急着完成任务一样。实际上,念佛,正是行禅,是修心。
急于完成功课,急于实现成就感,依然属于小我的层面,只是换了一副更堂而皇之的面具和理由罢了,不是由定生慧的过程。安静、从容的念佛,是检验自己的耐心、戾气、出离心的过程。
在我看来,耐心总是带着时间的影子,耐心是可以用时间衡量的。耐心足够,时间就长;耐心缺少,时间就短。耐心与时间,是世间的概念。
但是,专注与融入,是没有耐心与时间之说的。进入了定的状态,时间便不再存在,也无所谓耐心的有无。
这里必须依然提到耐心,是对比我在念佛时的不耐心,对比急于求成的心浮气躁。手里挂着佛珠,嘴里念着圣号,心里想的却是“念完佛之后要做什么”,这又岂是念佛该有的态度呢?
戾气,是指烦躁。我是很容易烦躁的,嗔心更重。这一生重要的功课之一就是“化解嗔心和戾气”。当我认真的时候,语音语调又高又尖、表情严肃,令人有压迫感,以为我在发脾气。其实,生活中的大多时候是不需要这样的。心平气和,有事说事,不是很好吗?
念佛的过程中有时会生烦躁之心:“什么时候才能念完啊?还有一摊事儿得去做呢!这些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做得完?!“越想越烦躁,脾气越大,戾气越浓重。
念佛正是一个净化、清洗、沉淀的过程。在这个镜子中,我觉察到了自己的戾气,看着它,给它一点儿时间,它就会同其它杂念一般,落下去,直至消解。而这就是检验戾气的最佳时机。
出离心。若看明白了”诸漏皆苦“,做到了将红尘放下,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杂念了,也自然不需要”用力收“的动作,不需要刻意地追求”守住空明“的境界。依然在收,依然在守,说明出离心还不够。
这不是什么复杂的理论。念佛如照镜子,是妖是佛,一照便知。关键是,不要停下来清洗的动作,念佛要坚持。
念佛时的观想也很重要。通常我会观想本尊,也会观想圣号或者佛咒,如观世音菩萨手里的净水一样,从头到脚浇灌下来,每每都会顺着脚尖流出一摊黑水,那都是身上的病气、浊气、污气化成的。若长此以往每天坚持观想下去,那水的颜色也会渐渐由黑变清,由浓变淡,这个变化是很重要的。
……
之前提到了最近的动态,一头扎进精神分析的海洋。昨天是”松果屋“正式启动运营的日子,真心的祝福。随即,思绪回到了自己身上——我何时能进入”松果屋“成为一名正式的精神分析师呢?
环顾一圈已经将自己包围的专业书,不免又心急起来。然而,这又令我想到了”从容“二字。当下,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本书一本书地啃,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专业知识,除此之外,恐怕没有更快更好的解决方式了吧?
我并不相信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会有捷径。所谓的捷径,通常是以牺牲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为代价的。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这一时看起来不是那么重要的东西,也到了彼一时,恰恰正是最重要的。因而,踏踏实实地一路走过去,就是捷径。除此之外,没有其它。
从容地念佛,从容地学习精神分析。这样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