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12227/0a476fe19efc79ca.jpg)
都说读书,就是跟作者思想碰撞。而然,思想碰撞,就会擦出火花。成甲是公认的知识达人。有幸获得他的见解,但也有自己的异想。
临界知识
领域的规律,成甲提出:需要总结它,并且将各个领域的规律互通,才能在大脑建立知识网的一个原件,更加容易将知识留在脑海里。
这是罗振宇,吴伯凡等知识大咖成长的经验:要想知识能互联,导致创新。必总结临界知识是非走不可的道路。罗胖甚至公开在60秒语音里招募能将知识互通的教授。(我觉得吴伯凡就已经很牛了)。
个人也对此深信不疑,即便我觉得“临界知识”的叫法有点过于营销。我曾经用撩妹的临界知识(太污太贱,不易写出来辣眼睛,嘻嘻)和画素描的临界知识结合,得到不错的效果。
提升认知层次
成甲举的例子是写文案,这方面我是小白。所以,这个知识点有令我如获至宝的感觉。作者提出写文案是为了感动用户;讲事实要讲得引人入胜。我最近也报了简书的写作班,希望作者的建议能对我日后写作有帮助,在此也偷偷鼓励一下自己。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我认为这是现代人成功的一条路径,但不是唯一。
作者为我们这条路点了三盏明灯。
我用对自己更好的理解方式整理出我的笔记。
1.基础能力:士兵训练正步、瞄准、射击等,基础技术(来自书中例子)。
2.专业能力:能够完整打完战役的能力(来自书中例子)。
3.通用能力:总结底层规律。
以上并非原文概念,可参考原著。我觉得用例子记概念,比单纯记更容易记住。
瞎勤奋
作者用读书作为例子,也正是我烦恼的地方。我一年前开始读书,纠结于读什么,怎么读,读完之后干什么......我也买了很多喜马拉雅、得到、网易云课堂的课程。一年下来,浸泡在知识海洋中,却在同学朋友面前装逼的时候发现自己能讲出知识皮毛,经不起对方深入提问。
成甲提出三个“跳出低水平读书”方法。
1.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
2.放慢速度。
3.不求数量,不求读完。
解决某个问题时,寻求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
第三点尤其认同,我这一年来就是滥读,导致一年下来几乎没有收获,没有知识能扎进脑海。这一点也是拆书帮的读书理念:不以应用为目的的学习,都是耍流氓。
引用拆书帮提出一个例子:大侦探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中,华生医生惊讶地发现,福尔摩斯居然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旋转。福尔摩斯解释道,因为人的大脑容量有限,他不能让这些没用的知识占据那些有用知识的位置,“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你说我们在围着太阳转,就算我们是在围着月亮转,对我或我的工作也不会有半个子儿的影响。”
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都有你能学习的知识。但是,其中有相当多的知识是用不着的。我是个爱追求完美的人,喜欢读完。从此我要对这点做刻意练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4712227/57127a474d70640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