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新闻看到,ofo是几个在校生创立的,感觉特别牛逼!别人读书的时候就能做成那么大的事啊。
虽然已经毕业,尝试着用一卡通注册ofo学生用户,竟然成功,心里还有一阵小窃喜。
大学城ofo多起来,成为ofo用户后,自己的自行车就渐渐沦为楼梯间的一堆废铁。
扫码解锁,随取随用,随停随放,毫无牵挂;不用押金,价钱实惠,还经常有优惠活动,确实很方便啊。
据不完全统计,ofo从天使轮的数百万元,到E2-1轮,ofo的融资高达8.66亿美元。
虽然一直有文章说共享单车盈利模式不明晰,不过不影响摩拜、ofo两家共享单车巨头融资拿钱多,真真是牛逼啊!
慢慢的,就变成一个ofo半忠实的客户。
当时又怎么会想到有一天,会因为ofo而闹得非常不愉快。
02
2018年6月,以善林财富、唐小僧、联璧金融和意隆财富为代表的网贷平台出现集中倒闭、跑路的现象引起社会和媒体舆论广泛关注。
再前面倒闭的钱宝网、雅堂金融,到更早更早发生的e租宝事件,所谓的网络金融仿佛已变成一个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滋生地,互联网手段使得薅羊毛、割韭菜的金融诈骗变得更加容易扩散,涉及资金更多、影响范围更广。
前段时间,网络传出的李笑来老师关于「割韭菜」的讲话轰动数字货币圈。割韭菜,多么生动的一个词啊,所有的互联网经济犯罪,跟传销一样,每一个都是割韭菜、薅羊毛的结果。
忽然想到在互联网里可以与割韭菜、薅羊毛相伴随的词汇——资金沉淀、资金池。
支付宝、微信钱包早已是互联网公司最著名的资金沉淀、资金池,到后来的摩拜共享单车的押金,都被作为资金沉淀资金池案例分析过,或真或假或推测,那笔沉淀资金,或许正被公司发展为金融业务——以钱赚钱。
于是,资金沉淀被越来越多的文章称为赚钱利器,甚至,共享单车的收押金也被称为商业模式。
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互联网玩法的资金沉淀资金池,或许正是滋生互联网经济诈骗的土壤——如果没有资金沉淀,也就不会有影响那么广泛的互联网金融诈骗案的发生。
或许,在一个公司发展不好的时候,本来没想着携款跑路的,看到那么大的资金沉淀,也因为欲望和诱惑铤而走险!
03
在之前的共享单车死亡案里,町町单车押金为每个用户199元,1万多名用户押金无法退还;小鸣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同样涉及金额巨大的押金无法退还问题。
广告收入、用户骑行收入,甚至是用户数据带来的收入以及政府补贴等等,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已经明晰了吗,或许仍然是一个盈利模式不够明晰的行业吧。
关于盈利模式,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无关,却也相关。
一个无法盈利的公司,或许最终总会把成本嫁接到消费者头上啊,使得用户不得不承受额外的损失。
04
ofo的月卡低至1元,还且多张月卡是时间累积的,真是实惠啊。
在学期末,ofo推出15元90天的季卡,相比20元一张的月卡,很是实惠,于是就购入一张季卡。
7月26日,ofo在app推送一条学生认证失效的消息。
27日,打开ofo共享单车app扫码使用单车的时候提示「还未实名认证,请完成认证即可用车」。
当时恰好要用车,虽然有点恼火,还是不得不按照要求提交信息和照片进行认证。然后转而通过小程序使用摩拜骑行。
28日,打开ofo共享单车app查看,用车状态仍然是「还未认证」,于是ofo联系客服。客服说系统会在24小时内完成审核。
等到24小时后,依然「还未认证」状态,app里没有收到照片符不符合要求之类的反馈,注册手机也没有收到相关信息,恼火啊。
29日,乘地铁回大学城,想骑行回家,依然是「还未认证」的状态,无法用车,顿时感觉非常恼火——提交认证没反应,季卡期间不服务,真的是店大欺客啊。
打ofo客服电话,客服说一堆指引在线客服认证,又没给手机短信或APP内信息,根本记不住,跑到APP没找在线客服认证的,心里特别不爽。
卖季卡时不提示需要认证,现在季卡没用几天,还在服务期内,就算需要认证,为什么在购买的服务期内不提供服务?为什么认证24小时没结果,有一种非得逼去缴纳押金的感受!
『「信用免押」失效ofo,小黄车要收押金』、『OFO又开始收取押金』、『ofo押金余额仅剩35亿元、挪用押金或超百亿?』……
之前所看到的所有关于ofo收取押金的新闻,总觉得ofo是在搞资金沉淀,也总有一种像是要搞个大资金池好携款潜逃的感觉!!
05
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有哪些途径或手段举报投诉?最重要的不只是争取到本该有的权益,还且要为受到损害的权益讨要一个说法。
于是,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2315想进行问题投诉。
本地的12315说ofo不在广州注册,没办法登记处理,需要拨打公司注册地的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投诉举报维权,那就是北京,拨打010-12315或者010-96315。
又去拨打北京的消费者投诉电话。
打010-96315,客服登记问题,获知96315消费者协会只对问题进行登记跟公司协调,要求公司尽快提供服务,如果无法提供服务则退款,讨要说法的话则无法登记,消费者协会会在14工作日内联系消费者反馈处理结果或状况。
再打010-12315,客服登记问题,说会反馈到工商局进行处理,如果举报的问题属实,确实损害到消费者权益,除了维护消费者权益外,还会对公司进行相应的处罚,并且实名举报的话,12315会在7个工作日内把消费者反馈的问题处理的结果告知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不只是退货退款,而是在退货退款的基础上要一种说法,要看到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主体进行处罚。
很明显,96315的处理感觉有点和稀泥,仅仅是协调公司和投诉该公司的单个消费者之间的退货退款能起多大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对公司这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罚啊。
06
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到ofo共享单车app进行在线认证,并且想先从公司得到相关的说法。
可惜,公司很明显没有一个明确而合理的说法。
在查看单车卡的时候,看到钱包余额是-0.10元,对一个不爽的公司,非常不想看到账户是欠款状态,然后又联系电话客服,咨询如何消除余额欠款问题。
非常不想在一个不爽的应用里有余额存在,而欠款只是0.1元,为什么充值最低是30元,而不能直接支付0.1元把欠款消除?
所幸,充值是可以申请退还的,充值30元,消除0.1元欠款后,又在电话客服里申请退款。对于解决消除退款的电话客服还是满意的,确实是非常耐心,非常温和地站在公司立场解决用户的问题,以及融洽用户与公司的关系。
只是,对于一个不爽的公司,对于一个不想再相信的公司,真的完全不想在公司的应用里再拥有余额存在。
并且,对于退款0-3个工作日内退还到支付渠道的解释依然不满意。用户使用的是微信零钱支付,使用微信退款,需要最迟3个工作吗?微信支付就算做得再差,也不会要差到3个工作日,那么,3个工作日可解释的时间差是不是又是公司玩的套路?!!!
07
从提交信息照片,到电话客服,到在线人工认证,到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到三番五次打公司的电话客服,在文章快写到末尾的总结部分,时间从下午又跑到深夜12点,打开ofo共享单车app,重新认证还没通过,一如当时不爽气愤时的想法,OFO是一家没有前途的公司:
一、为什么只管卖卡收钱,在服务期内为什么不提供服务?
为什么卖季卡时不提示学年末需要重新认证?对,学期末不少毕业生离校进入职场,身份转换,可是公司有对大一大二和大四的学生进行区分吗?难道公司恶意认为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都是会被学校辞退或者自动退学的吗?
有什么理由要大家都重新认证又要卖季卡给大家?你卖季卡的时候怎么不提醒要认证可能无法使用?卖卡收钱那么爽,服务为什么就不管了?
二、为什么用户系统提交认证24小时没有反馈,声称的系统24小时完成认证体现在哪里?
用户提交认证资料后,符不符合要求,总要有个反馈啊,为什么既没有APP内信息反馈,也没有注册手机的短信反馈。
然后人工在线认证为什么还是已经信息提交,又要用户等24小时?跟客户再自己提交系统认证一次一样,那人工在线认证又有何用?
公司就是如此24小时又24小时套路好让用户长久没法使用服务下去的吗?
三、为什么充值最低只能30元,却没有自选金额?
别说怕大家充值小而频繁公司服务器无法承担,怎么说也是估值至少几十亿上百亿美金的独角兽大公司,怎么说也是运营了好几年较为成熟的公司了,技术还那么差吗?
你技术差可以,你找阿里租用啊,怎么就没看到天猫淘宝说处理不过来双十一订单量不让顾客买东西呢?
你技术差可以,你区分对待啊,你同一用户ID设置一个频繁充值的阈值啊。
你就是想让客户最少充30元,最好充几百万几亿元就好了,好玩挪用客户预付款资金的游戏。
最低充值30元(资金量),退款可能3个工作日(时间差),认证最好引导到交纳押金(资金量),一切都在尽可能从客户身上获取资金沉淀,而资金用途如何,以恶意揣测,可能存在极糟糕的可能:薅羊毛、割韭菜,挪用资金,携款潜逃……
或许,ofo正在成为一个薅羊毛割韭菜的公司,正在向着自我毁灭的道路越走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