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元勇也。”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事却不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鬼”,古代人死了都称鬼。这里的鬼,狭义上指自己的先祖,广义上指自己分内的祭祀,张居正说,比如天子要祭天地,诸侯要祭山川,大夫要祭五祀,庶人要祭祖先,都是当然之分。祭祀,是为了崇德报恩,不是为了求福避祸。
崇德报恩而祭,是礼,是本分;求福避祸而祭,就是谄媚。比如你拜佛,那你必是信佛,按佛的话去做,按佛的价值观去行,那佛便是你的神,你当祭当拜。你若对佛的思想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拜的那尊佛,什么来历,什么故事,什么象征,都不知道,只觉得拜他一拜,他或许会保佑你,那就是谄媚,你都没在他的价值观道路上,他怎么够得着保佑你呢?
今天我们若要祭孔,也要问问孔子是不是我们的鬼、是不是我们的神。若他并不是你的鬼神,你去祭他,那也是一种谄媚。孔子听到那些驴唇不对马嘴的祭文,他老人家恐怕也很不自在。
祭祀是最大的庄严和诚意。今天民间的葬礼,弄来一些歪嘴道士,设计种种礼仪,都是讨吉利,为子孙祈福,要逝去的亲人保佑子孙。似乎那人死了,成了鬼神,他就有了魔力。葬礼上种种节目,哪里是崇德报恩、缅怀亲人,倒像是演小品,种种奇怪的动作,牵强地象征祖宗保佑,求福避祸。反而把自己当祭的分内事,也弄成了谄媚。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8919/96a17d0e0c73de2b.jpg)
“见义不为,无勇也。”“义”,就是你该做的事。该做的事,遇到了,见到了,却因循退缩,不去做,那是没有勇气。
看见老人跌倒在路上,上去扶他起来,是当然之义。该做的,却不去做,为什么呢,怕他讹我,那就是没有勇气。
孔子举了这两件事情,是说社会上种种不道与不义,都是人心的病。要么是谄媚,要么是懦弱。谄媚,就会去做不该做的事。懦弱,则该做的又不做。一句话总结,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不要做。
应该见义勇为的事你不去做,不应该祭祀的你却去祭祀,在古人看来,不应该祭祀的却去祭祀叫做“淫祀”。淫祀的目的是媚神求福,拍人家祖宗的马屁,所以圣人不齿,君子不为。
今天学习了该你担当的事,你不要躲。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