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要考虑到成人与小学生的区别,成人的前见和期待视野与小学生的前见和期待视野因其思想深度和内容体量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成人写作培训的时候关注点要放在思路和方法上面,小学生培训的关注点要放在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上面。与小学生不同的是,成人特别是刚开始接触创意写作并希望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调整生活状态的成人,鼓励其“开始写”“写自己知道的”“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至关重要,而这些很大程度上是成人世界的无意识部分。关于无意识的研究,有三个人必须要谈到,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
叔本华(1788-1860)的唯意志主义,始终把无意识的意志当作世界的本原和人类心理的动力。由于这种无意识意志的作用,人们便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暂时的满足则令人感到无聊,因此,人生实在多苦多难。为了摆脱苦难的生涯,最彻底的办法是达到佛教所说的涅槃,而审美活动和艺术则可以使人们暂时从苦难之中解脱出来,忘却现实生活,进入无我境界。因为在他看来,审美活动是主体摆脱了生命意志的束缚上升为纯粹主体后所进行的一种非理性的直观永恒理念的活动,艺术是由纯粹直观而掌握的永恒理性的复制品。这些主张把哲学和美学以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移向了非理性的深层意识的幽邃区域。
尼采(1844-1900)是19世纪末最具代表性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宣扬者。他把充满悲观主义的叔本华的无意识生命意志改造成为积极扩张自身的无意识权力意志,并从这种非理性的权力意志之中生发出宇宙人生的现实世界和审美艺术的精神世界。因此,他不仅承认无意识的存在,而且认为无意识是“最伟大最基本活动”。他还把无意识在审美和艺术中的根源具体化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即梦和醉的两种无意识状态,认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都是植根于人的至深本能的,前者是个体的人借外观的幻觉自我肯定的冲动,后者是个体的人自我否定而复归世界本体的冲动。这两种无意识非理性冲动经由梦的幻觉和醉的癫狂状态,造就了日神艺术和酒神艺术这样两种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从而把人类从基督教的陈旧价值观之中解救出来,推向审美人生,超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欢乐。因此,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的活动,在外在表现上有两种(即日神艺术和酒神艺术),但在实质上,日神状态(梦)和酒神状态(醉)都可归为醉。所以,醉是一切审美行为的心理前提,是最基本的审美情绪。由生命力高涨洋溢的醉产生出种种审美状态。日神的美感是把生命力的丰盈投射到事物上的结果,酒神的悲剧快感更是强大的生命力敢于与痛苦灾难相抗衡的一种胜利感。艺术是改变事物、借事物来反映自身生命力的丰盈的冲动。这样一来,尼采不仅直接启发了弗洛伊德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以及无意识原动力(特别是性欲的“力比多”)的学说,而且还最为明确、系统地把深层审美心理的奥秘做了自己的阐发。尽管这些阐发在哲学本体论上是唯心主义的,在心理学上是猜测性的,在美学上是诗意化的,但是,在深层心理学和深层审美心理学脱离潜科学阶段踏上独立科学阶段的转变过程中,却是关键性的一步。因为正是尼采大胆地宣布了“上帝已经死了”,并声称要“重新评估一切价值”。这一伟大的举动以及他向无意识的生命深层的突进,揭开了20世纪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转型新篇章。
正当尼采这颗人类文明的奇星陨落的时候,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1900)承续了奇星划出的轨迹,从而宣告了深层心理学(内部孕育着深层审美心理学)的独立。弗洛伊德通过对大量梦的分析和解释深入到了人类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广阔领域,因为在他看来,梦是人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愿望的象征性表现和满足。他在分析梦的成因和工作程序的过程中得出了人类心灵的结构模式和人格构成:(显)意识一前意识一无意识。由此他还进一步指出,无意识是以性冲动为核心。这样就初步完成了无意识理论的体系化。与此同时,弗洛伊德又写了《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把他的无意识理论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的遗忘、口误、笔误、误引行为、错失行为等心理现象。弗洛伊德断然肯定,诸如此类的心理现象都与人的无意识动机相关并明确地提出了“无意识心理学”(或译为潜意识心理学)的学科名称。而无意识即我们脑子的最深层,由本能冲动构成,这就实际上导致了深层心理学即无意识心理学的正式独立起来。从此以后,深层心理学走完了前科学和潜科学的发展阶段,走向了科学化的历程,并且向其他领域渗透,形成了各种交叉科学或边缘科学,深层审美心理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门。
(本文观点受张玉能《深层审美心理学》启发,部分内容也出自该书,特此感谢!)
*************************************************************
扫码关注张老师创意写作,
写作成就创意人生!
张老师介绍:
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理事会理事
华文翼书网签约作家、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客座教授
张老师微信zlycreativ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