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铃木禅师说把清洁和烹饪变成冥想。如果你一直喜欢做清洁,你就把清洁作为冥想的所在,如果你一直热爱烹饪,你就把烹饪作为你的冥想所在。禅师的话,深表认同,克里希那穆提也经常说,全心全意就是冥想。
那么思考能不能成为冥想呢?
1
注意思维的穷尽式陷阱:十万个为什么
比如,世界由什么组成,分子,分子由原子,原子由粒子,粒子看不见了,是能量,头脑真的满足于能量的解释吗?它其实会继续追问,能量从哪里来?能量的开头又是什么,物质到底是什么,可是“是什么”之后又有一个“是什么”
当我们对于一个现实进行思维推理的时候,思想有一种探求本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不问到底它就不死心,这就是穷尽式陷阱,
之所以称为陷阱,是因为那个“是什么”“为什么”的疑问动力自我设限,没有把思辨的智慧迁回到生命中来
从科学的角度讲,头脑的这种能力有其意义。但是从心灵解脱的角度来看,需要破解这个陷阱,或者说离开这个陷阱,离开有离开的方法,只需要回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在思想之外有不同于思想的东西,这个应该不难理解,电脑的硬件载入一个程序,运作起来了,程序不是硬件,以此类比吧暂且。
思想之外的东西,也就是“存在”,头脑里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对“存在”的反思,头脑最大的bug,就是它认为将“存在”分析透了之后,就可以对“存在”取而代之,也许你会说没有没有,但是你的掌控心就是这个直接的证据,是“取代”的一种间接形式。
提前夭折的思考:轻信的“理论假设”
以上一大段算是接下来正题的背景。
由于穷尽式陷阱,我们总认为把诸如“抑郁”“愤怒”“失败”“自卑”的心理困惑,只要推导最根本的“病因”,就能把困惑去除掉。
但是我们的思考经常停留在某个未经验证的理论系统。它并不符合思想探本求源,透过表面寻找本质的头脑本性。
比如,以大家普遍的共识,心理问题来源于成长环境,缺乏“爱的能力”是因为缺乏被爱的经验,于是把问题归于童年伤害,受了伤所以不能爱,这个受伤又是父母人格有问题,不懂得如何爱孩子……
将后天的人格缺陷推到外在家庭或者天生气质,头脑会在此处形成一个“外因,内因决定论”,
懒惰寻求速食的可能会就某种决定论,采取修正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疗愈:
有人说,疗愈你内在小孩,疗愈你的受伤记忆。
有人说,修复原生家庭关系吧,
有人说对受伤进行解构,重写你的人生脚本,换个角度看问题;
有人说,孩子弱小,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要用成熟的模式……
假如一个人在孩子的时候就能转换角度,又何必长大了之后再换呢?这种成人比孩子自然比孩子看事更客观,更成熟的理念,忽视了人作为主体的存在,孩子真的比成人笨吗?
回顾生命经验,每个人都清楚那种看大人很笨,知道大人心思动念的阶段吧,相信这不只是体验者个人特殊经历。(假如真是体验者的个例,再重新推论)。
02
看不见尽头,虚幻无力的思考
所以,内因外因的决定论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头脑的追问,毕竟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比如,在相同的环境却养出了不同的孩子,无论是先天气质还是后天成长环境其实都不是“决定”因素,在这其中没有必然性因果。
内因与外因决定论,毕竟那是过去的不可更改的事实,无论修补还是后悔,都是刻舟求剑了。在不满足于答案的情况下,于是,头脑可能会回到当前的问题上来:
情绪是怎么产生的,是反应模式吗,是信念吗?
那么模式能改变吗,信念能改变吗?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此时内在的信念,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模式的延续?
应该说探求根源是智慧的体现,无论答案是什么,从头脑的追问来说,它之所以要追问就是要把“根”摆正,然后“树”才能正,不再添加新的火柴,锅中的水才能慢慢降温,冷下来。
对于一个表面现象,越是能看到深层原因,调整起来才有效,也就是治标治本。问题在于,对思维的穷尽式陷阱,将会把动力导向死胡同,这就好比,树没长好,我们找到根生了病,根为何生病,又归因于土壤,作为环境因素,又受影响于天气、阳光、雨水或者经纬度等等,如此以来,归因归到了无法落脚处,甚至无力吐嘈。
怎样才能让思考有效,让思考变成动力?
比如你对“不自信”进行了这样一种分析:
我不自信,
不自信是因为需要他人的认同,
需要他人的认同也是依赖别人的评判,
依赖别人的评判是因为对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按照心理学的理论,就如前面分析过的,安全感和成长环境有关,外因……内因……
成长环境(无论外在家庭社会环境,还是智力气质的环境)都好比植物的土壤,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的树根,不是土壤,就土壤来说,贫瘠一点,肥沃一点,对于一棵种子来说,足够成长为大树
头脑探本求源的分析来到这里的时候,外在事实已经不再支持它继续跑下去,即便追寻下去,也有太多的牵强附会。
想要在思维的世界中找到力量,需要知道思考的边界,不要试图欺骗大脑,你只会被它欺骗,你的转速转不过它。
但是你可以在需要叫停的时候,回过头来,就是前进,也就是换个问题,学会问问题,问题决定你的思考是否有效。
回到“不自信”这个话题中,和成长环境土壤相比,从“不自信”到“安全感缺失”,是这棵树的“根”,这一段思考是有效的,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你可以说“我不自信”,也可以说“我安全感缺失”等等,
作了这样的归因之后,无论感受是否良好,成长的能量没有浪费出去,你也不会借着声讨别人让内在自己无法忍受的压力变成新一轮的逃避。
接下来,形如“我不好”“我不自信”“不值得”这一类的念念碎,它会持续地围绕着你,当然,你不该借手游、唱K、性、烟、酒一类的途径渲泄掉,假如想要成长,就要让这种痛苦继续质问头脑。
03
有效的思考就是静心,头脑不是敌人
质问头脑的意思是说,对于“安全感”“依赖”“自卑”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拆分,到底什么是安全感,什么是自卑,什么是恐惧?安全感在哪里,什么能给我带来安全感?空虚是什么,焦虑是什么,我在害怕失去什么?我在维护什么?尊严是什么?
比如,
害怕别人的不认可不满意,是因为没有“自我肯定”,那么为什么总是不自我肯定呢,其实是“想获得别人认可”这回事一直在强化“不自我肯定”。
你或许经历过类似的死循环,感觉到无解,并不是无解,只是一个事情的两面,假如这个“害怕别人不认可的担心”正在发生着,提示你一直否定自我,于是想透过别人的肯定来平衡内在的自我否定带来的不适感;
从依赖别人认同的角度来说,你是否知道要求别人认同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做了一件事,你假如别人夸你做的好,你就觉得“你这个人”是好的;你说了一个意见,假如别人回应了这个意见,你就觉得“你这个人”是好的。这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好事情就是好事情,你偏要把好事情等同于好人。
再比如,
“没能力”,有能力的标准是什么,自我断定“没能力”的依据是什么,是客观,还是某件事情受挫后的情绪?实际上不是没能力,是那个挫败感一直在;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你联结了挫败感、自我否定,你没有从“不舒服”“烦乱”中逃走,正是在痛苦中,“正确的问题”引导头脑的思考,假如幸运的话,你还将揭露头脑的谎言:
那些它自以为已经知道的,此时失效了,在问题的尽头,站在头脑面前的只有我执,头脑会挣扎着说:这不公平,凭什么是我,我不想要……
但究竟什么是公平?你快乐就公平,你痛苦就不公平,这就是你所谓的公平的标准吗?!
有效的思考就像禅修静心一样,使你看到自己此时此刻的状态。
不要太快,也许你看这篇文字,从头到尾不过三分钟,并且头脑正在告诉你说,这些我早就知道了:是你知道了,还是你再一次被骗了。
——-——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本来就有的“存在感”,找到存在感并联结它,你就能联结自我、情绪与潜能,为你的自我接纳找到不可逆的基石。祝你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