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一算, 我在教育这条路上已经走了整整十年,回头一望,顿觉人生易老。十年已去,我从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油腻大叔,在这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除了收获了头顶上的几根白发,还增加了对教育的深刻领悟。
十年前,作为农民出身的我,糊里糊涂的踏进了基础教育的行业之门,尽管在大学里背过几条关于教育学的概念和规律,但是对于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青少年?这些关乎教育本质的问题以及我国基础教育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并没有认真的研究和仔细的思考过。直到十年后的今天,在基础教育之路上经过无数次摸爬滚打,艰苦跋涉,仔细观察,细心研究,深入思考之后,才慢慢的悟出了教育的真谛。
任何关乎概念本质性的问题都会归结为哲学问题,教育也是一样,当我们从本质的意义上去思考什么是教育的时候,一定会走向哲学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有过精彩的论述,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更是用诗意的语言说出了什么是教育,他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明确的指出:生活即教育。无论哲人们对于教育有着怎样的认识和表达,我想,作为从事教育的人,一定要认识到,教育绝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尤其是青少年)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有趣味的人,一个有情有义有温度的人。教育是关乎人的灵魂的事业,要通过教育把人的灵魂引向高贵而不是卑微,要通过教育把人的思维引向追求真理而不是平庸琐碎,要通过教育增加人自身善的信念和力量,要通过教育培养人发现美的眼睛、欣赏美的心灵、创造美的才情。质言之,我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之为人的求真、向善、爱美的高贵心灵和实践能力。
我上面所说的就是我认为的教育的“道”,是盘桓在一切教育行为、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之上的终极价值追求。既然教育是培养人追求真的理性,向善的心灵,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才情。那么我们的一切教育行为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塑造人。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我们办学较,把青少年都集中到学校里学习知识,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教育,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完成自己。而不是为了考出好成绩。我们教孩子们学习知识只是手段,而人的发展才是目的。这正契合了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的观点。以此观点来观照我们现实的教育状态,就会发现很多本末倒置,左右颠倒,匪夷所思的教育之怪现状。君不见,学校磨灭了多少孩子的好奇心,打压了多少孩子爱探究的天性,君不见,有过少孩子是为了考出好成绩,没日没夜的、一遍又一遍的刷题,等他们高考完之后,他们不但不热爱日日夜夜陪伴自己的书籍,而是产生了莫名其妙的痛恨,学校本来是教人求知的地方,却成了多数孩子的梦魇之地。书籍本来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却成了摧残学生身心的沉重枷锁。前几年,每到接近高考的那几天,网上就会爆出多个地方的高中学生把复习资料撕的粉碎,然后从楼上向下抛洒,做天女散花状,美其名曰:减压。此情此景,几多感慨,几多心酸,几多无奈。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教育是眼中有人的教育么? 在基础教育界还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每一年的中考、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各个学校,各个地方都都在以各种形式贴“喜报”,其言词大同小异,先把上级领导恭维一番,然后找出各种上线率、提高率、上线人数大肆吹嘘,最后希望全体师生继续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明年再创佳绩。每一次当我看到这样的“喜报”的时候,我心里一点也“喜”不起来。学生的考试成绩怎么成了学校炫耀的资本,难倒学生在你们学校里就只学会了考试?退一步说,难道你们学校就培养出来了这些会考试的学生,那些没考出好成绩的学生,你们是怎么培养的呢? 而且我认为,考出好成绩的学生根本就不是学校培养的出来的,而首先是由他们的基因决定的,其次是由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决定的。他在你学校能考出好成绩,在别的学校一样能考出好成绩,如果好成绩是可以培养的,那你为什么不把你们学校的所有学生都培养的考出好成绩呢?我这些似乎刁钻的问题一问,就发现,在教育领域,一些常见的现象,确实是那么怪异。这些教育现象和教育行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那我们该如何遵照教育之“道”而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我要做一个类比,我觉得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教育是慢的艺术,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那样,适时播种,适时施肥、浇水,然后等待庄稼按照它自己的节奏发芽,抽穗、开花、结果。因为每一种生都有它自己的生命节奏和生长规律,人只有遵循它们的生长规律,一旦恣意妄为,拔苗助长,结果将适得其反。教育也是一样,教育所面对的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众多最为复杂的生命个体--人,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是身体和心灵都未定型。但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像生产工业产品那样,按批量的生产,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去培养人。每一个生命生下来就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节奏,如果我们按照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一定会区分出那些是优良品,那些是残次品,而教育绝不可沦为这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工具。在我看来,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个灵魂都有通过接受教育走向高贵的权利。
第二、教育不仅要面对全体,更要关注个体,不仅要全面发展,更应该尊重差异
在我看来,良好的教育首先要有普适性,要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像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不论贫富、不分贵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绝不能沦为一些特权人物的垄断资源,因为教育关乎一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就像马丁路德所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但还是教育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教育还要面向个体,要对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成长负责,好的教育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有温度的关心,从事教育的人要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为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发展方式。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我们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应该的,也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要深刻的认识到,人是有差别的,而且必须有差别,这个世界上正是有了各种各样的有差别的人存在而显得丰富多彩,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个体,都值得尊重。我们要求全面发展,绝不是全面平均,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我们的要求和评价好坏的标准不同,就像爱因斯坦所说:“如果你根据会不会爬树来判断鱼的能力,把你一生都会认为它是愚蠢的”,在现实当中,那些在学校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只是不适合我们现在的脚教育评价标准罢了,如果教育能够多一些宽容和多一些选择,那么教育就可以激发和引导更多学生走向美好。
第三、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奠基,更要为他们的当下负责
教育要面向未来,尤其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很强,你给他什么样的教育,他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要有长远的目光,不仅要教给青少年必备的专业知识,更重的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又说理解并能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判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良好教育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但是,我们千万不要错误的认为,处于基础教育时期的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为了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甚至简单的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其实孩子是发展中的孩子,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那充满幻想和童趣的年龄是金色的,童年不是为了成年做准备的,童年有童年本身的价值。可是现实当中,我们几乎完全忽略了这一点,有些学校和老师拼命的增加学生的作业量,让学生机械学习,重复学习,过度学习,超前学习,弄得孩子们苦不堪言,君不见,有多少孩子的近视镜片越来越厚,有多少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有多少孩子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很多孩子即使是小学一二年级写作业都能写到半夜,试问,一个小学生写那么多作业真的有必要么?写那么多作业对孩子的一生发展真的有好处么?没日没夜的把孩子们困在书桌旁,孩子失去了多少呼朋引伴的机会,丢掉了多少异想天开的时间,减少了多少童年的乐趣。就像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提出的一个观点,孩子们的童年正在消逝。
我以为,好的教育除了要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更重要的事要给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符合童年生命节奏的环境和引领。学校(尤其是小学),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而不是学习成绩的比赛场,教室应该成为学生童趣和创造力的展播厅而不是想象力的葬送地,老师应该是学生好奇心的守护神而不是作业的制造者。在小学阶段,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能在当下得到绽放,而不是读死书,考高分,为考个好大学做准备。
教育要面向未来,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来说,未来都是未知,当今社会各种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一个孩子今天学到的知识,当他二三十年之后走进社会还能用上多少,完全是一个问号。因此,我以为,好的教育不在于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了孩子们的天性,培养了孩子们一生受用的品格。
十年来,我看到太多的与教育理想背道而驰的怪现状,看到过很多老师和学生没有体会到教育的美好和学习的快乐,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一定是病了,而且病的不轻,以此,我提出了我的理想的教育观,在我看来,良好的教育绝不是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技术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智慧的启迪。就像当代教育学者肖川所言:“良好的教育是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镜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代替的、立于天地间的大写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