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积存时间的生活》:英子奶奶的育儿经

《积存时间的生活》:英子奶奶的育儿经

作者: Maolei_writer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06:50 被阅读0次

该文首发于飞米力(Family)家庭成长社区 ID:family_energy

01、英子与修一

2014年,随着台湾太雅出版有限公司《积存时间的生活》一书的出版,主人公津端修一与津端英子这一对老夫妇,以他们优雅的熟龄生活渐为人知。他们生活在日本中部爱知县的春日井市高藏寺新城,这里遍布典型的城市公寓,四四方方,整齐划一,一不留神就会迷失在一模一样的楼群中间。上世纪60年代,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修一受邀为高藏寺新城做整体的规划设计,然而他的与自然共处的方案最终未被选中,高藏寺新城的土地被挖土机铲平,整齐划一的公寓楼拔地而起,年轻的新移民慢慢入住。彼时,修一的母亲将自己在此地的一块土地转让给津端夫妇,修一的设计梦想得以在属于他们自己的那块土地上一一实现。他们位于高藏寺新城一隅的家,有一片杂木林、几十种蔬菜、水果,以及一间以建筑大师安东尼·雷蒙位于麻布笄町的住宅兼工作室为雏形设计的木屋。近半个世纪以来,修一与英子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积存时间得来的果实繁茂丰美。

这本书于2016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简体中文版,同年,以修一与英子的生活为脚本、由伏原健之导演的纪录片《人生果实》在日本上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修一与英子的生活,人们对之的喜爱与推崇也日益增长。大量的评论聚焦于他们田园牧歌的慢生活方式,而更吸引我的,是英子奶奶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所领悟的朴素道理,它们也可以被看做是极具指导性的育儿之道,为人父母者,可以从这些简单但基础的原则中获益良多。概括起来,这些原则可以分为三个重点步骤。

02、持续培育土壤,保持观察植物,按需供给

这既是英子奶奶种植植物的经验,也堪称养育孩子可以借鉴的原则和次第。

土壤:健康生命的基础

在英子奶奶漫长的种植史中,培育土壤是她很早就意识到的一件被她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事情。住进高藏寺的新家后,他们持续用各种方式改良土壤,修一会定期搜集附近公园的落叶撒在田垄里,使土质松软,家里的厨余,也用巨大的堆肥桶存起来,定期往土地里堆肥。改良土壤无疑是他们投入最多、最持续的一个方面,他们的女儿曾经恳求英子将什么季节播种什么记下来,以后可以照着做,英子对此的回答是,只要土壤足够肥沃,种什么都可以长出好的果实。作为对他们持续关注土壤质量的回报,他们的家庭菜园里,美好的果实一年一年如期而至,且品种日益繁多。

父母之为孩子成长的土壤,其内涵为:成为一个有功能的容器。有功能是指:能够全然地涵容孩子,并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养分。

土壤越是肥沃,对不同品类种子的涵容度越高,越有能力供给它们生长所需的多种养分。相应地,父母的身心健康程度越高,越能保有足够的开放度,将孩子作为具有独立灵魂和思想的个体来接纳;同时,也越有能力保持敏感,随时根据孩子的不同需求在给予保护与给予探索空间这两个极端之间灵活调整,供给孩子成长所需的养分。这种情形之下,父母堪称一个有弹性、有功能的容器。

反之,刻板的容器只能根据自身的标准存在,难以全然接纳孩子,并根据孩子的状态及时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孩子身处其中,犹如削足适履,只能努力适应,这个容器的功能是受损的。

英子奶奶对于弹性,有着非常朴素的理解,她是这样描述的:“等到芽冒出来了,就要在一旁呵护,像照顾小孩一样。幼苗阶段要花很多心力,长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在旁边看着,而再大一点以后,放在一边不管也没有关系。”根据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给予宽松程度不同的呵护,正是在给予保护与给予探索空间之间灵活调整的结果。

相较于聚焦在学习各种技能,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父母更为根本的任务,是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容器,也就是足够肥沃的土壤。这是术与道的区别。

观察:了解是施予教育的前提

我想说明的是,这里讨论的教育特指个体教育,而非群体教育。

英子奶奶常常会被问到如何教养小孩,她却认为这种事情不能光听别人说,必须聚焦于孩子本身,仔细观察,去觉察对方的需求,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没有可以依循的说明书。正如在田里种菜,即便是同一种植物也绝对不会完全一样,需要仔细观察细节:大小、形状、芽朝向哪里,叶片有没有精神,慢慢地,藉由这种观察,就能了解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着手改善。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保持观察,有两方面的益处。

其一,不带偏见的观察帮助我们最大化地了解孩子本身;

我们的视角,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我们对孩子期待,无论是基于我们本身的缺憾而来,还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观而来;社会评价体系,以及我们对于社会评价体系的态度;我们对于不确定性的耐受力,等等。这些因素犹如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屏障,阻碍我们真正地“看见”孩子,大到孩子的禀赋、喜好、志向,小到孩子对某件事的情绪感受等,一切与孩子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相关的特质。

其二,当你能够先保持观察,不急于以行动加以干预时,你事实上提供了一个空间,等待孩子自发性的呈现。不加干预不是不加理睬,而是你守护这个空间,关注孩子,适时提供理解与帮助。这美好的空间使万物生发成为可能。

我们以两个事例来对此加以说明。

幼儿尝试自己吃饭,一开始常常像灾难现场,脸、手、身上、桌子、地面,到处都是食物,TA笨拙的小手怎么都无法顺溜地将勺子准确地递进嘴里,勺子里的食物不是多到溢出,就是少得尝不出味道。这种局面之下,父母若能容忍混乱,保持观察,适时示范,不急于施以援手,一个美好的空间就被营造出来,你很快就会看到,最初的混乱过后,孩子开始得心应手,一种新技能生发出来。

更进一步的益处是,孩子藉由这个过程,体验从无到有、从挫败到成功、从失控到能够驾驭所带来的成就感,而这种实实在在克服困难而来的成就感,一点点累积,将成为孩子自信心的坚实来源。

另一种情形是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或者面临困境时,身为父母的反应。

我们是否急于将孩子“解救”出来,无法陪孩子在其中待一待,深入地体验一下这种情绪和困境?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即急于“解救”是无法直面、急于逃离,“待一待”反而是能够直面这样令人不安的情绪和困境?而直面问题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

这样的陪伴而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创造出一个空间,等待孩子呈现出基于TA自身能力和资源的、自发性的应对方式。

当然,藉由这样的自问,我们也将开启自我觉察之路,我们的反应是否体现了我们自身对于负面情绪的恐惧程度、对于困境的耐受力?想要成为孩子成长的肥沃土壤,这样的自我觉察是必由之路。

谈到这里,作为一名心理咨询的临床工作者,我想到咨询师的角色与教育者的角色的区别之一。教育者提供方法、策略,聚焦于帮助对方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而咨询师,常常需要放下对解决问题的执着,转而跟随对方共同进入TA的暗黑世界,在汹涌的负面情绪、纷繁杂乱的困境里待着,并尽其所能地理解和共情,借以无限接近TA的主观体验。我们经历TA的黑暗和混乱,一同等待严冬过去,万物生发,而这生机,将来自于来访者自己,是咨询师陪伴之下经历的结果,而非认知层面教导的结果。

父母有时需要扮演咨询师的角色,因为若非如此,孩子的潜力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施展。

与自己害怕的东西面对面,父母的陪伴帮助孩子(或者说为孩子做出了示范)去面对它们,置之死地而后生。

按需供给

以培育土壤和保持观察为基础,按需供给就成为可能。

我们不再被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屏障遮蔽眼目,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合适的时机看到孩子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或是等待,或是给予合宜的帮助。只是我们仍然需要时刻警醒,保持观察,看看自己所给的,在孩子身上引发的影响,而不是坚定地认为自己给的,一定是对孩子好的,所谓“我这么爱你,会害你吗”,殊不知以爱的名义施害的情形并不罕见。

英子奶奶说,种植植物的时侯,对象是大自然,你只能顺应它。

孩子也是自然的造物,为人父母者,需顺势而为,才不辜负彼此作为父母与子女珍贵而美好的缘分,彼此成就,各自自在而具足。

03、父母的身教:知行合一,活出信念

人们之所以喜爱英子与修一的生活,我想很大一部分源于对他们的生活态度的喜爱。

英子与修一的生活,是知行合一、活出信念的生活。他们秉持自己对于生活的信念,并在日常生活的一蔬一饭中将其践行出来。

英子一家一家地尝试,从周边的物资供应里挑选最好的食材,一旦选定,就常年回购,绝不会贪图方便,随意在便利店解决食材或饮食问题;她为修一订制昂贵的手工制西服套装,认为既然要添置衣服,就要最好的、最合适的;她认真对待修一那看似家庭经济不能承受的爱好——帆船,因为在她的信念里,不仅要让丈夫吃好穿好,也要玩好,因此修一的爱好也很重要;修一也是如此,对于认定的手工家具,哪怕经济拮据,也不愿意将就买别的,宁愿一件一件买,年复一年慢慢凑齐成套。

所谓信念,就是不会轻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的一种态度。

当我们有不算短的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时,对孩子的身教和熏习就成为可能。

身教与言传同样不可或缺,有时身教的效果甚至远远大于言传。身教对父母提出了一个挑战:你是在“谈论”你的信念,还是在“活出”你的信念?你是否知行合一,还是仅仅将你的价值观、世界观作为知识(或曰客体)“贩卖”给你的孩子?如果你的信念只是你谈论的对象,则你所身教给孩子的,恐怕不能如你所谈论的,而孩子对这种言与行的不一致明察秋毫。

你无处躲藏。

相关文章

  • 《积存时间的生活》:英子奶奶的育儿经

    该文首发于飞米力(Family)家庭成长社区 ID:family_energy 01、英子与修一 2014年,随着...

  • 用足够的时间酿一壶生活的酒-《积存时间的生活》

    断断续续看完《积存时间的生活》,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也算是积存了时间的阅读吧。 原本因一篇介绍津端修一和津端英子...

  • 积存时间的生活

    迄今为止的人生里,紧张和害怕的瞬间有过许多,甚至是像在人前演讲,帮别人拍照,一群人玩谁是卧底等等这样一些日常的时刻...

  • 积存时间的生活

    不过度 有人说剥栗子皮很麻烦,这是因为想要一口气解决,才会变成大工程。我都是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慢慢来,所以不...

  • 积存时间的生活

    读日本作家的一本书,是一对七八十岁的高龄夫妇写的文字,里面说到:好生活不是用金钱可以买的,是用时间积存下来的。用时...

  • 积存时间的生活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积存时间的生活》,是关于生活在日本爱知县的一对年龄加起来有一百️七十多岁的可爱的老公公老...

  • 积存时间的生活

    看完纪录片《人生果实》,通过弹幕得知有一本关于津端修一和津端英子的书,名叫《积存时间的生活》,迫不及待的下...

  • 积存时间的生活

    最好的生活是积存时间 认真记录每天的生活,把它们存起来,你会发现人生将变得更加美好。你越是认真生活,你的生活就会越...

  • 积存时间的生活

  • 时间积存的生活

    爱生活其实还是源于爱自己和家人 因为爱生活 所以愿意耐心面对生活 沉浸式除尘 沉浸式整理收纳 沉浸式烹饪 沉浸式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积存时间的生活》:英子奶奶的育儿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uh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