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特立独行的父亲,他被众多媒体誉为“人才魔术师”,被著名主持人陈鲁豫亲切地称为“博士老爹”,他的家教理念被千万家庭视为家庭教育的“孙子兵法”。
他培养的6个孩子中有5位被包括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在内的美国知名大学录取为博士生:
大儿子蔡天文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并荣获全球统计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考普斯总统奖”;
二儿子蔡天武,曾在素有“金融界哈佛”之称的美国高盛公司出任副总裁;
小女儿蔡天西,30岁即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孙女蔡玄嘉获得由奥巴马签发的美国总统杰出学生奖,并入选全美女子数学竞赛前十名;孙子蔡玄烨所在的代表队多次获得美国国家数学竞赛团体一等奖。
奇迹正在祖孙三代人身上不断呈现……
这个博士老爹叫蔡笑晚,他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教育理念
1、早教
当其他父母把三岁以内的幼儿期看成无知的蒙昧阶段,从而使孩子宝贵的智力开发期白白流逝时,他却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始了早期教育。
6个孩子(天文、天武、天师、天润、天君、天西)都是从0岁开始教育:训练专注力、说话,识字、算术、读诗词、讲故事……
早教抓得好,基础打得牢,在时间上就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他们家6个孩子,大部分都是4、5岁入学,14岁读中科大少年班,18岁公派出国读博,22岁博士毕业。
这些都是早教和时间管理意识强获得的好处。
2、立志
在他们一家8口住的十几平米的房子里,不大宽敞的墙壁上,四处都张贴着名人画像。孩子们从小都熟知这些名人典故,见贤思齐,树立远大理想。
远大的理想也需要落到实处。6个孩子从小的理想就是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读博士。等真正考上大学后,他又鼓励孩子说,考上大学只是求学的真正开始。
当其他父母发现孩子智力不凡,满足于孩子在各种比赛获得的荣誉时,他却在策划如何利用优势,争取时间,让孩子实现跳级或读少年班。给孩子们争取更多时间优势。
不一样的父母,自然会成就不一样的孩子。
3、自学
自学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成就大小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教育有限,个人自学的知识却是无限的。家长有意识地从小引导孩子独立地进行超前学习,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这种神奇的能力。
蔡家的6个孩子都有超强的自学能力:天文为报考中科大少年班,曾用半年时间学完高中全部课程;天武为报考中科大少年班,曾停课4个月在家学完高二下学期和高三全年的的全部课程;天君和天西利用一个暑假时间,自学完初一的全部课程,跳级读初二,而且成绩优秀。
培养自学能力的经验:
1)家长或老师必须有能力判断孩子是否具备超前学习的能力或潜力:以前的基础是否扎实,对新事物是否感兴趣,对目标有强烈的追求欲望。
2)自学能力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自己弄懂以前的内容,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
3)发现孩子自学潜力不错时,要尽快制定一个阶段性总体目标,让孩子有一个追求的方向。
4)选择自己最有优势的课程开始自学。
5)自学一门课程时,第一遍通读全书,只做课后练习。第二遍区分重难点,多做题;第三遍再从局部回到正题,使知识系统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6)遇到难怪或比较枯燥的部分不要怕,能啃下来多少就啃多少。不会的先搁置一下,把内容背下来,继续往下冲刺。不必追求100%全弄懂,能弄懂85%就很不错了。
7)学会做笔记。
8)做题不在多,在于精。
9)找个气势恢宏的人作为人生导师。
10)最好有个伴,能互相比较、互相促进。
二、反思
以上是这本书《我的事业是父亲》的精华内容。详情请看书。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本书了,之前在Bill妈妈的推荐下看过一次。上周去省图借书,无意中又看到,于是借回来再次细读,深有感触:
1、教育孩子很重要,要趁早
每个孩子在家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真正把教育孩子当做事业来经营的,认真钻研学习并实施的,没有几个。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基本是无为,美其名曰顺其自然,给孩子一个快乐地童年。真正爱孩子,要为其深谋远虑,而不是眼前的苟且。
2. 要唤醒孩子生命内力的觉醒
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让他明白,任何事情都是孩子自己的事,让孩子在正确的指引下,培养自己,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所有严格要求的背后,都为了最后给孩子足够条件和信心,去实现他的自由意志。
3、坚持最重要
道理都懂,但坚持下来很难。
从我十八、九岁在新华书店看到《哈佛女孩刘亦婷》,到对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感兴趣。后来陆续看了《哈佛天才》、《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等等。对别人的奇迹引领我很早就开始关注家庭教育的内容,笔记都做了好几本,但是真正落实下来,确实很难。
读着前辈们毕生经验的总结,看着一个个成功教育出来的人才,心里默默地感动、惊讶、钦佩。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像这些前辈一样,倾尽全力,把教育孩子当做自己的事业,那我们国家的人口素质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且不说多几个获得诺贝尔奖得主,国外景点的诸如“请不要乱扔垃圾”、“便后请冲水”之类的中文警告应该也会少很多吧。
读过这样一句话,深以为然: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比拼的不仅仅是孩子本身,也是孩子家长自身的额教育水平、眼界阅历、对时局的把控力度,以及物质条件、软性资源、教育参与度、对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等等的比拼。
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共勉之。
纳言,英语老师,7岁孩子的妈。教书育儿之余,喜欢写点小东西。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文章底部点赞。更多好文,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纳言英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