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罗振宇老师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讲了为什么会有35岁危机,怎么就突然35岁危机了呢?
35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刻,逐渐成熟,也有阅历,有经验,有能力。应该是人生新的起点。
罗振宇老师说,他问了他一个人事朋友,那朋友给他的回答说:我们招聘35岁的人,需要的能力,也不会体现在招聘网站上了,更多的是一些软技能,软实力。
比如说,管理能力,向上向下管理;人格魅力,能团结很多人;人际沟通,人脉资源等等。
为什么35岁就只要软技能,硬技能不需要了吗?
我认为,恰恰相反,硬技能是很需要!
最近在研究一些大数据技术的时候,发现,牛逼的技术都是国外开发出来的。例如:谷歌开发的mapreduce,而很多其它的大技术都是在这基础上开发的。
但是,有一个消息流出来,国外已经开始锁这些开源技术了,如果锁了。我们的大数据公司还有的玩吗?这是需要思考的!
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业国家了,但是仔细深究一下,会发现纺织业用的机器是国外的,印染技术领先的是国外的,好的布料也是国外研发出来的。
我们没有把技术握在自己手里,所以,硬技能很难提升。而且,也不会有一个得到这样的公司帮助大众提升硬技能。
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经济发展缓慢,公司存活也困难。人人都想赚快钱,不想投入长时间精力去做。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掉了。持续一味的长时间投入,而没有产出,越来越不被接受。这个时间有多长,如果超过半年一年就算已经很长了。
我一个做数据产品的朋友,她自身有技术理解实力,也能把这些转换为产品,产品设计能力也比较强。例如:在遇到算法的项目时,她肯花时间去啃最底层的卷积神经网络这个技术。这个技术现在已经被逐渐淘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她懂得去研究底层逻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然而,找工作时,有一部分公司用不到她这项技能。而大多数包含大厂在内的,都想做短平快的项目,做一波快钱,不用知道为什么,而只是知道怎么用,并且能快速应用商业落地。
这些硬技能的提升并不能给我们自己带来收益,或者说没有那么多岗位能够承接提升之后的硬技能。
那我们怎么办?就只能努力提升软技能,这就出现了“内卷”现象。
既然向外没有那么多的机会了,那我们就只能向内发掘,俗称“炒冷饭”。具体表现为:
iPhone手机和小米手机并没有什么区别,都能玩抖音,打电话,剪视频,拍段子。但是硬要说,我们也只能在那些细节里去说区别:速度更快,屏幕更清晰,外形更好看…
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硬技能的提升需要靠社会资源,再加上一点个人学习。而软技能提升只能靠自己,所以市面上很多告诉我们,遇到危机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原因,当然一部分是这个原因,还有一部分,是国家也发展到了一定的瓶颈,创新减少,蛋糕减少。
本质上,还是缺少创新。所以,要想反内卷,避开35岁危机。需要国家和个人一起共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