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的意义及对疫情的思考

读书的意义及对疫情的思考

作者: 2019那些日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20:21 被阅读0次

    母亲病重,形如枯槁,我速回老家,看到不禁泪如雨下,这两日陪伴疏通母亲心结,似乎好些了。今日的西哲讨论也忘记了。后翻阅大家的讨论,收获颇多。

    (一)我为什么读书?

    1. 角色自居:很早以前我喜欢读小说,也喜欢把自己代入,经常被曲折的情节、真挚的情感所打动,还经常以女主角自居,比如强悍、粗糙、虚荣、暴躁、机敏、狡黠的斯嘉丽。小说也开阔了我的眼界,知道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不同的世界;年纪渐长,就感到小说就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缩影。

    2.丰厚智力背景:学习心理学和中哲之前,感到自己读的书太浅,尝试读一些经典文本,但是自己很难解读也很难消化,沉浸在字词的理解中,觉得艰深晦涩,加之无人引领,很快就放弃了。目前加入网师读书团队,真是太好了!

    (二)读哲学后的变化

    1.对死亡的思考:时间是在我们之中而非之外的。时光流逝,看着妈妈年少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的照片,我每每落泪。面对时间,我有深深无力感,无法留住岁月,无法留住母亲的青春。

    这次妈妈病重,我见到她时,简直觉得心碎,150的个子,瘦了20斤。原来强悍如她,现在每日偎在病榻,生命之火似乎渐渐委顿。妈妈自己认为药物诸多副作用,抗拒吃药,但是求生欲超强,特别愿意去医院。去了医院,医生诊断焦虑症,开了药,她又持怀疑态度,说自己是抑郁,并不坚持吃。

    我宽解她,利用心理学原理分析她的心理困境,爸爸姐姐忙着给她做烂软的饭菜、照顾她吃药。

    五天过去了,妈妈渐渐好起来,能自己下床走一走,饭也吃的多些了。妈妈最大的心结是对衰老的无奈和恐惧;是对亲人的愧疚,认为拖累了儿女、丈夫;背后是完美主义和高要求;希望什么都无瑕疵,看待事物,将瑕疵放大,积极的方面却忽略掉;对自己的高要求是不允许自己犯错,对自己购买保健品的事耿耿于怀,难以放下。

    早在新冠肺炎前,她就开始失眠,长达三个月睡不着觉,人一天天衰弱下去,却不告诉爸爸和小女儿(小女儿小区和她只有2公里的距离)。要知道,之前妈妈的睡眠是非常好的,可以用“秒睡”来形容。因此失眠对她来说简直像要了命。

    妈妈已经77岁了,不愿意服老。其实最大的症结是空虚,就是北大薛凯文教授说的空心病。她现在没有寄托,没有追求。很多像她一样的老年人,有的照顾儿女来填满自己的生活,有的去跳舞、旅游,来打发时间。妈妈,一方面因为自己体力跟不上,另有一方面也想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但是又找不到。我曾多次劝她,写回忆录。虽然是一个小人物的一生,但是折射的是一个社会、时代、历史的变迁,妈妈却不应声。即使年近八旬,但她如仍有智力上的紧张感和兴奋感,也会感到有价值和存在感,这就是与死亡和衰老的抗拒。

    这是我读书的收获,重新来看待人、事。

    2.活着的意义

    读书,让我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海德格尔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人并非自由选择。人降生在一个家庭,长大,结婚,生子,与亲人,朋友,同事,发生链接,相互驯养,可是,有一天,每个人终究会离你而去,这是何等残酷!我们与他们感情深厚,却终将面临分离!那么,还去努力建立关系吗?还去发自内心的热爱吗?还是选择佛系?不付出,亦不会受伤害!可是,人明明知道这些生活的真相,却仍然奋不顾身的一头扎进去,建立关系,加深感情,互相牵挂,陪伴前行……这需要勇气,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气。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它!

    那,怎样热爱它?自己的生命如何有价值?就像伟大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等哲学家,他们肉体生命早已结束,但他们的精神之光,却永远照耀后世!这是人的生命长存之意义。

    我虽平凡,仍然能为改变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有了这个价值引领,我们助人的理想、自我价值实现的理想,落地,转为实践,去学习,去成长,去打碎自我重塑自我,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守住初心,去丰富学识,提高专业能力,实现内圣外王。在这个空心病的世界里,帮助自己他人找到活着的意义,也许穷其一生都难以找到,但是这个寻找的过程足够充实。

    3.读书的升级:

    今年寒假读先读《非理性的人》和《西方哲学史》,都是只读了几页就放弃了。后来读《苏菲的世界》很快就读完了。

    又拿起《哲学导论》,觉得写得太好了,是因为自己能看懂,所以后来又啃了一遍。对自我认知重塑的有很多观念,比如“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创造了人”的重新解读,还有西方童话,说人的生命像一支支蜡烛燃烧,是时间之风让他摇曳生辉。在学习西哲的过程中,又应老师的要求来读《非理性的人》,发现和一个月前相比,自己能够读下来了。然后,我就每天读几页,完整的读下来,书中对“人的非理性的”论述,对克尔凯郭尔、帕斯卡、萨特等人详细的论述,让我明白了这些观点对《大问题哲学导论》确实是补充。所以,在写作业时,通常是三四本书,放在手边,边对照边写。

    回顾啃读历程,先学习中哲,简直是地狱般的历练;可如今,读西哲书似乎轻松些;这是中哲打的基础;另外再次读了《苏菲的世界》,对西哲史也有简要的了解,读了《大问题》,并不是以自己熟悉的“哲学史”的方式呈现,而是整合各种观点,呈现出来,有的按时间顺序,有的按照类型顺序。现在,啃读,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这次匆匆回老家看母亲,虽然知道照顾病人会相当忙碌,但我仍然带了书,坐飞机头晕,就用耳机听大神的讲座。书呢,仍然每天晚上坚持读几章,读到12:00,利用亲人都休息的时间写下作业。

    从学中哲到选修西哲,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不允许自己失败的强迫人格在命令自己完成任务,选一门课就必须拿下、结业;但是现在,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真的是想主动把它啃下来。

    从去年9月到现在读书,是真正意义上的啃读。初读时愤怒、无力和挫败感;但是读下来之后,感觉头脑更为清醒、心灵更为澄明;越读,越让我感到自己无知,现在,读书,愈来愈多的与我生命、生活发生链接,对我的三观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因此,读书,不是为了装饰自己的身份,而是为自己的生命找到方向,并为之努力。

    3.面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同学提出,读书是不是逃避现实呢?

    细一思考,确实有这样的成分。特别是在现实世界中,有不正义不公平时,更是渴望有一个美好理想的社会。虽然读书不能给予我们,但是描绘了这样的愿景,使人清醒,不会迷茫。使人看到努力的方向,不会混混沌沌茫然向前。自己确实是对现实不满,认为现实中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充满了虚伪和形式。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他是全能全知,能满足人的一切非理性需求的,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找到自己生存的“根”,其实读书和信仰上帝一样,希望找到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真正清明的世界。

    (二)针对此次疫情的看法

    1.跟风与清醒:很多人相信网上偏激言论,认为西方国家抄不了我国的作业,庆幸,狂欢,纷纷发圈。属于有事的时候恐慌,没事的时候发狂。都非理性客观的思维。

    我认为,理性客观的评价是自己有独立的思考:祖国仅仅建国70年。这40年巨大的成就,让我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祖国国力日益雄厚,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关爱境外华人,包机运送他们回国,关心贫困人群,努力消除贫富差距。短短几十年,这样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还有很多差距,比如,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防患于未然的风险评估,需要几千亿资金;比如,这次疫情对一些弱势群体的关注、对每个人的人文关怀;比如,各项基础设施虽然不断完善,但还需要更大投入去维护,比如教育,需要特别对中小学幼儿园加大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很多很多,政府都在努力,但也不能妄自尊大。我们作为中国人,需要自己努力勤奋,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就是为祖国,为社会,为人类共同体努力!

    2.悲悯与仇恨:一看到别的国家数字飙升,死亡人数骤增,幸灾乐祸者不在少数。那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啊!她也许是妈妈、女儿、孩子的同学伙伴,也许是教师、职员……他,也许是爸爸、爷爷、儿子、兄弟、朋友、同事………我们幸灾乐祸是出于对他们的仇恨?看到别人好过就嫉妒,难过就开心?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理心何在?每个生命的消失,都意味着他的家庭失去了亲人,他的同事失去了搭档,他的朋友失去了伙伴……这种切肤之痛,我们不给予悲天悯人的慈悲之心,却暗生欢喜?这是怎样的残忍?是普通人的恶!

    不论哪个民族哪种肤色,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每一次雪崩,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一片死亡的雪花落在每个家庭,都是伤痛……

    朋友圈中,不少人是以以上两种方式来“爱国”的。

    原来我认为这样的人群,老年人占大多数,一方面他们朋友圈和聊天都是看负面新闻,没有经过官方证实的,或是断章取义。另一方面,他们小时候生活经过抗战,文革,还有阶级斗争的思维。后来发现,70、80后不在少数。

    3.个人与集体

    从小,我们受的都是集体主义教育,个人利益要绝对服从集体利益。但是今天,很多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认为应该有自我,活出个性,应当自我实现。其实,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是最大化实现社会价值,对社会的贡献最大。在追求自我想实现的过程中,人因为有内驱力,因此有激情,有动力,不断朝向更好的自己。但是,如果泯然众人矣,从众,就易陷入平庸。

    这次疫情,我们看到很多90后成为志愿者,很多医者仁心,义无反顾;快递小哥、吹哨人,都是这个社会进步的标志,经过这次考验,国家层面也痛定思痛,弥补短板,查漏补缺,打通疫情上报的直通车……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做“乌合之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的意义及对疫情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wd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