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榘占领胶东后,便开始大规模扩军。派旅长荣况兴任警备司令,以莱阳为中心,招兵买马,很快韩的军队速增到10余万人。海都校园地面上的房屋也大规模增加,建成了他的驻军司令部。原莱阳农学院的房屋好多都是那个时候兴建的。
看起来韩刘胶东之争是韩复渠大胜,但任何统治者或政党都不喜欢窝里斗。两年后,蒋介石就以“纵兵殃民”等罪名,将刘珍年枪杀于南昌。1938年又以“抗日不利”为由,在武汉将韩复渠枪杀。
第二个是有关传奇将军许世友的故事。1942年7月,许世友重返胶东,出任胶东军区司令员。他率领胶东军区与强大的日伪军展开激烈的斗争,共消灭日伪军10万余人,胶东军壮大到4万余人,建立了胶东革命根据地,海都校园这片宝地就成了胶东军区和胶东地委的机关所在地。
蒋介石看了眼红,1947年9月,集结20个旅的兵力,分四路向胶东大举进攻,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占领了莱阳这块宝地,也将前线指挥部设在这里。有多年带兵打仗经验的许世友与之展开周旋与斗争。2个月后就收复了胶东绝大部分县城和土地,重新解放胶东的最后一战是解放莱阳,解放莱阳的最后战斗就发生在海都校园。当时,敌军借助于现四合院东北角山顶上的一座高大坚固城陛庙进行顽固抵抗,许世友司令员调动曾担任过莱阳地委卫戍任务、对这里地形比较熟悉的三十七师,攻克这个最后据点,取得了胶东保卫战的全面胜利,共歼敌六万三千余人。胶东军区司令部和胶东地委又回到了这片宝地。
解放后,军队与党政机关分开,海都校园这片宝地就成了莱阳地委和莱阳专署的机关驻地,胶东驻军司令部则迁到了原26军军部的所在地。
军事战略要地是随着军事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现代化军事武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莱阳的军事战略要地虽然引起重视的时间较早,但是在使用刀枪剑戟打仗的古代,莱阳这个地方真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因为这个地方山不险,水也不深。打起仗来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有利地形。从实际使用的军事要地情况看,莱阳与青州这样的战略要地无法比拟。几乎每个朝代的更换,都要在青州发生数次争夺战,在一部《水浒》中,青州就打过三次大仗。经过对有史以来的莱阳历史资料的查阅,我认为完全可以说“除了民国时期的胶东保卫战,莱阳乃至整个胶东,有史以来两千多年无战事,只发生过几次小小的所谓的农民起义”。
到了近代,有了射程几公里、几十公里、上百公里地的大炮之后,莱阳的战略地位才开始显现出来。但是,当战略导弹部队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的时候,莱阳的战略地位又开始淡化了,这不是前些年驻扎在莱阳的26军就调走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