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自己也算不上爱看书的,但身边还真有那么一两个购书狂人,每去一个地儿玩,必逛的就是书店,而这位朋友也确实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令我敬佩有加!我这种,只能叫“间歇性购书症患者”,隔一段时间就总想去搜罗一些好书,充实下书柜以及空洞的大脑。
就在一个闲暇的午休时光,顺便溜达到图书室小坐,翻翻书架上的藏书,就看到了这本《教师的秘密书架》,这还是今年三四月份所购图书,自从买来后只是简单翻了翻就放到了图书室,现在趁着闲暇,重新翻看了遍目录看到李镇西、魏书生等教学大师的读书笔记也罗列其中,便赶紧拿来细细翻看,在翻看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小小的感悟!
先简单介绍下这本书吧,这本书中搜罗集合了很多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的读书心得和体会,每篇读书笔记之后还有该教师推荐图书名称、简介以及推荐理由。
读书感悟之一:名优教师都是“读”出来的对,看完这本书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此,书中的名师成长之途,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但这个读也有要求,第一是“多”,就像张利平先生在文章中写到的一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看得书多了,便也掌握了观书技巧,久而久之自身积淀厚了,识理多了,才能厚积薄发。
第二是“用心”。读书不是看了就行,而是要带着心看。就像王栋生先生在文章中写到的:“读书,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林高明在文中写出了读书不用心的弊端:“读书就是为了点燃思维,如果,一味地死读书,那么,就可能造成思想的堵塞,智慧的短路,生命灵性的萎缩。智力上的消化不良,比生理上的消化不良,其后果更为严重。”阅读就是要唤醒我们的感觉与思考,通过改变思想来改变自我,来改变现实,从而把“教书”、“书”亲密无间地融会贯通起来。如果不用心读,怎么能体会书中乾坤,如何窥探作者思维而来影响自身?
第三是“广”。读书,不要局限于自己所在的领域,而是要包罗万象,什么书都可以拿来品鉴品鉴。如果看书只固定在一个范围,如林高明所说:“在这样的视野中,只看到一小池止水,从未有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美妙的触动,自然难以达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
第四是“精”。书读得再多,再广,如果没有对经典书籍的解读,那能够学习到的也甚少,在用心多读书的同时,经典图书是绝对要去仔细推敲,细心领悟的,那里有经时间历练筛选所留下的精华!读通读好一本经典图书可能比读再多其他书籍都要来得有用得多!
读书领悟之二:不是所有人在一开始都会捧起书本翻阅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儿,凡是书中所提成名成家的优秀教师们都有一定的年岁,或是生于知识匮乏禁忌的时代,对知识名著的禁忌反而让人对文字充满热情与向往;或是生于、开始时工作于一些边远偏僻的乡村,鲜少有网络、电视等高科技产品,不得不捧起书本,从书中找“乐子”,进而越读越感兴趣;极少有从小便爱读书的,这说明,读书有时也得“逼迫”自己,放下那些所谓的高科技,隔绝纷扰,静不下来,继续看,看着看着,心也就静了,接着才能享受读书的快乐,愉悦身心。其次,兴趣、好奇心永远是学习最好的动机,因此,常保好奇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之心才能将阅读持续下去。
读书领悟之三:从自己感兴趣的书入手有很多人一开始看书时看的也是自己所感兴趣、喜欢看的书,慢慢养成看书习惯后便开始涉猎其他。因此,刚开始看书时,一定要找自己感兴趣的书读,或是对自己有用的书,读出了兴趣和意味,才能将行为持续,接下来的读书事才能顺理成章!要达到“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样的境界,大概也就成了。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说不如做,就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捧起书本,放下浮躁,暂别尘嚣,给自己的心灵添彩,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