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的三十岁
2018年回顾01(个人篇)【我们的三十岁02】

2018年回顾01(个人篇)【我们的三十岁02】

作者: 哀戮狂魔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23:28 被阅读31次

    2018年回顾01(个人篇)

    2018年是我个人成长最有价值的一年,之前积累的经验开始由量变进入质变,逐步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个体处世体系,这就是“三十而立”的意思吧。2018年我从《大明王朝1566》《三体》《未来简史》中提炼了3个经验:

    一、树立正确的三观:做人?做事?

    首先要明确,两者的选择没有高低之分和价值判断,这个问题实际是目标导向问题,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做事的人和做人的人。

    选择做人则更强调人际关系的主导性,在遇到如果完成一项工作会“得罪”人时可能会选择回避导致任务质量下降,或者会通过思考通过解决“人”的问题连带解决“事”的问题,对他们而言“做人就是做事”。

    选择做事则将完成任务作为最高原则,一切事物围绕成事来转,不惜“得罪”人,“人”不过是成“事”的途径,并且“对事不对人”作为自身的自带属性,对他们而言“做事就是做人”。

    以上都是2个极端,普通人都会不断去权衡,高手则会在更加丰富的条件限制下进行准确的拿捏,但是不论如何,所有人的内心深处都只有一个选项:做人?做事?我们自己知道。

    2018年,我第二次看《大明王朝1566》电视剧,里面不少会做人的角色,嘉靖皇帝、吕芳、严嵩、徐阶、胡宗宪、张居正、赵贞吉。真正做事的只有海瑞一人。

    嘉靖皇帝权术第一,主导:吕芳为首的宦官阵营、严嵩为首的严嵩阵营、誉王为首的太子党阵营(实际站台的是徐阶、张居正)彼此制衡。三大阵容的核心工作就是思考皇帝在想什么,怎么让皇帝满意,然后从中得利。

    不过有个人稍微有点例外,就是胡宗宪,直浙总督大人要做皇帝的臣子、又要做严嵩的学生、还要做百姓的父母官,最后还得考虑未来接皇位的誉王,考虑的最多最全也最累。毁堤淹田为引子查出严党通过织造局大量贪污,胡宗宪自己是一分不贪,但是里面的情况胡心里清楚的很,查封了织造局的账册之后,到底是先给严嵩还是先给皇帝?给严,对皇帝不忠,皇帝厂卫眼线密布,秋后算账是迟早的。给皇,那严怎么办,皇帝对严的态度会怎么样,如果突然倒严,两京十三省的事务还有谁能挑起大梁?所以说最累的就是胡宗宪,考虑的太多。

    大明最直的直男恐怕就只有海瑞了,这哥们唯一怕的就是他娘,其他人一律不怕,嘉靖都怕他,评价他“无君无父,无国无家”,不过海瑞“有民”,真正贯彻落实“民为天”的儒者,当淳安知县的时候这哥们就怒怼浙江巡抚郑泌昌,相对于县长跟省长叫板,那么省长为什么这么怂呢,既是因为海瑞确实大公无私,为民伸冤,还是因为郑泌昌“谋人”,觉得海瑞是“誉王的人”,不敢得罪人啊。

    当然也有运气不好的直男,电视剧第一集就是钦天监监正周云逸因谏言“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而遭廷杖,被东厂提刑太监冯保打死在午门之外。

    但是对于严嵩之流而言迟早是要秋后算账的,历史总是在重演,现在也是如此。

    “谋人”往往会因人而变,来得快,去的也快,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谋事”成为“技能”人才,扎扎实实前行可能是普通人平安度过此生的最稳妥选择。

    30岁前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做人?做事?

    二、打上“思想钢印”

    既然作出了第一个选择,接下来我们就要勇往直前了,如何无理由的真正让自己心无旁骛。长辈、领导以及舆论总会以过来的身份来给你建议,这对于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动摇,失去对事物的准确判断,比如说结婚的问题,一些女性表示,如果婚姻不能提高我的生活质量可以选择不婚或离婚,结婚对现代社会真的是必须的吗?除了人类,没看到其他物种“结婚”。(反过来思考,结婚促使人类可以跨血缘关系合作,产生人类社会化组织优势)

    听取别人的建议不一定坏,但是要取得非凡的成就可就不一样了,只有快时代半步,才能引领时代。如果只听老师的话,那么永远不能超越老师。如果不去质疑第五公设,就不会产生非欧几何。

    进入职场,强大的心理建设很关键,没有经历“洗礼”的年轻人是不幸的,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当遇到真正狂风暴雨时会被摧残的体无完肤。

    “否定之否定”比直接肯定更有底气。“所有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变得更强大!”当一个人从自己的经历中体味到这句话时,才能真正长大。

    2018年,我第三次看《三体》,再次给自己打上“思想钢印”,其原理如下:

    “不谈技术细节了,简单说吧,在大脑神经元网络中,我们发现了思维做出判断的机制,并且能够对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把人类思维做出判断的过程与计算机作一个类比:从外界输入数据,计算,最后给出结果。我们现在可以把计算过程省略,直接给出结果。当某个信息进入大脑时,通过对神经元网络的某一部分施加影响,我们可以使大脑不经思维就做出判断,相信这个信息为真。”

    写出你的命题,给自己打上“思想钢印”吧。(反复加强心理暗示)

    三、提升能力:数据主义

    前2个命题都是对往年经验的提炼和浓缩,2018年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完《未来简史》,收获很大,直接导致我发现提升能力的核心:数据主义。

    数据主义指出:世间的一切学科,不管是科学、文学、音乐还是经济学,其背后都是数学模式。从数学角度,我们可以把一个人一个动物,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国家,都想象成一个数据处理。生物体无非就是各种算法的集合。传统上,人试图理解这些数据,也就是从数据中获得知识,再从知识中获得智慧。但现在数据主义们认为有些东西的数据太过复杂,你理解不了也无需理解数据,你只要让算法去直接处理这些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发现规律拿来就用就行了。

    万物皆数,一切事件都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Y=F(X)。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司法案件:行为,使用法律条款,判决;行为代表自变量X,法律条款为函数关系F(),判决为因变量Y。然而,绝大多数事件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结果,即Y=F(A,B,C,D...)。当我们知道足够多的信息时,理论上就更利于作进行决策产生合适的结论。《未来简史》中举了猴子是否原意在老虎面前摘香蕉的例子进行了相关阐述,知道了猴子和老虎是否吃饱,彼此的敏捷程度等一系列自变量后,带入“理性”这个函数关系,就能得出结论。

    没有使用数学语言,《未来简史》用了计算机学科的语言:把自变量和因变量叫做“数据”,把函数关系叫做“算法”

    百度老总李彦宏在2017年全球第三届互联网峰会上用自己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了我们要关注的三个因素:数据、算法、算力。算力简单来说就是处理大数据的能力,会导致决策的效率。

    2018年,本人开始探索人脑模拟计算机进行大数据处理的能力,优化自己信息处理模式。

    过去我和很多人一样,为了减少工作量有2个习惯:1、只关注自己的分内工作,别人的工作认为是别人的,不管不问不听;2、已经完成的工作抛诸脑后。

    这样导致2个问题,无法全局考虑问题,无法在空间和时间上借鉴已有的经验提高效率。例如:在黄石发展ACGN二次元产业如何借助西塞山区猫玩游戏公司的技术、众邦举办赛事的经验、高校ACGN协会的人气、大型项目开发商开业活动、策划公司、融入文创和全域旅游等,知道的信息量越多,成功率越高。

    如何高效增加信息量,最方便的措施就是微信:1、关注下陆、铁山、黄石港、西塞山、开发区所有城区和黄石发布以及黄石城市建设的公众号,这样对全市的重点工作有个初步认识,城区之间很多经验可以借鉴。2、关注环球科学、差评,对科技领域的突破和趋势进行掌握。例如海水稻对人口增幅的帮助,摩尔定律对芯片产业的约束。3、再就是一些高质量的经济形势分析或特定领域(智慧城市、平面设计)的公众号。4、加入1个全国范围的公务员群、1个全国范围给开发区与大企业招商牵线搭桥的群、1个江浙地区亿级资产以下企业家的群。5、每日早新闻。

    以上5项本来就是一轮精挑细选了,还要进一步断离舍,及时删去已经没用的群和公众号,确保只保留有价值的信息。还有平时拟办文件时看到的大量信息,都需要不断的强化记忆,把这些信息点提取“关键字”都大概印在脑子里。需要的时候通过“关键字”这个线索把全部内容找出来。有意思的是,在强化记忆满足大数据储备的同时,个人大脑的处理能力也得到的了提升,思维会很敏捷,因为信息总是在神经元内传导,在脑内形成了“区块链”?

    2018年,完成了对自己的改造:1、明确的导向;2、稳定的状态;3、能力的提升。这分明就是人工智能嘛!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回顾01(个人篇)【我们的三十岁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zu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