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思维在左,情感在右,一路花香                  

思维在左,情感在右,一路花香                  

作者: 猫咪猫咪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20:27 被阅读11次
    思维在左,情感在右,一路花香                      ——第四期、第五期随笔小结

          今天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对数学组第四期、第五期随笔的小结,不如说是我在读过两次语文组随笔和三次数学组随笔之后的一个总结,也是就学校开展“教师共写”这一项活动以来,我对自己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所进行的自我解答及分享。

          2018年9月初,在看完老师们的第一篇随笔之后,我就开始想一个问题:写好一篇文章,主要靠的是什么?是语文素养?是文采?是选材?亦或其它?

          想起来平时,数学老师和综合科老师总会说:语文老师写得好,因为他们文采好。而语文老师自己觉得:我们应该写好,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教学生写作的,不写好都不好意思。从这一点来看,似乎语文素养和文采真的很重要。而通过读这么多随笔,我发现选材的分量似乎也很重,因为事例选好了,似乎就能写出好的故事和感受。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一个人写好文章的主要因素呢?

          思考良久之后,也是在读完老师们的第四次、第五次随笔之后,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我似乎有了答案:“思维”与“情感”——它们就像鸟的两只翅膀一样,一左一右,缺一不可。

          一、思维在左

        (一) 了解思维模式

          什么是思维?按照我的理解,思维就是我们平时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模式,但是,其实没这么简单,它是一个融合了哲学、心理学、生物学于一体的复杂话题。关于其复杂性,这里不需要深入探讨,我只是给大家分享一下百度上对“思维”的解释——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顿悟思维等等思维形式的存在。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也叫具象思维,顿悟思维也叫灵感思维。”

          这段话除了告诉我们思维的定义之外,还告诉了我们思维的种类——如下图:

    思维在左,情感在右,一路花香                      ——第四期、第五期随笔小结

        (二)觉察自己的思维特点

          知道了思维的三种形式,我们可以来觉察一下自己的思维习惯和特点:

          1.如果你思考问题的时候,喜欢去推理、分析,然后做出判断和表达,同时你的表达比较注重层次性、条理性,那么你的思维模式就倾向于逻辑思维;

          2.如果你更多的是靠感知、想象、体味、语言的描述去思考和表达,而且你的语言比较生动,有感染力,那么你就倾向于形象思维的模式;

          3.灵感思维,是指我们脑海里经常会蹦出一些念头,闪出一些火花,如果你善于并习惯于捕捉住这些念头和火花深入思考下去,那么你就属于灵感思维模式的人。

          举个例子,咱们的数学老师,更多的是逻辑思维模式,语文老师更多的是形象思维模式,而那些艺术家(如诗人、画家、音乐家)更多的则是灵感思维模式,他们创作艺术作品,更多靠的是灵光一现。

        上述思维模式,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具备,但不一定同时都会突出,普通人应该是只有其中一个或两个比较突出。一般来讲,突出的那一个模式,便是你的思维模式。

        (三) 利用好自己思维模式的优势

          个人认为,作家、导演等应该是三种思维都比较发达的人,所以,不论是一部优秀的小说还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其构思、布局、选材、表现手法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既有逻辑性,又有形象感,同时有美感,作品里面也常会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出现,这一部分又是灵感思维的力量在起作用。作家和导演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兼而有之,并且都比较发达的人。

          有老师也许会想:我们不是作家,亦不是导演,不可能三种思维都发达。是的,我们不可能三种思维都发达,但是我们也不可能三种思维都不发达,在你的思维中,一定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思维模式存在。关键在于,你在平时思考问题或者写文章时是否能把这个起主导作用的思维模式充分地发挥并利用好?

        1.用好逻辑思维

          文章的构思,即结构、布局、层次安排、表达方式是与逻辑思维有关的。读了几次老师们的随笔之后,我发现大多数老师逻辑性很强,但是也不排除有些老师,甚至于是数学老师,写出来的随笔逻辑性很弱。表现在——

        (1)对文章的构思不够严谨,出现题目和内容关联性不大的情况;个别语句的表述也欠严谨,以致出现病句。

        (2)分段不够科学合理,要么通篇就一个自然段或者两个自然段,要么不该分段的地方分段了,该分的地方却又没有分开;

        (3)有的随笔,要么没有开头,突然起笔;要么没有结尾,突然收束,缺少整体的结构;

          (4)有的随笔不能够围绕一个主题,一层一层表达出来,而是阐述的时候模糊一片,读完之后,你得再去读一遍,方能知道文章到底讲了什么。

          所以,一篇好的随笔应该是有逻辑性在里面的(诗歌除外),即便散文,也是“形散神不散”。那么,动笔前,我们就应该从文章主题的确定、整体的布局、框架设计、表达层次等方面下功夫去构思,然后再动笔,让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离后,能清晰地看到你表达的过程,也能看到你表达的核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分级标题—— 一、(一)、1、(1)的方式来一层层呈现你要表达的东西,或者用总分总、并列等结构。

          此处强烈建议大家学习和使用思维导图,它真的是一个培养和训练逻辑思维,并让你在各方面越来越能抓住“核心”的思维工具。

          2.培养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强的人比较理性,反过来,那些感性的人形象思维一定比较突出。也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逻辑思维不够有优势,那么形象思维一定会突出一点。如果你具备这种思维特点,就要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优势,多感知、多品味、多想象,同时在描写、修辞、情感表达处多琢磨、多雕刻,以彰显出随笔的生动性、趣味性、文学性、诗意等。   

          也许有老师会说,即便我的形象思维突出,我还是不会描写,还是写不出生动的文章来。如果是这样,原因有二:

          第一,你没有用心用力地去想象和感受一些人、事、物。这说明你需要静下来,给自己一段时空,多去感悟和品味;

          第二,建议你多读书、多写东西、多欣赏和感悟人间美好的事物(大自然、一切艺术),这就和我们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在多读多写多说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是一个道理。

          新教育讲:坚持就有奇迹,行动就会收获!如果能坚持做到以上两点———用心感受、坚持读写,你一定能从“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尴尬之境里走出来,而你的形象思维也会越来越发达。因为,思维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形象思维同样如此。

          数学组汤红梅老师的随笔,在选材、叙述方式、遣词造句方面,明显地形象思维的东西多一点,所以读了她的三篇随笔,不论题目还是表达,都比较富于生动性。有些数学老师擅长根据一件课堂上发生的事去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属于理性感性兼而有之,如魏晓慧、张兰香、韩倩、王梦圆、吕瑞、万莉等老师。还有些数学老师多次都写教学反思或者专业性比较强的小论文,过于理性,建议今后尝试着写写生命叙事,唤醒一下自己的形象思维。

          3.珍视灵感思维。

          每个人,都有灵光乍现的时候,一般表现为突然被某事、某物、某人触动而浮想联翩;或表现为内心总有突发奇想;也或是突然出现一个念头、一种情绪、一种思想……这就是灵感思维在起作用。问题在于,有些人能珍视自己的灵感,抓住这一瞬,把它转化为一篇随笔;有些人却让念头一闪而过,转瞬即逝,放过了一个很好的随笔素材。

          所以,我们要珍视灵感思维,养成随手记的好习惯,灵光一现时刻,哪怕随手记下一个句子、一个词,都可能成为帮助你完成一篇随笔的小拐棍。老师们的随笔中,那些题目起得好的、选材好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点抓得好的,应该是得益于灵感思维。

          张帆老师在参加了篮球比赛之后,分两次写了参加篮球比赛的心路历程、发生的一系列意外及战术战略的调整;苗瑞老师在看录像课的时候,被上课老师那些不经意的动作、语言、表情吸引,由此想到: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不经意的语言、表情、动作,也是教师个人素养的一部分,所以他开始觉察自己,并想到要从每一个细节处修炼自己;综合组顾生锐老师在参加完表达类基本功比赛之后想到了很多,于是马上记录了下来,一篇高质量的随笔便诞生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尤其作为一个教师,我们的思维能力都不会太差,而且大家都是普通人,思维水平差别也不会太大。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你愿不愿意静下心来充分发挥并利用好自己的逻辑思维,愿不愿意坚持去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愿不愿意好好珍视自己的灵感思维,然后认真地完成每一篇随笔?反过来,写这些随笔的过程,又会提升你的思维水平。

         

    思维在左,情感在右,一路花香                      ——第四期、第五期随笔小结

    二、情感在右

          思维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它关系到你选点、布局及表达方式的选择,是写作质量的基础。而“情感”,则关乎的是我们想要的“文采”与“诗意”。

          当然,文采并非只与情感有关,还与自身的阅读量与语文素养有关。但是,关于阅读量与语文素养,非一日之工,故此处不谈。我重点想谈情感与文采的关系。

          有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所有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恋爱中的人为什么就成为诗人了呢?肯定是他或者她写的(说的)东西浪漫、有诗意。这又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是因为恋爱中的人有热爱的对象,有满满的渴望,内心情感充盈,这时候,他(她)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就有了诗意与浪漫。所以,只要心中有爱,内心情感充盈,文采和诗意自然会来找我们。而且,我个人认为:情感丰富及愿意表达的人,喜欢用修辞,喜欢细细描写,因为平淡无味的句子无法表达她内心深处的那份情、那份爱、那份感悟。这样一来,你想让自己的文字不生动,都不可能。反之,情感漠然甚至冷淡的人,一般写出来的东西会理性有余、感性不足,浪漫与诗意更无从谈起。

          我们不可能天天处于恋爱状态,但是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对人与物的热爱,培养对生活与工作的热爱,培养对自然与世界的热爱,然后将这些热爱之情真实、大方地表达出来,情感自然就出来了。那些充满了情感与热爱的文字一定会打动和感染别人,能够打动和感染别人的文字,还用得着去刻意追求所谓的“文采”吗?所以,老师们,要尽情地爱你所爱——生活、工作、生命、自然、世界,乃至一堂课,一场球赛,一本书,一件家具,一件衣服,一个首饰……

          甘文魁老师的随笔里有这样一句话:苹果很红,但它并不是一天变红的,每一天红一点都是后面更红的基础!是啊,写作的能力也不是一篇两篇随笔就能练出来的,但是,每次好一点,每次好一点,我们终会收获一个大大的红苹果!

          教师共写随笔是一条专业成长之路,路的尽头,便是那个大大的红苹果。走在这条路上,如果你左手擎着思维、右手紧拥情感,那么,一定会嗅到一路花香!

    补充——

          此两次随笔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不适合在上述总结中列出,所以单独附上:

          1. 个别随笔格式不合适,未按学校文稿的要求排版;

          2. 题目还是有直接以“教学随笔”命名的,建议下次写的时候提炼主题,拟定一个更为好的题目;

          3. 个别老师有上网下载的情况。

                                             

                                            2018.11.26

    思维在左,情感在右,一路花香                      ——第四期、第五期随笔小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在左,情感在右,一路花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zz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