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学同学M在瑞典的一家舞台灯光公司上班,主要负责采购公司的LED大屏幕。她从中国快递过去的价格是每平方180美元(含快递费) ,但在那里贴上当地一个logo之后,卖给意大利一公司,不打折卖600欧元每平方,打折(对方采购得多)就是350欧元每平方。
一样的东西,贴了一个外国logo价钱就成倍成倍的翻?不得不说,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太奇特。关键是,那东西除了贴上的logo(事实上logo也是made in China),其他的都是在深圳一家工厂生产的。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傲慢惹的麻烦。一方面,他们那时不太认可中国品牌,宁愿花大价钱买一模一样的东西。
另一方面,现在“中国制造”的迅猛发展,让一直拥有优越感的歪果仁感到了威胁,自然就设置各种障碍。
不过,这种现象渐渐地有所改观,尤其是从前年疫情以来,中国货、style、越来越受外国人青睐。从去年6月8日在宁波举行的第二届中东欧博览会就可看出,波兰/中东欧对中国货及文化都极为热爱,当地女性消费者热爱中国的服装、饰品,定制珠宝销售额年同比涨超百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