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阳历年一过,农历年关便一天快过一天。在这普天同庆的节日里,天气却变得阴晴不定,时而春风拂面,暖意盎然;时而冷风刺骨,寒意逼人。在这冷暖交替的两极之中,人的心情也忽晴忽阴,提摸不定。
越接近年关,日子越显得忙碌。已经与妻子计划好了,今年春节不准备回老家,每年都要来回奔波,苦不堪言,今年就呆在这里,冷冷静静地过一个平静年,也算是对自己忙碌一年的抚慰与犒赏。
可三姐的一个电话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她说今年是父亲的七十岁生日,问我怎么给父亲祝寿。我心里陡然一惊,不知不觉中父亲已经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从来没有觉得父亲是一个古稀老人,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五十岁到现在好像没有多大变化,一直健健康康,精神矍铄。可实际上,父亲真的七十岁了,岁月就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在父亲身上刻下太多的沧桑和无奈,不知不觉中父亲已经成了古稀老人。这些年,我们这些子女一直奔波在外,为生存而苦苦挣扎,把两个老人留在了家乡,留在了我们乡愁深处。内心深处,总觉得欠父母太多,难免有一种愧疚。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可我这位长子不仅远游,还长达二十年之久。天大地大没有爹娘大,父亲的七十岁生日说什么也要赶回去为老人家庆祝一番,毕竟人生只有一个七十岁,马虎不得。
下定了决心,就要付诸行动,一家人的火车票要早早预订。那几天,一到下午五点钟我就开始守在电脑前,同时开动手机上的软件,双管齐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还是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总算把一家四口人的火车票订好了,这件揪着我心的大事尘埃落定,我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只等放假后立马启程。
我今年教高二,因为学业水平测试的缘故,语数外不用补课,只要一放假,我就可以逃之夭夭,回到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可妻子教高一,放假后还有八天的补课时间,这是一件令人痛苦却又无奈的事情。妻子很苦恼,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我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把课都调整到前三天,她说这也太难了,两个班课,教师又是固定的,调整起来难度很大,我说没有关系,能调整几节就算几节,剩下的给别人上,反正是有补助的课,别人也愿意上。
天有不测风云,最后一周妻子竟然又生病了,先前一个小小的感冒导致的咳嗽折腾了一个多月还没有见好,主要是因为妻子太忙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我只能亲自上阵,替她补课。
三天上了二十四节课,上得我筋疲力尽,上得我头昏脑涨,上得我条件反射,一听到铃声就要呕吐。但总算挺过来了,妻子轻松下来以后,去医院输了七天的液,咳嗽的情况明显好转,我觉得这是上天对我们回老家的一种眷顾,它希望漂泊的游子能以健康的姿态回到故乡。
为了赶时间,我昨天已经打电话给一个相熟的出租车司机,让他二十一日上午九点钟到学校来接我,所以上完两节课后,我就接到出租车司机的电话,说他已经到学校门口了,我一边接电话一边往学校外走,走过学校门前的桥上,便看到了出租车,我上车后给妻子打电话,让她们下楼我们马上就赶过去,妻子却说她和两个孩子已经在学校那条路的拐弯处等着了,我让司机开车过去,果然,大老远便见到她们三人,上车后,车便直接往淮安方向奔去。
从淮安到郑州,再从郑州到南阳,最后从南阳回到我的故乡唐河,这是我设计的路线。前两段坐火车,最后一段坐汽车。虽然曲折,但两天之内还是能够回到我魂牵梦绕的故乡的。
我们要从曹甸赶到淮安火车站,订的是十二点的火车票,这中间的路程大概需要一个半的钟头,剔除一些路上堵车的因素,十一点钟到达火车站应该绰绰有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特别是赶车这种事情,来不得一点马虎,必须提前到达,才能放下心来。好在一路并没有堵车,到达火车站广场前的饭店时才十半点,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我让司机停在了一家饭店前,民以食为天,上车前总得先填饱肚子,我们先点了几个自己爱吃的菜,又各要了一碗米饭,风扫残云,大嚼大咽,最后拍着饱胀的肚子,心满意足地领着一家人进了候车室。
02
这班前往郑州的快车十有八九会晚点,所以进了候车室后我并不着急,在安排一家人坐下来后,我开始在不大的候车室内锻炼,只走得浑身微微冒汗,才停下脚步。候车室内人员颇多,大多都是回乡务工之人,大包小包都堆在走道上,活脱脱像一个搬家公司。我们何尝不是这样?走之前,我曾告诫妻子这次回家一定要简车轻从,即便如此,还是带了一个大皮箱,一个大包,两个小包,堆起来像一座小山。我不禁苦笑,回一次家,就像一次逃难,难免会产生颠沛流离的伤感。好在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使漫长的距离成为一种短暂的旅程,也由古时痛彻心扉的羁旅之苦转变为现代轻松自由的畅游之乐。与前两年浩浩荡荡苦不堪言的全民春运相比,现在已经有了天壤之别,至少车速快了,拥挤少了,舒适度增加了。
终于,晚点的火车到站了,我们随着人流走上站台,随着火车缓慢在铁轨之上停下,我们又随着人流登上了火车,上去一后,人流拥挤得好像停滞不前,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挤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米的距离,但想到达自己的位置还真是比登天还难,挪动半步就艰难无比,每个人都扛着大包小包,肩碰着肩,腿挨着腿,呼出的热气把狭小的空间都蒸腾得沸腾了,热得大汗淋漓。
人流宛如一条运输粮食的蚂蚁长龙,虽然拥挤不堪,但还算有条理,在火车开了十几分钟以后,火车的过道才稍微舒缓一些,我带着女儿先到了自己的位置,让坐在我位置上的人让出位置,安置好女儿,摆放好东西,又招呼还有蔓延长龙中艰难前行的妻子,给她指了应该坐的位置,我们已经坐下许久,妻子才到达指定的位置坐下来。我解开上衣,让身上的汗气消散一下,也让急躁的心平静下来,登上火车,坐到位置上,最艰难的一步终于完成,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着火车最终到达终点。
跑起来的火车还是令人舒心的,空气也不似刚上来时那么憋闷,燥热也消散在无形中,坐在座位上,整个人也舒畅了许多。但春运毕竟不同于平常,人还是多,过道上站满了买了无座票的旅客,我在为自己庆幸的同时,又对他们表示深深的同情。他们中很多人要站好几个钟头甚至十好几个钟头,与有座位的旅客出着一样的钱,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我想许多人的内心还是郁闷的。但这种苦闷他们只能默默忍受,谁让他们有一颗迫切想回家的心呢?
到达郑州的时间为晚上九点半,漫长的九个半钟头,如何度过这漫长的九个半钟头才是我下面要切实面对的难题。九个半钟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关键看你如何来打发。如果与朋友去看一场三个钟头的电影,再逛两个钟头的街,然后一起吃一顿愉快的晚餐,这九个半钟头就在弹指一挥间度过了。可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除了手机外又没有别的娱乐项目,打发起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前两个钟头还能翻阅一下手机,可两个钟头后就失去了翻阅的兴趣。
我双目呆滞地望着窗外,除了看到一望无垠的旷野及绿油油的麦苗外,偶尔还有看到一个村落,也是远远的一闪而过。这让我不禁想起两个成语,走马观花,浮光略影。什么东西在眼眶中最多停顿两秒便被远远抛到了身后,并且,我还发现,看的时间长久了,还有一种昏昏沉沉的感觉,便索性收回目光,转入车内。
车内更没有可看之景,除了人之外,就是大包小包。我百无聊赖,便观察进入眼帘的每个人的神情,除了绝大多数低着头摆弄手机外,还有一小部分人在沉睡中,只有那些站着的旅客还保持着基本的精气神。他们或背靠椅背,或双手搂着大包,抑或与别人聊天,在他们脸上并没有看到痛苦与伤感之情。也许回家的喜悦消淡了他们的疲惫,他们的神情看起来是那么的轻松。
03
有一二个人聊天聊得很投机,好像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有一种别后重逢的畅快。也有素不相识的人聊得热火朝天,面上有一种相见恨之色。毫无例外,他们的中气都很足,嗓门都很大,好像很乐意与别人分享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
听别人聊天也是一享受,各地的方言,抑或夹杂着亲切的乡音,冲击着你的耳膜,也许你对他们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但你却享受他们谈天时的那份快乐。枯燥的旅途中,这也算一种精神享受了吧!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火车经过一声激烈的颠簸之后,缓缓地停了下来。又到了一个站,凡站必停好像是这趟列车的宗旨,具体停多长时间却有区别,有的站能停半个钟头,有的站却只停二三分钟。这是一个小站,只有两三股铁轨,火车停下后,稀疏的旅客带着大包小包上车,列车内又开始了短暂的躁动。大约三分钟后,火车又缓缓开动,我偷瞄了一下手机,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了,难熬的五个钟头已经过去了,还有更难熬的四个钟头在等着我。这个时候,我才知道,等待也是一种痛苦。以前总觉得要珍惜时间,否则便是浪费生命,现在却没有了这种想法,只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如果一闪眼便到了九点半,我们下了火车便是一种解脱,可现在的煎熬却是最大的痛苦,它甚至比浪费生命更让人痛苦。
对于我们这些旅客而言,快速到达目的地强于一切旅途中的愉悦,我到现在才切实地体会到,时间长短对于人生的意义在于是否有价值,无价值的等待比有价值的死去更让人感到恐惧。
这些深刻的人生道理太过沉重,让人不忍揭开它们令人窒息的真面目,想得过多,只能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深渊中,姑且用休憩来打发这无聊的时光吧。我靠着窗户闭上眼睛,让自己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片刻的休息。
再次醒来时,已经七点钟了,两个孩子嚷嚷着饿,让我给他们泡面吃,我拿了两桶面去开水处为两个泡方便面,加过热水后,端着两个滚烫的纸碗小心冀冀走在拥挤的过道上,一路上生怕把热汤溅到别人身上,经过千难万苦终于到达了自己的位置,见两个孩子吃得香甜,我也露出难得的笑容。
还有两个钟头就到郑州站了,我早已经在火车站附近订下了间房,到达后入住即可。与刚上车时相比,我现在已经平静了许多,毕竟只剩下区区的两个钟头。
火车上的旅客上上下下,就像一个梨园的舞台,各种角色在属于自己的时间内走上这个舞台,又在不属于自己的时间内快速离开,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虽然角色众多,剧情纷繁,但主线却很单一,那就是最终的目的地。
我已经在属于自己的这方舞台上呆了七个多钻头,观众也许早已经觉得厌烦了,连我自己也感觉自己呆的时间过长了,可有什么办法呢?落幕的钟声并未敲响,我只能勉为其难地继续进行着枯燥而蹩脚的表演。即便没有观众,却还在孤独地呆在这方舞台之上,这是一种怎样的寂寞与无奈呀!
好像又经历了一场漫长的等待,所有形容时间漫长的词语都被我念叨过了一遍,终于,火车到站了,我打电话问了宾馆的具体位置,又问从什么方位出站,然后带着一家人跟着人流走出了郑州站。按照宾馆服务人员的指示,我们一家人终于到达了宾馆,把东西放到客房内,已经十点钟了,我饥肠辘辘,便问妻子和两个孩子是否找一个地方填一填肚子,妻子好像也有些饥饿了,说过来的路上有一个兰州拉面馆,去吃碗面赶紧休息,人已经困得不行了。
我们又折回到半路上看到了面馆,点了三份面,两个孩子一份,我和妻子各一份,风扫残云,一股脑儿功夫便填饱了肚子,揉揉发胀的肚子,走出了饭店。
这里距离火车站只有几步之遥,是热闹所在,四周高楼林立,灯火通明,广告牌,霓虹灯,能闪瞎人的眼,我想到已经订了回程的无座票,如果回去时也如来时这么多人的话,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痛苦与折磨呢,我决定把车票退了,回去时坐汽车算了,虽然坐汽车也很折腾人,但总算有个位置,不用站一路,九个多钟头的路程,一路站下来,还真有些受不了。
04
我们步行去火车站售票亭的退票处,我们先到了长途汽车中心站与火车站交界的广场,广场的面积很大,即便已经将近十一点,仍旧人流涌动,我们穿过广场,走进售票亭,我让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在售票大厅等我,我排队去退票,退票很顺利,因为是网上订票,不退现金,钱会返回到订票时的账号上。
夜已经很深了,我们无意留恋大都市的繁华,只想好好睡上一觉,明天继续未完的征途。
我们订的是第二天九点四十三分回南阳的火车票,所以不用早起,八点半起床,吃过早饭后进站便可,我定了八点半的闹钟,便倒头大睡。
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感觉浑身舒爽多了,不到八点人便醒了,不愿惊醒妻子和孩子,自己躲到卫生间洗漱,等到八点半的时候才叫醒她们。退了房,就在附近的早餐店吃了早餐,然后就提着大包小包进了候车室。郑州火车站很大,光候车室就有几十个之多,我们按指示找到了自己的候车室,然后坐下来等。
等待是一种最痛苦的煎熬,哪怕只剩下三十分钟,也是异常难熬的。总算排队进站台了,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了去南阳的火车,没相到这列火车竟然是上下两层,难怪票面上会注上“下”多少字样,如果不注意,还真容易坐错位置,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才算松了一口气,三个钟头便能到南阳,到了南阳,唐河就近了。
这是一列始发车,所以人并不像上一列火车那样拥挤,但也有一些无座的旅客坐在上下两车的空间处,年轻人居多,都在摆弄着手机,无暇顾及其它。儿子上了这列火车显得很兴奋,在过道里跑来跑去,跑累了就坐在他妈妈身边,或著爬到我腿上,让我搂着他。
九点多钟的太阳有些晃眼,阳光射到车箱内,增加了车箱内的亮度,我很享受这种被阳光照射的时光,但这种时光太短暂了,很快,火车便开动了。
列车行走在中原大地上,竟有一种莫名的亲切。驶出郑州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平野,平野之上是纵横交错的麦田,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在料峭的春风中摇摆。这是中原特有的风情,地势平缓而辽阔,在人内心中生出震撼然后陡升感叹。
中原的土地算不上肥沃,更谈不上贫瘠,但就是这方土地却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母体,看到它,便看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风华变幻中自有一种厚重。
偶尔看到一个村落,建筑也极其单一,不是普通的二层小楼,就是砖瓦房,很少有像南方那样突出而又别致的建筑,在感叹中原落伍的同时,又不禁陷入深思,在历史的长河中,绝大多数的时间,中原都是华夏大地的领头羊,创造了数不清的璀璨文化,可不知从什么时间起,它在经济发展上已经落后江南很远了。
但这条路线并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有相当长的一段路是山路,还有穿山而过的隧道。这是南阳盆地最东北方向的南召县,火车进入南召境内后,便看到群山绵延,怪石林立,灌木满山,在感叹造物主鬼斧神工的造化之神奇的同时,又深深为这秀美的景致所吸引。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的景致,有一种大饱眼福的畅快,更有一种回归故里后的喜悦。南阳是一个有名盆地,地大物博,下辖十二个县市区,人口一千二百万,特产丰富,人杰地灵。而我现在看到的秀美景致只是它众多美景中的一处,但已经让我深深陶醉其中了。
前后经过三个隧道,进入隧道后,光线立马变得暗淡,好像进入了黑夜,只听见火车穿过隧道时的呼啸声,当通过隧道后,却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其中一个隧道好像有三四里长,火车足足在里面穿行了五分钟。穿过隧道,又看到坚硬的山体,不禁心生敬佩之情,这些开凿山体的工人们,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开创出怎样一种伟大呀,连上帝也会为之惊叹吧!
过了南召,离目的地南阳就更近了。眼帘中又是一望无际的开阔地,火车在铁轨上穿梭,打破了大地的宁静,一闪而过。有些地方的田野沟渠上竟然还有积雪,看来前一段时间的大风雪也波及到了这里,因为是冬季,又临近年关,很少看到农人在地里劳作。我百无聊赖观赏着这算不上美景的美景,思绪却越过这土地回到我的故乡。
05
我的故乡是一个属于唐河县龙潭镇偏东南的小村庄,与湖北接壤,只有几百人口,现在人就更少了,很多人已经在县城买了房,又落了户,自从我二十年前离开外出求学后,我很少回去,即便回去也是匆匆而回匆匆而走。那里并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在我的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我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难道是中国人传统心理的因素吗?叶落归根是每一个游子跨不过去的精神归途。可我并没有老到对故乡念念不忘的地步,我还在壮年,经年累月地在外奔波,怎么还是对那个落后偏僻的小地方魂牵梦绕呢?
这里的景况与我的故乡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村落,一样的阡陌,一样的羊肠小道,一样的庄稼地,一样的枯旱,一样的灰尘飞扬。你看不出它有一点儿景致优美之处,但你就是对它念念不忘,或许,它系着你的魂魄,连着你的血脉,与你的生命息息相关。
南阳,我又回来了!我情不自禁在心中大喊了一声,十六年前,我从这里离开,除了偶尔在这里停留外,很少再与它有交际,但我对这座城市有着发自肺腑的喜爱。我的青春,我的恋爱,我的喜怒哀乐,都在这里消散并成为永久的记忆。
火车站还是那个火车站,只不过正在改造中,所以出站时曲里拐弯,转了很长时间的路才走出站门,一出站门,一种熟悉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还是那个广场,只是比原来清洁了许多,许多出租车司机或者摩的司机就守在出站口,见人就问是否坐车,一旦你的眼神略有迟疑,便热情地上去帮你提起大包小包,领着你往他的车前走去。
我拒绝了许多司机的热情,拉着皮箱,背着小包,带着女儿,又招呼着妻儿往广场外走,已经十二点了,肚子早叫起了屈,说什么也要找个地方填饱肚子,然后再说回唐河的事。
在广场出口的十字路口,我看到一溜儿饭店,穿过马路,到了一家小饭店,要了几碗面,端上来后,立马找到故乡的气息,顾不上什么矜持,风扫残云,片刻便有了底气。
汽车站就在不远处,略有三百米的距离,步行前去,人来人往,很拥挤,一边走一边还要照顾着家人,好不容易到了汽车站的售票口,买了回唐河的车票,然后进了站,去唐河的车都是流水班,买过票见车上去即可,没有两分钟,车便开出了站。
我与南阳的短暂的相逢就这样又分别了,不知何日还能到这里逛逛,只能等到空闲之日了。一点钟正是人困马乏之时,还没有出城,我已经背靠座位发出了微微的鼾声。
再次醒来时,已经下了高速,便到了唐方路,这条路我很熟,我的第一个单位就在离这条路不远的源潭镇,以前我经常坐车从这里经过。路好像重新修过,路面很光滑,少了许多颠簸之感,到了这条路的尽头,向东拐个弯,一条路走下去,便可直进城内。
拐弯处是个高岗,我高中的学校就在岗下面,我以前在大课间时经常在这里跑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可现在变化很大,竟有些不敢认了。
进城要经过唐河第二大桥,放眼北望,河面宽阔,绿水荡漾,这里已经修建了湿地公园,景色逸人。这几年,唐河的滨河路有了大改观,早有了现代城市的气息。
终于回家了,心里有说不出的轻松感。历经一天一夜的回家征程可以落下帷幕了,痛苦折磨后的喜悦却从心底暗暗滋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