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来,眼前一片灰蒙蒙——不是在窗外,是在朋友圈里。
每往下刷一屏,就有不同的文章和图片在提醒你——广州没能幸免,雾霾锁城了。紧接着,手机就收到了广州黄色雾霾预警的消息。
截止13时,广州空气质量实时数据这几天关于雾霾的新闻愈演愈烈,北京连发两次红色雾霾预警,本来应该是一年里最舒服季节的广州,此刻正笼罩在黄色的雾霾之下,比2012世界末日更让人觉得魔幻。
很多人知道PM2.5的概念,可能还是《家有儿女》里刘星那句“把我打成可吸入颗粒物”,那时候大家都当笑话看看,谁知几年后全都成了真。这个曾经让大多数人都读不出正确读音的“霾”,如今正以它的方式,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里。
在NASA公布的资料图片里,2001年的中国华北地区长这样:
2008年因为奥运会,种种限制措施之下,北京出现了那几年里最好的天气,但和2001年相比,霾的浓度已经明显上升了。
而到了2016年,华北地区的上空是这样的:
朋友圈和微博上,各路神段子手已经出动了。从“发现自己只是祖国绿萝”到“出门吸霾就算吸毒”,再到流传最广的品霾段子:
一个相比于鲁霾的沉重,冀霾的激烈,沪霾的湿热和粤霾的阴冷,我更喜欢京霾的醇厚,它是如此的真实,又是如此的具体。黄土的甜腥与秸秆焚烧的碳香充分混合,再加上尾气的催化和低气压的衬托,最后再经热源袅袅硫烟的勾兑,使得京霾口感干冽适口,吸入后挂肺持久绵长,让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罢不能。
港真,面对这些段子,我笑不出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以前的大气污染主要是降尘,而现在的灰霾,实际上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假如灰霾中混杂着有害物质,就会对健康产生直接危害,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破坏。
换句话说,“霾”早就已经今非昔比了。它来得更凶、毒性更大、覆盖范围更广了。
生在雾霾肆虐的时代,关于“霾”的危害,除了恐惧,我们能做的第一步是,先了解它:
1.雾霾会“进脑”,伤害远比肺更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雾霾危害”的认知都停留在“伤肺”上,但实际上,“霾”是可以直接进入脑部的。(试想一下你的脑子里积满灰尘……)
美国芝加哥拉什医学院(Rush Medical Collage)心理学教授 Jennifer Weuve 做过一项针对极细小颗粒物的空气污染源和粗颗粒物的污染源的研究。
研究表明,不同于PM2.5~10的粗颗粒污染物(如沙尘暴),PM 小于 2.5 的雾霾可以通过呼吸道直达我们的大脑。
也就是说,每当你用力吸一口气,霾就会直冲到你的大脑里。
▲肺部直通大脑的示意图一旦污染物进入脑部,会造成什么影响?
首先,污染物会引起大脑结构功能性改变,造成记忆力下降、加速成年人认知能力加速衰退,从而诱发老年痴呆症以及抑郁症等。
而对于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进入脑部的污染物则可能会影响智力发展,降低智商。
▲左起图一为健康的大脑,图二三四依次为被空气污染、老年痴呆症以及毒品侵蚀的大脑。脑子进水是假的,但是脑子进霾却是真的。
2.城市情绪病的元凶不是压力,可能是雾霾
如果大脑长期被雾霾侵蚀会怎样?
根据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Randy Nelson的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中的大脑会发生“病变”。
在Randy Nelson的研究中,用于实验的小白鼠被放在模拟的被污染空气环境中。10个月后,他发现这些实验鼠普遍出现了抑郁症状:食欲不振,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而在随后的大脑解剖中,他惊讶地发现:这些实验鼠的大脑中,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功能的海马体神经细胞竟然发生了结构上变化。
当你开始出现“无心工作”、“厌世”、“焦躁”的情绪,可能真的需要考虑一下,这不是工作的问题,而是你的大脑可能正在雾霾改变。
工作压力太大,尚可给自己一个理由逃离北上广,但在雾霾里的你,无处可逃。
3.别不把雾霾当回事
治理雾霾是场持久战。
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还有一连串的数据可以作为佐证:伦敦摘掉“雾都”帽子,用了30年;洛杉矶空气达到洁净标准,用了60多年;日本治理空气污染,花了30年;美国解决空气铅污染,用了超过25年……
比起最初期雾霾引起的恐慌,人们现在反而变得“麻木”了,在长期受雾霾影响的区域,你可能见不到几个戴口罩的人了——反正还有好几十年,什么时候轮得到我?
而在一些之前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地区,有些人甚至可能还意识不到,雾霾就在身边。
▲2011年11月23日,湖北宜昌,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宜昌城区及周边、东部平原、沿江河谷地区受大雾影响,能见度小于500米。少数市民仍在大雾中坚持晨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其中西太平洋区域情况最为严重,大多数死亡都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而国内一项研究证实,因为空气污染,中国每年或将有35万至40万人“早死”。
因为“雾霾”而死的原因,很可能不是因为健康问题,而是由雾霾所引起的各种社会连锁反应,比如交通问题。
▲雾霾中的交警,即使身穿荧光服,在雾霾中也很难辨认。今年HBO推出的讲述英女王一生的电视剧《The Crown》(王冠)里也提到 1952年伦敦著名的毒烟雾事件。
充斥着硫磺味的空气里,首相丘吉尔的女秘书斯科特正把自己因为吸入了有毒的烟雾(也就是霾)的姐姐送往医院。
谁知因为病人太多,医院不仅人手不足,医疗物资也严重缺乏——根本没有人有空管斯科特姐姐的死活。
眼看着姐姐得不到治疗就要丢掉性命,斯科特决定要去向她敬爱的首相丘吉尔求助,告诉他医院里的真实情况,请他下达指示进行支援。
斯科特一心想赶回首相府邸向丘吉尔求助,而意外就发生了。
前一秒镜头里还只有急匆匆的斯科特一人。
下一秒,已经是人车相撞的惨剧。
一个如花般的生命就这样猝然消逝在一片茫茫之中。
这要怪谁?怪斯科特不看路吗?怪卡车不看人吗?——到最后,都只能怪这该死的雾霾。
历史上的伦敦烟雾事件持续了长达两个月,在这场雾霾灾难死去了一万两千人。
更重要的问题是:类似这样的事情,是不是也会在我们身边发生?
雾霾是持久战,但不是让人习以为常的借口。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意识。及时戴口罩、绿色出行,别让蓝天白云成为未来科幻片的标配。
雾霾可怕,更可怕的是我们总认为死去的是别人。
真不希望以后我们见面,相互之间的问候变成:嘿兄弟,你今天吸霾了吗?
撰文/编辑:小草
脑洞大开职业学堂诚意原创
如需转载,请简信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