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在云贵高原的最西端,拥有一片千年来一直熠熠生辉的土地—花城大理。苍山洱海衬托着这一座千年古城;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和洱海月共同赋予了大理风花雪月的名号。大理的美却不仅仅是风花雪月。
如果说这世界真有一方净土,那在我看来,这就是沙溪古镇,千年茶马古道上依旧留有着岁月的痕迹,茶的幽香以及马儿的蹄声依旧。“悠悠古韵里,千年沙溪镇”,千年之前,马帮自此而过,联系民间商贸。他们说沙溪是二十年前的丽江,红砖石板,青石瓦砾,袅袅青烟,无一没有吐露着沙溪古镇千年来的秘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7331/a589d3a1ed874be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7331/f2eaf5cd5696557f.jpg)
第一次认识喜洲古镇是在老舍先生的《滇行短记》中,老舍先生描写到“进到镇里,彷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在老舍先生的笔下,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柱;金碧辉煌的祠堂,向我们透露着喜洲古镇千年来的繁华与风情并茂。喜洲西倚苍山,东临洱海。南诏时期“十睑之一”的喜洲透露着它悠久的历史,“五朵金花”发散了它独有的文化魅力。古镇里古老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建筑,沉睡着千年的岁月斑驳;古镇外自然风光无限,六月绿意盎然的青禾苗,九月金黄的麦穗,洋溢着千年未变的生活习俗。
“白族扎染之乡”的周城是最大的白族民俗旅游村,传统白族习俗在这里得以完整地保存,蝴蝶泉边歌声悠扬,青石板小路错综复杂,白墙青瓦否鳞次栉比。“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是对周城传统建筑的描绘,这世间最美的无非不过远离市井的乡土生活,贴近自然即是贴近心灵,在周城这一片净土之上,也许能找到心灵与自然的交汇处。
“苍山不墨千古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大理的一切,可能尽皆与沧山洱海有关,天然的自然风光之美,铸就了大理“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洱海月,苍山雪,洱海月照苍山雪”如同仙境一般的净土。白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片土地养育了他们,他们也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回报给了这片肥沃的土地。
“寻古离城又一城,传来南诏会盟声。吾今欲问徐霞客:谁赋风花雪月情?”无论是古今大家抑或是今日普普通通的游者,来到大理,无非是对心灵的洗涤与净化,山川岁月的遐想,传统生活技艺的传承,无非是对生活最好的诠释。无论是世世代代生存在这里的人们抑或是游玩至此的人们,无一不沉醉于大理的浪漫。
都言丽江是邂逅的高原姑苏,那大理就是一个浪漫的海山王国。苍山洱海宛若镶嵌在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明珠,向人们诉说着这片土地千百年来的点点滴滴。
苍山月隐浮云绕,洱海风清碧浪涟。一路向西,洱海之傍观涟漪,苍山之巅赏星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