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市直工业":不是怀旧,是要记住一个渐行渐远

"市直工业":不是怀旧,是要记住一个渐行渐远

作者: 云释瓦西里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20:34 被阅读55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石首诞生了一个扬名中华大地的名词:“市直工业"。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可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然而,这个名词无论对于决策者和建设者来说,都是一个重压与奋进并行,现实与梦想相伴,承载了许多石首人梦想与希望的词语!

    经济学和统计学中我们通常把工商企业按照产权形态分为国有、集体、私有等。

    "市直工业"这个概念是石首的决策者敢为天下先,1986年8月撤县建市后,打破企业之间所有制的界限,为了方便调度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运用行政手段发挥调动人财物的聚合效应,把所属的工厂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便在统计或生产调度上把地域内的工厂分成市直工业、两办工业(绣林、笔架山两个街道办事处)、乡镇工业等形态进行管理与发展。比如,楚源集团就是从乡镇工业升格为两办工业后,再升为市直工业的。

    "市直工业"即是一个工作概念,也是企业发展的一种荣誉。

    “市直工业”作为一个概念、作为一种荣誉在石首历史上存在20多年,随着世事的变迁,曾经的繁华,消失在旧厂房轰然倒塌所扬起的漫天尘土之中,而曾经的荣耀则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之间,成为了石首史书上的重重之笔。

    当年的人和事,对有着深深工业情怀的人来说,在内心深处,藏着许许多多值得回味一生的珍贵记忆。就像一部电影的台词,始终在提醒人们“我不是怀旧,我是要记得”,其中的悲喜唯有他们自己知道。

    "市直工业"因为与传统的统计口径相悖,当时无论是上报报表或外地来参观学习者,都要费一番口舌解释,介绍它的定义,介绍它的来龙去脉。

    客大压店,随着石首市直工业的不断壮大,后来省经委也承认了这个概念,时常向一些地方或企业推介去参观学习石首的市直工业。

    石首确定"市直工业"这一概念可能是华夏大地上不论所有只讲所在的最早版本。

    (一)  蝴蝶效应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几天后会在得克萨斯州引发一场龙卷风。这一论断被称为蝴蝶效应。它常常用来说明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之间有着怎样意想不到的关联,也用来说明微小的波动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变故。许多年过去了,当我与一帮过去工业线上的友人坐在一家茶楼里,满头飞霜的老王讲述他由一名工人成长厂长,后又当上工业局长的人生故事时,无端地,我一下子联想到了蝴蝶效应。

    石首工业经济的发展验证了这个定律。

    自古以来,石首一、二、三产业与周边县市相比,劣势十分明显,一是没有自然资源。二是地域块头小1427平方公里,发展农业,粮棉总产量远不及周边各县。三是境内没有大型国企作支撑,税源渠道窄小,每年需省财政补贴200多万元。四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落后,没有地利可言。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不过亿,被兄弟县市嘲讽为不过意的县,地方语就是不好意思惭愧的语义。

    1979年后,改革潮起,为石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县域经济的崛起首先是工业经济的崛起。

    当时的决策者提出了当过亿的县长、局长的口号,成为蝴蝶效应的始作俑者。在着重发展机械工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扩大纺织、轻工业投资,加快短线产品生产,扩建和新增黄麻地毯、苎麻、丝织、电动工具、鞭炮等近40个县属厂家。至1985年,基本形成以机械工业为龙头,以纺织、轻工为主干的机械、纺织、轻  护工、化工、冶金、建材、电器、食品等8大工业体系,80个生产门类,73个县属厂家(国营  年44家、集体29家)。主要产品优质率达93.6%,  其中海生袋、影桥牌黄麻地毯、3B- 33离心泵、Z2D- 80振动棒、绣林玉液、荆州花炮等30名个产品分别获省优质产品证书和一等奖、二等奖。水泵、电动玩具、海生袋、儿童满花尖领衫、抽纱刺绣台布等20个产品,远销亚、非、欧、大洋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6年石首撤县建市,确定"工业立市"的战略后蝴蝶效应开始显现。

    市直工业企业达到61家,"市直工业"成为名扬荆楚的概念浓墨重彩的登上历史舞台。

    石首工业总产值位居荆州各县市区之首;荆州钢厂实现产销双过亿,成为荆州地区首家亿元企。上世纪未,产销过20亿企业1家,过亿元企业5家,过1 000万元企业25家,石首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林制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活性染料生产基地,国家精细化工产品出口基地,全国第二大压电石英晶体器材生产基地。石首经济以工业为主的地位开始确立,并为以后石首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强势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市直工业企业的税收占了全市财政收入的85%。

    1991年,石首被评为全省工业效益先进市。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工业效益先进市,被省社会经济评价中心、省统计局评为全省工业经济实力十强县市,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上世纪九十年代,省内外来石首参观学习发展工业经济的地方和企业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二)  发展的钱从那来?

    确定正确的战略不难,但要落实实现战略的资金不是件易事。

    一个是大搞横向联合,利用大型国企的资金。比如汽车零部件工业占用二汽的资金。二是利用优良产品声誉,向银行借贷。三是试行股份制改造利用社会资金。

    经济学家们形象地把股份制称为发展经济的 “幽灵”。

    20世纪80年代,这个“幽灵”在石首也开始悄悄出现。企业承包制的本意在于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然而旧的大锅饭砸烂了,新的大锅饭又出现了。

    先人一步的市直工业企业再不深化改革,已没有动力、活力和压力了。

    面对此情此景,摆在决策者面前只有三条路:一是退回老路,重新把企业全部统起来,再实行传统的计划经济这显然行不通。私有制,让老板控制一切,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但是,这种经济模式,即使在现代西方国家,也被认为“弊病百出”的了。

    石首的改革者们想到了第三条道路:试行股份制改革。把企业资产分成等额股份,化成股票的形式出售:让职工通过持有股票而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以股东的身份来关心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效益,这些弊病是不是可以克服?

    1994年5月,省体制改革委员会(简称省体改委)批准石首市毛纺地毯厂改制为“湖北长江地毯股份有限公司”。 6月,又批准湖北汽车制动阀厂、市化学试剂厂、湖北四联公司、湖北车身厂分别改制为湖北汽车制动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楚源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四联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

    一个县级市有5家工业股份公司,石首又戴了一顶全省之冠的帽子。只是可惜的是失去了争取上市公司的机遇。

    当股份制这个“幽灵”在石首诞生时,还闹出一段现在看起来的一件趣事。

    石首市汽配二厂是东风汽车联营公司的成员厂,主要为“二汽”配套生产汽车制动阀和刮雨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汽车市场疲软,原材料供应紧缺,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重重不利影响,最突出的是原材料涨价和产品降价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冲击。这了改变这种现状企业实现了内部股份制改造。

    1989年,我当时在市经委工作,便将此事采写成新闻稿,不久某报在头版中间醒目的地方以《石首市汽配二厂实行股份制改造》为题套红登载。

    欣喜还没有来及,麻烦接踵而至。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某处领导看到此消息后打电话层层转接到石首人民银行询问此事,是谁批准的?当时全国只有深圳作为特区在试行。市汽配二厂实行股份制改造无疑冒了天下之大不韪。

    经过多次多种理由的解释后,由市主管工业的领导写了一封检讨书后才作罢,我的代价就是代领导写检讨书,领导也没批评我、指责我,相反因“祸”得福,1990年我调到了市委宣传部工作。

    (三)  记住这些事,记住这些人

    经常有关心并知道石首市直工业历史的朋友对我说:“石首的市直工业在荆楚大地、江汉平原一枝独秀辉煌了二十多年,应当把它的历史记录下来。"

    "市直工业“概念的出现体现了当时的决策者、改革者无私无畏,勇于承担改革发展的风险和责任的精神。演绎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工业大合唱,所谓的大合唱就是把行政调配资源的作用用到极致。八、九十年代工业线上是出干部的地方,市长、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银行行长、税务局长……凡是有管束工业企业的行政部门的领导,基本能看到从工厂走出来的干部。

    "市直工业"这个词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甚至几近消失。

    曾经的战略已经几经修改,市直工业企业的使命走到了终点。和来时的姿态相比,几十年光阴过后,已经有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改变。关于"市直工业"的功过与否,一直以来就有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对一些厂长的重奖现在说起来人们都还褒贬不一。但是不管怎样,"市直工业"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影响还远不到消退的时候,还远不到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忘记的时候。

    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些企业像风凰涅槃重生后开始了新的生活,大家依然可以围在一起畅谈当年的激情岁月,每在此时我便想起了贾樟柯曾说过的一段话:“越老的工人越在维护这个体制,绝不是他对这个体制没有反省,没有批判,而是他很难背叛他过去青春的选择。”

    在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时代,我时常想到过去带有标本意义的市直工业的一些老厂,荆州钢厂、黄麻纺织总厂、林林总总可以数到六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有遍布城乡的磨浆机厂,等等。黄麻纺织总厂极盛时期,员工和家属合在一起约有万人之众,相当于一个小镇的规模。

    在网络上,别人的一个小小的惊喜,就将我们变成了他们的粉丝,可默默陪伴了我们20多年的市直工业,带给我们足以值得炫耀一生资本的“她”,又有几位粉丝呢?难道,我们只学会了遗忘吗?

    某人吃了第八个包子肚子饱了,他说真不该吃那七个包子,真接吃第八个包子省好多事。一个地方的发展也是如此,超越过去只看现在不是唯物主义者。

    让我们挂一漏万的记住为这段辉煌历史作出了贡献的改革者、决策者。市级层面的李文华、卢孝云、张祖新、王新民、李祖新、张永林,等等。部门层面的张祖桃、郭南煊、席在夏、雷朝兵、徐鼎松,等等。企业层面的沈必忠、郑启槐、黄玉民、杨志成、黄德谋、毕言新,朱保安,等等。

    40年光阴白驹过隙,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欣喜。当年笔架山下,山底湖畔,投身建设市直工业企业的记忆和精神永远抹不掉!   

    电影《我十一》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红旗机械厂的一群青工在他们歇斯底里的喊杀声中,高音喇叭突然响彻云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市直工业":不是怀旧,是要记住一个渐行渐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c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