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明朝那些事儿》

我读《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 酷爱自由嗜睡的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22:40 被阅读0次

一副耳机,巨大的音浪隔断了外界纷扰,换取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

一张博物馆的免费入场券,几千年的文物展示,精彩纷呈,让你任性地徜徉在历史长河中;

一个梅瓶,高雅、文静,是皇帝赏赐臣子的礼物,瞬间产生了一股冲动,我很想彻底了解明太祖朱元璋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

我读《明朝那些事儿》

      这件珍稀的白釉“赏赐”铭瓷梅瓶收藏在南京博物院,成千上万的文物展品中,我情有独中这个梅瓶。隔着玻璃,端详良久,瓶子挺拔清秀,光亮通透,瓶颈刻有“赏赐”二字,端正的楷书,遒劲有力,这个瓶子出土于一个11米深的淤泥大井,惊诧它出污泥而不损,近乎完整,惊诧挖掘的工人多么了不起,把沉默六百年的梅瓶再现人间,光彩夺目,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赐给臣子的酒瓶,是朱元璋建国前后的作品,同类文物,流传下来的恐怕没有第二件了,堪称珍稀。呆望着梅瓶,眼前放佛看见皇帝大宴群臣,论功行赏,赐你良田、黄金,赐你梅瓶,梅瓶是身份的象征!多么高雅多么时尚,气度非凡!

      以前对历史不感兴趣,嫌它过于枯燥,然而此刻,心中不知哪来的驱使感 ,竟然翻开了《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十七岁那年,由于瘟疫和旱灾,数以万计的农民饿死,在二十二天之内,他相继失去爸爸、哥哥、妈妈,赤贫的家庭连埋葬的地方都找不到,举目无亲之后,为讨一口饭,只能在庙宇中做和尚,终日化缘,沦为乞丐。

    在游方的生活中,他一边走,一边讨饭,穿城越村,挨家挨户,受尽人间的冷嘲热讽,但与普通的乞丐不同,在讨饭的万里征程中,他仔细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视野拓宽了。

      元末年间,各地农民起义,在好友汤和的鼓动之下,朱重八毅然参加了郭子兴的队伍,一投军,他就展现了非凡的军事能力,作战勇敢,行军布阵,出谋划策、处事冷静,在危险前一马当先,有斩获大方上交,情商至高深得郭子兴的重用,郭子兴因此把养女许配了他。之后朱重八改名朱元璋,由于与郭子兴政见不同,带着二十四名精心细选的部将离开了鼠目寸光的郭子兴,谋求霸业。

      经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斗,朱元璋占据了应天(南京),跟当时最厉害的两大对手:张士诚和陈友谅展开对战,先锋常遇春的勇猛杀敌、在采石战役一举以少胜多打败张士诚,在接受了谋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再次展示其独特政治远见,把称王的计划暂且搁置,赢得天下农民的拥护!

      在龙湾一役中把陈友谅打得落花流水,捕获大小船只逾百条,这批战利品成为了最后与陈友谅的决战的必不可少的武器。鄱阳湖最后决战,胜者为王,朱元璋率领二十万大军对付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陈军擅长水战,战船技术精湛,犹如当今的航空母舰,相比之下朱元璋的船只细小,连渔船也纳入参战,胜负再明显不过了!但是历史惊人的相似,火攻让朱元璋最终把陈友谅的舰队送入一片火海之中,之后兵败如山倒,历时三十六天的鄱阳湖之战,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陈友谅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这一战奠定了朱元璋问鼎天下的基础。 多年的浴血奋战,朱元璋手下涌现了大量的名将,善谋略的徐达、善奔袭的李文忠、善突击的常遇春、善侧击的冯胜、善防守的朱文正。。。。。。但是天下太平后,助他夺得天下的这些功臣,得到赏赐是什么?难道就是我目不转睛的梅瓶吗?

      如果说朱元璋在王朝建立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明朝建立后,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嗜杀成性的刽子手,他高高在上,忘却了昔日驰聘战场的战友、忘却了战友的忠诚,朱元璋由于自幼饱受人间疾苦、曾一度失去做人的尊严,投军后,战场血腥的杀戮,逐渐培养了残酷无情、猜忌多疑的性格。日转星移,他一面自信强大一面自卑自怜,面对共闯天下昔日的战友,深恐他们的兵权、他们的足智多谋对其对皇位构成威胁。制造各种事端对战友进行残酷的打击,精心制造了无数冤假错案,直接间接地谋害中良,妒忌刘基的大智大勇,制造莫须有的理由暗中毒死刘基,l一向英明的朱大帝,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暴虐嗜杀的暴君,30多个开国大公臣无一幸免先后遭到朱元璋杀害。

读完《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方觉赏赐梅瓶,如此高雅脱俗的事情,难以想象是朱元璋所为,或许建国初期,他心中依然惦记立功的大臣,还沉浸在那一遍硝烟弥漫的战火中,但是权利的欲望,利益的争夺,迫使甘苦与共的战友没有倒在沙场,却无辜死在盛世的太平,朱元璋在这一点可谓“罪大恶极”。

但是朱元璋多次北伐,结束了蒙元的统治,最终统一全国,建立了大明朝,这个民族大业的统一是一切都无可比拟的,他依然是我心中的民族英雄。明朝的文化,经济,军事实力在当时都是十分强悍的。

   

相关文章

  • [碎语杂记]第一功臣李善长,免死铁券不免死

    明朝那些事儿。 读(听)明朝那些事儿以前,不知道还有个叫李善长的人儿。 读(听)过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知道了朱元璋麾...

  • 两个女人--读《明朝那些事儿》 随笔

    两个女人--读《明朝那些事儿》 随笔(7) 2010-03-14 12:38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两个女人让我记忆...

  • 我读《明朝那些事儿》

    一副耳机,巨大的音浪隔断了外界纷扰,换取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 一张博物馆的免费入场券,几千年的文物展示,精彩纷呈...

  • 国无道,至死不变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从2017年的11月到2018年的5月,历时183天,我终于把《明朝那些...

  • 《明朝那些事儿》:瑕不掩瑜的大白话明史

    我至少花了2个半月来在kindle上读这一套《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的最后,列出了长长的参考资料...

  • 读《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帝国,山雨欲来 嘉靖皇帝,隆庆皇帝和万历皇帝。之后,王朝在风雨飘摇中…… 隆庆皇帝,朱载...

  • 读明朝那些事儿

    今天阅读到嘉庆皇帝治下,各路大臣跑步入场,明月笔下的各位人物,嬉笑怒骂皆是文章。书读至此处才发现,明朝的皇帝是最卖...

  • 读明朝那些事儿

    一。 你捧起书,读了很长时间的兴衰荣辱王侯将相风云变幻,你的脑中上演过无数场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你争我斗。 有一天,你...

  • 读《明朝那些事儿》

    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明朝那些事儿读完了 作为历史爱好者,纵览中华上下几千年,偏偏对于明朝这几百年的历史始终缺...

  • 读《明朝那些事儿》

    对于我来说,只是一部明朝的兴衰史,即便短暂地跟某一个人物建立了感情,却很快会有下一个人映入眼帘。最后,对整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明朝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do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