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京,利用在地铁上的时间读完了一本书——张磊的《价值》。
这是打算今年养成的新习惯:把尽可能多的闲暇时间利用起来,学习知识、提升思维、打造个人操作系统。相信这对我的工作、投资、写作和生活都会有帮助。
复盘我读书的过程(复盘,张磊刚教我的,是个好习惯,特别对那些持续做很多次的事情),我在想是否可以把读书这件小事做得更高效?
高不高效,是高手和准高手的区别。学习之前,先学会学习,才能让学习更高效。
于是,拿了桔子跑啊(knowledge is power),我把脱不花的课程《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又学了一遍,这篇文章就是我学习的心得:
一、有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学习方式?
有,跟人学。直接和最好的头脑、优秀的人交流,是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最快的方式。
脱不花给出了一个“三级导师制”,我觉得挺有意思:入门——进圈——拜佛。
通过“入门”,拿到两张单子,一张写这个领域最牛的人,一张写这个领域最值得看的书。然后你开始关注牛人,了解牛人的圈子怎么说话,他们的圈子在关心什么问题,你就研究什么问题。“进圈”之后,你就能发现圈子里不定期发布的一些机会,比如行业大会、大神图书签售会等等,就可以“拜佛”了。面对面接触行业里的大神级人物,关键是问对好问题。比如,有这么一个轻易别用的问题,我觉得很有想象力,问大神:假如,此刻是你生命的最后十分钟,你有个机会,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一段话,说说你自己的这个专业,请问你会说什么?
其实,读书,特别是读经典,未尝不是另一种“跟人学”。读《论语》是在和孔子对话,读《国富论》是在和亚当斯密对话,读那些经典名著就是在和那个时代的最强大脑、优秀的人对话。岂不快哉!
二、读书之前问这四个问题可以学得更快更好:
1、这本书,我认为它应该主要是谈什么问题?
2、关于这个问题,在学习之前我知道些什么?
3、关于这个主题,在学习之前我的观点是什么?
4、接下来开始学习,我最想通过这本书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之所以问这四个问题,是想给自己设计“学习任务”,进入任务式学习的状态。这时候,注意力的雷达会全部打开,学习的效果当然会更好。比如,当我带着“怎样学习才更高效”这个问题去学习脱不花的课程时,比之前更高效。
三、指读法
简单说,就是读书时,用一根手指指着你要看的那行字,逐字阅读。
笨办法,不笨!受教了!读闲书你可以扫读,读那些需要逻辑思考的书,指读法反而优势大显。脱不花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它的速度可以越来越快。
四、刷书法
当我们想快速扩展视野,并行一些学习任务时,那该怎么办?
刷书!先看序言,或第一章;然后马上跳到倒数第二章,这样能看出作者的功力,尤其是控制力。
刷书法要解决的不是怎么读得细,而是怎么读得广。不能代替前面说的阅读方法。
五、怎么学以致用?
脱不花给出了四个方法:1、记笔记;2、讲小课;3、会迁移;4、列清单。
我最大的收获如下:
首先两轮笔记法:第一轮,记对方的话和当下自己的联想和感受,且只记关键词;第二轮,按自己的逻辑重新整理一遍。
按照什么逻辑呢?读完书,我给自己总结了四个问题:我可以用到什么?我最的收获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讲述的?我该怎么转述?
该怎么转述?讲小课,就是假装把学到的知识,讲给一个十岁的小孩听。为什么十岁?所有具象的事物,他都已经能懂了,但是所有抽象的、复杂的概念,他基本上理解不了。
列清单。我此时此刻写得这篇文章,未尝不是就“如何学习”这件事列清单,以便指导我接下来的学习。
六、怎样让学习过程更愉快?
脱不花给出了四个建议:1、给自己设置成就感,比如用小本子记笔记。2、寻找一个秘密基地,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3、营造一个专门用来学习的环境场。4、每天写自己的《惊奇日记》。
以上。知识就是力量。2021年,让我们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路上一起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