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识自我(纪伯伦)| 分享一个常读常新的故事~

认识自我(纪伯伦)| 分享一个常读常新的故事~

作者: 查二狗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4-22 13:02 被阅读0次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是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着深思,心中悠然荡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埃塞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一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型、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个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的思想里,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直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哪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的,但是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样的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眼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饮暴食使巴夏酋长和亚历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梦幻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我,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的压在我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我倒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鼾声如雷的的梦乡。

相关文章

  • 认识自我(纪伯伦)| 分享一个常读常新的故事~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是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

  • 故事

    牵牵绊绊俗事太多,晚了分享个故事,虽然熟悉,仍常读常新吧。 故事讲的是一位父亲养了一只鹦鹉,十分...

  • 常读常新

    林肯说过:"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计较别人,消耗自己的时间去和别人争论。无谓的争论,对自己性情上不但有所损害,而...

  • 常读常新

    1.判断“轻重缓急”,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品质。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重点”的。​ 2.人生进程,同样适用...

  • 常读茶经 常读常新

    之前看一部综艺的时候,主人为了招待客人,便倒好了茶给客人喝,他们一饮而尽。主人便又倒了一杯,到最后,喝撑了,喃喃道...

  • 【剽悍牛人进化营终极问答】相信未来的我,一定会感谢现在拼搏的我

    重新阅读8本书,重新听20节分享课。体会着猫叔说的常读常新,常听常新。 1 在终极模块,我们啃了8本书,你收获最大...

  • 认识互加·常思常新

    ​网络环境下的新学习方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认识互加,常思常新 摘要 《说文》:“新取木也。”木有取去复萌之力,故新有...

  • 好书,常读常新

    进化是生命最大的成就和最大的回报。 每天用这些原则检验: 1,有明确的目标 2,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

  • 20180121常读常新

    最近又重新读了关晓彤的《用时间换天分,越努力越幸运》,又重新看了樊登读书会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的“作者光临”。 ...

  • 书常读常新

    前几日,读到书中一篇文章,读到一段文字:1895年秋,16岁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投考苏黎世综合技术学院,不幸名落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识自我(纪伯伦)| 分享一个常读常新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kx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