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穆旦这个诗人,是完全陌生的。新的教材里选了他的诗,《我看》,我才第一次听说。
资料里显示,穆旦是浙江海宁人,出生于天津,不但写诗,也翻译作品,是“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这个诗派,是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有现代主义倾向,九名成员如辛迪、陈敬容、杜运燮、穆旦等,写新诗,追求现实和艺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平衡美,强调反映现实和挖掘内心的统一。因而他们的诗歌里,总有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以穆旦的《我看》为例,不难看出一二。这首诗是诗人徒步来到云南之后创作的第一首诗,1938年写于风景秀丽的小城蒙自。当时,诗人正在西南联大设在蒙自的文法学院上学,蒙自的春天,像一个饱含万般生命情绪与体验草原,调动起了诗人内心狂奔的愿望。他完全被迷住了,他沉醉的生命飞腾起来,渴望着幻化为春之一物,与春一同漫游。
你听: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当时诗人年仅20岁啊,正是青春蓬勃,情感浓郁的时候,诗人满腔爱国热血在心中荡漾,眼中的大自然和人间万物,自然都蕴蓄着新生和希望。他的眼里,春风不是吹过,不是抚过,不是掠过,不是漫过,而是“揉过”青草,该是怎样柔情的心,才轻轻揉过?“流云慢慢地红晕”,你以为是想象吗?不,这是对云南红土高原春之风景的写实:阳光照耀,天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着阳光和红土的颜色,可不就像红晕了脸颊,“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你听: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在20岁的年纪,生命的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难免想去奔驰,去飞翔!诗人热烈地期盼与自然一体,像花朵随着季节荣枯一样,欢笑和哀愁都是生命的馈赠,也必然会欣然的接受生命所给予的一切。而我们大部分人,却经常“以物喜以己悲”,只接纳积极的一面,而逃避枯败的一面。穆旦却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变化,哪怕春凋落蜕变,他也会在这种流逝中实现自我!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啊!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白居易笔下的春花万紫千红,“渐欲迷人眼”;韩愈笔下的春草初萌,“遥看近却无”。而唯独穆旦笔下蒙自的春天,如此不同。
你再听:
“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春花春色,草长莺飞,万物有序,令人敬畏。想那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原是赞叹大自然的伟力造就这一切。无论人有多少忧思快乐,无论先哲对它有过多少赞誉叹息,但自然永远不受其牵绊,而是以自己的姿态勇往直前!所以生命,由此丰富,由此丰润,由此繁衍,而生生不息!
那么,如果生命是一条河,就让它静静的流淌;如果生命是一匹马,就让它坦荡地飞奔。我想,这就是穆旦在《我看》里,想告诉大家的话。无论是“青草样的忧郁,还是红花样的青春”,都与春天吻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