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只要深入思考、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得到超乎想象的收获,比如这本书。
单看书名,可能要问:禅与摩托车维修竟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摩托车维修是一件非常机械、非常具有专业水准的工作,如何在如此平凡的工作中悟出禅意?
许多人可以写出类似的书,比如《禅与蛋糕烘培》、《禅与电工维修》,但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只停留在思考表面,并不能真正地深入看到问题的本质。作者用河道与河水比喻思想,我们能做的仅是挖一条浅浅的河道,上面漫延了点河水,这些河水不能浸润、冲刷河道,因为思想的浅波不足以让河道丰润。
叙述的起点是作者和朋友一家到户外骑行,之前他们进行过许多次这样的旅行,他们之间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和谐,总有分歧存在,在这次旅行中,作者深入思考,发现了他们分歧的起点,如果给这个分歧找一个表象作支撑的话,就是对摩托车维修截然相反的态度。
作者的朋友只对摩托车感兴趣,一旦深入到摩托车内部的零件与构造,他就会退避三舍,尽管作者多次试图引导,仍无法说服他。但作者却对研究摩托车零件与内部构造绕有兴趣,在他看来,这根本不是难题,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朋友对这件事表现出了极为的冷淡甚至退之不及,与作者的热情深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造成了如此大的差异?作者从根本上得出了两人认知的不同,这种认知的差异,可以用来解释许多事。
作者认为他是从理性、知识的角度看待摩托车维修,尊重体现科学特性;而朋友约翰却从直觉和当下的角度看待;作者从内涵着手,约翰却从表象入手。作者进而将这两种差异归结为古典认知和浪漫认知的差异。也就是说,这是造成他和约翰对摩托车维修两种极端反应的根本。
两种认知没有优劣,就像有的人天生对机械敏感,总能一下看清楚原理,而有的人看铁板即铁板,丝毫看不到背后的原理。
起初作者试图说服约翰,让他接受摩托车维修是一件极易上手的事,并没有看起来的复杂和深不可测,但约翰根本提不起兴趣,也不试图深入研究。我也有过这样的认知,一件看起来毫无头绪的事,根本不知从哪下手,从而就放弃了探知。
作者经过思考,造成他和约翰对摩托车维修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方法最主要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准确地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不会误入歧途”,还要“严守逻辑的法则”,“不要在逻辑上面摔跤,否则整个科学结构很快就会跨下来”。
作者建议,在科学式的思考中,第一步先要把问题写下来。写下来与停留在脑中,存在巨大差异,在脑中的问题像一团麻线,绕来绕去,不清晰也不明确,如果把问题写在纸上就一目了然起来,借助于纸和笔理清脑中的思路。
有人说这是一本哲学小说。作者借助于修理摩托车阐述了对世界的认知,并借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将问题的源头逐渐提升至哲学的高度,彻底找到根源点。当理解到这一点,发现摩托车维修只是现实世界各种问题的一个小的代表,通过这一表象找到了认知世界的思路与方法。
这本小说的难得之处在于将一些哲学理解、道理通过故事展现出来,让读者更为轻松和容易的了解哲学思想——这也符合作者提倡的科学方法,能较准确地了解到真相。比起那些难懂得的哲学概念,这本书通过故事性形式展现,则要好理解得多。但这种解读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了追捧,这本书被出版社拒了120次才得以出版,一经出版就成了畅销书。
摩托车维修问题其实是一个攀爬思想高峰的过程,从简单的表象再到深入的认识,这个漫长的过程里思想不断飞跃,在一次次跳跃中看到了墙外的风景,看到了远方闪耀的思想光辉。当然,如果不去主动跳跃,似乎也损失不了什么,当墙内就是整个世界,拘泥在墙内,思想失去的是活力。
“有些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山底下,从来不知道有这么高的地方存在。”作者在书中写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些没有见过高山的人,以为世界都是平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