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研究商业的原则4:不要站在原地

研究商业的原则4:不要站在原地

作者: c03268551739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20:37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继续来讲研究商业的原则。之前我们讲了不要把商业看成物理学;不要陷入错误的归因;不要执着于概念,要敢于跳出来。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第四个研究商业的原则:不要站在原地。

    所谓“ 不要站在原地 ”,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时间维度,不要站在此刻去看历史,用现在的眼光判断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应该努力地回到历史的情境里第二个层面是空间维度,不要仅仅站在外面去揣度一家公司或一名企业家做的事情、下的决策。而是要尽可能走入公司内部、企业家的内心,去感受那个时刻他们做的决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研究商业、理解商业。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观察和转换,才能最接近商业的本质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拍一个精彩的商业传记电影,导演肯定一方面要还原当时真实发生的故事,另一方面也要走进关键人物的内心。其实研究商业和拍电影的道理是非常类似的。

    之前在周末问答的时候我提过一个概念,叫做“动态视角”,说的也是与此类似的道理。

    我们就用一个例子,来说说怎样才算做到了动态视角。还是用之前我们讲过的一个案例来分析,这样对你更加会有所强化作用。这个案例就是,当年英特尔由存储器业务转为处理器业务的著名转型。我们在讲安迪·格鲁夫这个硅谷最伟大的CEO之一的时候讲到过这次转型。不过限于篇幅,当时的版本比较简短,今天,我来详细说说这个案例。

    如果现在提到英特尔,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做处理器的公司。处理器是电脑的大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但实际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英特尔的主营业务不是处理器,而是存储器。并且从1968年成立以来的十几年时间,英特尔有且只有一项业务,就是存储器。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的这次转型,英特尔才变成了一家处理器公司。

    由于这次转型非常重要、经典,后来很多分析师、商学院的教授,甚至经济学家都描绘和分析过这次转型。有说安迪·格鲁夫高瞻远瞩,看到了产业大趋势的;有说英特尔当时面临着日本芯片公司的价格战竞争,于是巧妙回避,更换了主战场的;包括我之前的专栏,也提到当时格鲁夫说过一句管理学中非常经典的话。当时他在和戈登·摩尔的讨论英特尔的方向,突然说:
    “如果我们现在被踢出去,董事会招来一个新的CEO。你觉得新的CEO第一件事会做什么?”
    摩尔说:“TA会退出存储器业务。”
    于是格鲁夫看着摩尔说:“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这样做呢?”

    有很多分析师,包括我自己一开始,都认为这句话就是英特尔最重要的那个转折点。但事实上,这些都并不完整。在我重读了安迪·格鲁夫自己写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以及当时一系列的文章,包括对他以及同事的一些采访之后,才算真正还原了这次转型。

    首先,这次转型持续了长达三年的时间。 1984年年中,在整个大环境变差、日本芯片公司不惜代价打价格战的大背景下,英特尔的业绩已经开始全面下滑了。之后,整个公司就开始了漫长而无休止的讨论,到底要不要停掉存储器业务。

    刚才说的格鲁夫和摩尔的那段谈话,实际上发生在1985年年中,已经是一年之后了。然而又过了一年,到了1986年年中的时候,英特尔才正式开始逐渐退出存储器业务。之后又花了一年,转型才算完成,公司才算踏入新的轨道。

    后来格鲁夫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地承认,他后来才明白,自己发明的那个著名的管理学概念“战略转折点”(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是不准确的。其实根本没有转折“点”,有的只是一个漫长的转折期,以及这个时期里无限的煎熬和努力。

    我们现在站在此刻看,好像英特尔的转型就是一个瞬间,它迅速、坚决地变成一家处理器巨头公司了。但其实这个过程持续了三年。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当时他们的位置,或者就是里面的一个员工,你能经受得了三年这样的煎熬吗。

    其次,你可能会觉得,现在看起来这个转型非常顺理成章,当时有必要这么纠结吗。 但是,如果你回到当时的历史就会发现:

    一是,存储器业务从英特尔创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十几年间,已经起起伏伏好几轮了。在此之前,每次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放弃这个业务,还经常孤注一掷加大投入,都收到了很好的回报。

    就像你是一名长跑运动员,训练了十几年。虽然中间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每次当你挺过来,水平都会有很好的提高,那再遇到新困难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把困难坚持过去,还是直接放弃跑步生涯,去干别的呢?当时的英特尔面临的就是这样的状况。

    二是,当时的处理器市场完全没显示出很有前途的样子。也就是说,放弃了旧业务之后,并不确定新业务能不能行。 所以,这个决定是非常不容易、甚至是反直觉的。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结果,感觉顺理成章,但如果你穿越回到那个时刻,可能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有多么艰难。这就是用时间这个维度还原商业的方法。

    再次,从空间维度来看,走到公司内部,走进企业家的内心,这个转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对于英特尔的三巨头来说,存储器就是英特尔的立家之本。十几年来,英特尔已经和存储器划上了等号,让他们彻底放弃这个业务简直太难了。

    不仅对于摩尔、诺伊斯和格鲁夫是这样,对于员工来讲情感上也很难接受。格鲁夫在他的书里提到过一个细节:他们在折腾很久之后,终于决定不做存储器了。当时日本存储器由于国家资金的支持,比他们的便宜太多,英特尔的产品更加卖不出去。格鲁夫和负责存储器的管理者探讨了好几个月,直到那个人跳槽走人,接替者来了之后,格鲁夫终于斩钉截铁地说:“马上放弃存储器业务。”

    结果那位继任者最后也只做了一半。虽然他宣布大家不再研发新产品,但同时劝格鲁夫让他们把手里剩余的工作做完。也就是让他们继续研发大家都知道卖不出去的产品。格鲁夫居然还同意了。

    可见,当你真的对一件事有感情的时候,虽然理智上知道该怎么做,情感上还是很难接受的。更何况,为了这次转型,英特尔还必须裁掉多达1/3的员工,有7200个之多,很多都是表现很好的员工和公司的老朋友。

    只有当你看到这些,才能明白,这次转型有多么的伟大和不易,以及商业决策本身带有多大的随机性。换句话说,很多商业分析师眼中的英特尔转型,如果真正地还原,其实更像是三个优柔寡断的管理者,耗费了长达三年的时间,做了一个当时他们也并不是很确定的决策。当你真的看到这一层,对商业和这个世界的理解就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了。

    这就是我想说的研究商业的第四个原则,不要站在原地。要动起来,走进那个时代,走进那家公司,走进那些伟大的商业人物的内心。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商业里获得真正的洞察,而不仅仅是得出一些简单的结论。

    最后,我对英特尔的转型再做个小小的延伸, 也是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的,觉得很有意思。格鲁夫说,当他们折腾了好久,终于下定决心放弃存储器业务的时候,必须要通知两方面的人。一是自己的客户,二是自己基层的员工。

    于是英特尔培训了好久他们的销售人员,告诉他们怎么和客户说这个消息,以及如果有各种反应怎么应对。结果,当他们和客户说的时候,好多客户都说:“你们怎么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做这个决定啊?”还有一些客户甚至都预感到了这个结局,早就和其他供应商签好合同了

    而当英特尔的高层们和下面的工厂宣布这个决定时,他们发现,自己的8家工厂里,仍然还在生产存储器的居然只有1家了。原来,英特尔的中层经理们是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的,他们早就根据市场情况、利润指标、资源投入等等这些因素,在考量生产方向之后,发现生产处理器才是正确的选择。

    也就是说,在高层们反复纠结、唇枪舌剑地辩论公司战略方向的时候,基层的人员其实早就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了

    后来格鲁夫就总结到,就像管理学里常说的,CEO经常是最后一个知道公司要倒闭的人。这也提醒我们,当你拿掉情感因素再去审视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也许你就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了。尽管这确实非常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究商业的原则4:不要站在原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nj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