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作的时候都是感觉毫无灵感,只能在自己读过的书中寻找一些可以叙述的事情表达出来,照办原文加上自己的观点,以及一丁点的思考,就成了自己的文章。
实际上根本就读不明白,对于书中表达的思想也没有理解透彻,这样就写不出有价值的文章来,在读《奇特的一生》时感觉到自己的阅读速度很慢,而且对于文中的内容很难理解。
这也是因为文化的差别所引起的,毕竟这是一位歪果仁,里面描写了关于俄罗斯的文化,有这个国家的内涵,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生活背景,所以理解就存在困难。
假如这是一本金庸的小说,比如《射雕英雄传》,我们就可以理解历史背景,宋元时期,郭静黄蓉收襄阳,《倚天屠龙记》是元末明初发生的事情。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对于文章的理解就变得容易了。
阅读国外名著的时候,会接触到我们文化之外的文化思想,像是莎士比亚,歌德,等文学家,哲学家,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但是对于他们的思想我是没有丝毫概念的。
所以要彻底理解一本书,需要做的事情是比阅读一本书需要的时间久很多很多,一本书是立体的,如果只是读完这本书了解个大概,就只能是一个平面,实际上书像是一棵树,我们阅读的也许只是一个树的轮廓。
树的枝叶,树干,树根,成长经历及环境都是一个未知数,你只是知道这里有一棵树,它长成了这个样子,你并不知道它经历了什么,有多少风雨,断了多少树干,长了多少岁月。
我们知道这棵树的名字,大体的样貌品种,但是也仅限于此,每当想到这里,总是陷入一种惆怅之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要在一生中做点事情是有多难,想到这种难度,以及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就已经让我发怵了。
像王阳明的心学,如果要了解这种哲学思想,是不是需要了解一下中国的哲学,这样也许需要阅读一下《中国哲学史》,研究一下中国哲学的演变。
这样还需要了解一下王阳明的生平事迹,他都经历过什么,他的社会关系交友状况,工作经历,生命中的重大转折点如龙场悟道,是不是需要重点研究一下,或者去贵州龙场切身体验一下?
至少读一下《传习录》吧,市面上讲述王阳明心学的书籍,适当买一些回来看看,心学在当代的传承是怎样的,海外传承情况。
为何日本的东乡平八郎要挂个牌子一生俯首拜阳明,西乡隆盛是如何践行这种哲学的,稻盛和夫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和心学又有什么关系。
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完全的了解,即便做出了选择,选择了一个方向,可能也需要一生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这是一件想想就容易放弃的事情。
道阻且长,有多少人愿意投身到这一生的奋斗之中呢,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要何去何从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