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奇书。已绝版,买了影印版的还没到货,看了电子版的,大家在群里还共读了这本书。
它对我来说,如同一场地震或海啸,让我深不可测的内心海洋里照进了一丝光亮。
童年被对待的方式决定了一个人一生为人处事的方式。
我的童年有很多的不快乐。“我不好”是主旋律,我很差劲,很丑,很没用(会带来很强的无力感),不被接纳和认可,没有活力,不善社交,不会说话,没人喜欢,没有主见,不真诚,随风摇摆,胆小懦弱,穷。
这些都是我攻击自己的理由。
这些潜意识是由于童年时期母亲的不正确对待造成的。一个本身就很匮乏的母亲,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母亲,对待自己弱小又全然依赖自己的孩子时,就容易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从而使孩子失去了历经健康全然被爱的机会,将真实的自己深深隐藏,他将变得不完整。
如果这样的机会失去了,将无法弥补,只有通过心理咨询。
为什么看见了却没有疗愈?为什么只有头脑中知道是没用的?因为创伤是情绪性的,只有切身体会到那种感受,当时的体验重现了,被看见了,理解了,接纳了,才是真正的看见。而且只有这个还不够,还需要立,为自己寻找出路,希望,才能真正从泥潭中走出去。(来自小组讨论)
痛苦源自一个念头,而要了解根源,就需要知道一个人的信念。念头如同鱼儿,信念如同大海。念头不过是大海中的活跃的一个小点儿。
潜意识就是大海,源自童年。
愿望是发心,童年的愿望被压抑下去,成年之后就会衍生出无数的欲望,但永远也无法满足那个压抑的愿望。(李仑)
这个被压抑的愿望就成了潜意识,就是那个大海。
有人只管活着,看不到鱼儿也看不到大海。
我现在,看到了鱼儿也看到了大海,却在这海水里沉溺,快被淹死了也出不来。
对,想起昨晚做的梦,我跟老公开车去找海伦,却从她家里怎么都出不来,像是到了我小时候村里那个奶奶家一长串一长串的胡同房子里,也像我梦里出现过的那种,但怎么都出不来。
而且,几次梦见海伦不待见我,太忙。
我到了成年,我的潜意识里一直都是在忙着否认自己,攻击自己,挑自己的毛病,与他人比较寻找点优越感或挫败感,想象一下别人是怎么看我的,并为此快乐和痛苦,因为童年从未得到过妈妈的肯定,现在的自己依然做着一个个讨好别人和被人喜欢的梦。
害怕被人看穿,被人看不起,被伤害,所以也不敢与人靠得太近。
大海就是这样的大海,所以跳出来的鱼儿都大同小异,命运也在不断重复。
也或许有时是我太过执着于内省,而忽视了我拥有的。昨天在娘家无意中翻到了以前的日记,突然才意识到原来我也曾经有那么多的快乐,那么多的真实感受,那么多的家人同学朋友在爱着我关心着我,甚至我一直嗤之以鼻的初恋,曾经那么深的爱过我,把我当成他生命的追求,生活的动力,把我,甚至我的家人我的奶奶都归划在他的未来里,这是多么珍贵的情感,而我,却都没有好好珍惜,还深深伤害了他。
而那时候的我,也是多么招人喜欢啊,瘦小又好看,不爱说话,乖,羞涩,不犟嘴,勤快,你说,谁不爱呢?
我的妈妈,为了能让我吃上芥菜丝,大早上去买,做了一个上午,中午又做一大桌子菜给我吃,为了让我休息一会,又忙不迭地带着孩子们出去玩。
临走时,老爸送我到门口,转身我的眼泪就涌了上来。
我的爸爸妈妈爱我啊!他们给了我太多的爱,足够足够多了,足够我在这个世界上快乐地面对生活了呀!
听着给女儿放的摇篮曲,我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我想回到那里,给小小的她一个温暖的拥抱,我想让那个小小的她重新感受爱,感受满足,感受喜悦,感受充盈。
本自俱足。
我费心张望寻找的,其实都在我身上。
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对自己说声辛苦了,你真了不起!
也该对过去的自己说声再见,告别那片大海,内心踏实地去奔赴新的征程。
面对未来,还是很有希望和干劲的。加油,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