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白鹿原》里看到过“麦客”这个词。现在,江苏的两个哥哥开车收割机来广东割稻了,我们一下子就想到家乡收割时节的欢快与忙碌了。他们是先到江门,然后经过广西,而后再往北,一路走一路收割。彭早就开始为此兴奋了,准备了长褂子长裤,打算跟着他们体验一下收割机收割的乐趣。我也给可可带上了三四套衣服,周六上午动身去江门,跟他们会合。
因为下早了一个收费站,我们一直到12点多才到。他们已经忙完了这一个收割点的农活,在一个工地旁等我们了。
到了那里,看着酷热下晒得黝黑的他们,才知道收割远非我们想象的轻松快乐。
这是他们借来休息的工地,在我们来之前,他们冒着酷暑,已经在烈日下干了两个小时的活儿。站在收割机上,驾驶着大家伙,穿着厚的棉质长褂子长裤,那个热可想而知。彭问他们,这样穿热么?嫂子说,不穿这种厚衣服,一天下来胳膊就要晒脱层皮。那吃饭休息怎么办?嫂子指指停在外面的卡车。这卡车上经过了改造加工,有一个水箱,够做饭冲凉。锅碗瓢盆都在车上,休息下来就可以做饭。然后,晚上睡在驾驶室里,你二哥的更好,在车顶用铁皮又做了个小隔间,有窗,晚上睡进去,打开窗,可凉快!(这是他们的劳动机械,收割机,用卡车拉来广东。收割的时候,收割机从卡车上开下来。)
这么台卡车,经过他们的改造一应俱全,真是不容易。不过,想想我们出门,不也是想了各种办法,让自己外出的日子过得尽量像家里一样吗?可可很快就喜欢上了工地上的沙子石子木棍,开始做他的刀枪来。
路上我们已经计划好,来之后请他们去好好吃顿饭,晚上带他们找个地方好好休息睡一晚。但他们执意不肯,一是已经习惯了每天只吃两顿饭,早晨一餐,干活开始,一直到下午休息下来才再吃一餐。中午怎么能不吃饭呢?干活怎么办?嫂子说,两三个小时热下来,看着那些饭压根吃不下,就是想喝水。去年,出来干活,一个月瘦了16斤!
彭出去找饭店,找遍了整条街都只有一家沙县小吃。看他们坚持不去吃的样子,买了烟和一些方便吃的罐头给他们带着,烟是给他们干活时提提神。
他们下午等太阳小一点,就要开车去广西,下一个收割点了。可有辆车在一家店门口的小道上走,车顶板被碰歪了。他们几个人把板子卸下来,自己用锤子棍子砸平,再装上去。生活的智慧总是来自于劳动!
长辈们在忙,年轻人就在一边玩手机。他们能适应这种奔波与单一的生活么?
我们刚来时,跟哥哥他们同村又同行的几个人不好意思,赶紧躲在旁边的楼梯口。可可给他们照了一张照片,他们在手机上跟谁短信着呢?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是恋人?
即使在于他们来说,休息的最轻松的时光,在我来讲还是受不了。没有电扇,没有电视,没有水果。还因为,彭跟他们说的家乡话,我能听一半,可又插不上嘴。所以,坐了两个小时,我带可可去沙县小吃吃了点东西。坐到小餐馆,头顶的风扇呼呼地吹着,我的心里又满是愧意了。唉……已经被平淡生活改造了的身体,终还是受不了辛劳!
可,谁的辛劳不是为了明天的平静安逸的生活,谁的辛劳又不是经过了生活的锤炼甚至痛苦的改造才能适应的呢?
五点半,太阳仍发着余威。车顶板修好装上了,他们要出发往广西。我们就此跟他们道别,问问我们暑假回去时能否见到他们,哥哥摇头,这说不定,广西走完,然后是湖南湖北,或者是四川,哪里有稻割,就往哪里走。这说不准的啦,彭挥挥手,那就过年再见了吧!
这么些年,我们离家来广州。家里的兄弟也陆陆续续地外出,聚少离多,不过,这回在广东的相聚还是头一次!哥哥嫂子坚持不去我们那里,他们要去赶活,我们也没有硬留。因为知道他们这种在路上,不是游玩,访亲,只是艰辛,早一点完成,就早一点回去与家人团聚。
道别后往回开的路上,头顶的天空,湛蓝的,飘着白云。天气这么好,日子也就会很好的,因为,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努力。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