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者: halflife | 来源:发表于2020-11-23 19:41 被阅读0次

本书将一个系列的事体,分为三个系统加以诠释:事物之所以流变不息,以至于演化出人的存在、人的精神和人的社会,全是由于递弱代偿原理使然。

自然存在:自然物演呈现为在流逝中长存、在衰亡中新生,由以嬗变出由简到繁、属性渐丰、结构重叠的宇宙万物和人间气象,盖由于物质存在度不可逆转地趋于递减,从而要求相应形式的代偿过程予以追补所致;

精神存在:精神现象说到底不过时原始物理感应属性代偿的代偿性发展产物而已,由此渊源出发,才能揭示精神发生和精神运动的全部规定性,并借以廓清久久笼罩在认识论、意志论以及美学理论上的种种哲学谬误;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衍生于生物存在之上的又一层代偿属相或代偿存态,亦即生物分化及其生物属性分化正是社会结构分化的自然基础,因此以生物为其基质的社会实体自有与生物进化史同步发展的自然演运史。

在思想史早期,哲学倾向于凭借感性直观表象来否证感性;而今,哲学又倾向于凭借理性科学逻辑来质询理性。这使得哲学不免陷于如此尴尬的局面:它先行捣毁了自身赖以立足的基础,然后却又说它似乎是唯一站得住脚的学问。科学进程以及理论形同样是愈来愈超脱具象的思辨化趋势,人类的认知扩展方向,正无可避免地奔赴于越来越空泛和茫然的高危境界。

凡是尚不能得出确定性和精确性答案的学问即属于哲学探索范畴,本书只是提出和论证了一个基本原理。运用这个原理,应可以澄清许多书中未涉及的其它问题。

所谓哲学,归根结底是要为人的本质或人性的本质这一核心问题提供答案,摘要如下:

1. 发现和论证了递弱代偿原理,并借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和全新的物演模型;

2. 把认识论与本体论表述为同一个衍存系统,证明了认知过程不在于求真而在于求存,解决了知与在的关系问题;

3. 把社会存在、自然存在、精神存在表述为同一个存续系统,证明了社会系统是物态结构演化和生物生机重组的自发序列,阐释了社会与人关系的问题;

4. 运用西方哲学的逻辑推论方法,为东方哲思的天人合一理念做系统证明,将东西方大相径庭的原初思想体系梳理成一个内在统一的世界观;

5. 重新界定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为人类文明的现代危机和总体趋势提供一个基础理论。

原文:https://www.aizhisx.com/post/759.html

相关文章

  • 导读

    三法印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寂静涅槃

  • 导读

    我是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学院2013级的学生,我校刘力红教授曾向我们推荐“性理疗病法”,但我一直未接触。后经同学介...

  • 导读

    首先,知物馆团队欢迎你来到这里。 这是由知物馆团队策划的学习型文章栏目。它由营销篇、运营篇、其他篇(美学,自然等)...

  • 导读

    如果要成为一个好程序员,其实所需要的道理也多不了多少,只不过,当水平不够的时候,永远不能认识到那些朴素道理的重要性...

  • 导读

    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

  • 导读

    本书是魏忠继《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之后,在信息和互联网风潮北京下的教育变革三部曲的完...

  • 导读

    “一个人有多假就有多热情” “有些人,认识你十分钟,表现出来的好像认识了你十年,对你如此,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朋友不...

  • 导读

    由童话导入 读书有方法 封面 ——书名、看作者(查资料)、读目录、赏内容(读故事) 懂道理 介绍作者

  • 导读

    本书将一个系列的事体,分为三个系统加以诠释:事物之所以流变不息,以至于演化出人的存在、人的精神和人的社会,全是由于...

  • 导读

    如何使用本书 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的书,更不是催人振奋的励志书,这是一本纯粹实操的工具书。所以,你不能以读励志书或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qb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