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昨天xx帮叔叔拔鸡毛,洗鸡肠,他说好恶心,晚饭都不吃啦。如果是我,也吃不下,那些乱七八槽的全部扔掉。”
"儿子,不是拿你同xx比哈,你看,xx不喜欢做但还是要做,你现在是成年人,家里的家务你也要承担一些,有些时候帮一下爸爸妈妈。"
"你看你爸爸又开始说教啦,什么叫帮爸爸妈妈做?他做事是为他自己,我做得了的我自己做,他要参与那是他的事,做事是自己发自内心心甘情愿去做,干吗要人安排?"
"你不安排他不知道呀。"
"哦?自己的房间,客厅到处收拾整洁这些不知道?我相信儿子做得到。”
餐桌上简单的聊天。"过年时我们一家人去哪里玩一下吧?”转移话题。
"以后再也不跟你们一起玩,一个剧本杀明明两三个小时可以玩完的,你们居然要六七个小时。反应又慢,剧本内容又记不清楚,那x老师还处找老花镜,哎,受不了。”
"是的,要跟同龄人玩,前天你中午又没吃饭一直到晚上九点结束,肚子早就饿极了。"很能理解儿子的感受。
教育孩子,当父母放下自己的角色与预设判断时才能听到他的声音,找到他的需求而不至于一味说教,用自以为的方式去同他交流,反而对抗。好在孩子比较温和。
"这五谷杂粮的稀饭多好吃。"心中只有自己。
"孩子不吃乱七八槽的,他只吃白粥或你做成广式各种稀饭”心中有他人。
倾听到他人的声音,你才会能客观去看待一件事而不是人,才有共同的情感交流。人与人之间只要能懂你,甚至有时无言胜千金而温暖,温柔。
日常一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