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接到新闻部刘森老师电话,因李校打卡需要,找我寻几张照片。也因这一通电话,自己赶快入睡,一觉醒来,就能看到打卡了。
早上七点,翻看朋友圈没见到有人转发,想着节假日肯定都还在睡觉,就去点开李校公众号,果然,看到了!
打开后,先认真看第一张工装照,总感觉眼睛没有睁大,应该是当时太阳大,射着眼睛了。不过还是立刻保存了下来。
慢慢向下滑动着屏幕,静静地读着文字。一文读完,心中感慨,写的真好,文笔生花。同时又很惭愧,因为没那么好,而这些好又像是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努力与之匹配。
也许,这就是“看见”的力量,这就是“赋能”。这篇文章,对当事人来说,内含的能量是充沛的,是无限的。
您好奇,名字是否与铃声有所联系,确实,我出生的老家与学校只一墙之隔,每天闻铃而起,因此,从小我都认为名字由此而生。一直觉的自己名字太普通,让我解释其由来时,就是说不出来。有孩子后,给他起名,成了我最大的动力,也幸得李校赐名,让在给孩子起名上未留下任何遗憾。
很感谢李校,将每件小事都记成自己的大事。2019年搬家时的背影,于我而言是工作、是责任、是使命,而您却让它成为永恒,永留在记忆深处。而自己又怎么辜负这份永恒,让这份精神成为自己永久的品质,成长自己、影响他人。
李校永远在想着如何给为老师搬凳子、架梯子、搭台子。因为多了可以踩的凳子、可以上的梯子、可以站的台子,才有了我们这一个个冲锋陷阵的团队,才有了我们的艾家人,这些也是自己时刻紧记的。而扣帽子、打棍子、使绊子做为时刻提醒自己的禁忌。
近日,自己出现了迷茫,一直在反观向内,寻问题、找答案。也想通过五一假期来重塑。假期第四天,发现并未找到很好的答案,但今天从中这篇文章中找到了。真的很感谢与感恩,在生命中遇到这么多的贵人。
如文章中最后写道:“一道道“坎”是为了练就我们生命的弹跳力,从“坎”中跳出来,就是成长。小挫有小顺,大挫有大顺,挫折是在检验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渡尽劫波,相逢一笑,应感谢这样的“坎”。”
感谢所有的“坎”,如果说:成事者皆有曲折,能干人都不平坦,那么,愿每一个人在人生曲折与不平坦中,都能看遇到那盏明灯,看到那座灯塔。
2022年5月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