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旁通》望之不似君

《孟子旁通》望之不似君

作者: 小白记录本 | 来源:发表于2022-07-17 19:41 被阅读0次

    当梁惠王和孟子慢慢谈得来,已经可以劝梁惠王不再怀疑“王亦曰仁义而已矣”的道理,不再犹豫去实施仁政时,不幸梁惠王却死了。新王梁襄王即位,这时孟子即将离开魏,因为新王上台,一切情形都不同了。

    孟子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君,就之而不见所谓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与不与……”

    这段话的意思是:孟子见到梁襄王第一眼的印象是,襄王不像个皇帝,等接近仔细的看他一点谦虚之德都没有,一点恐惧或慎戒的心情也没有。我们知道越是有德的人,当他的地位越高,临事越恐惧,越加小心谨慎,而不会志得意满,“器小易盈”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看人要看气度,看气宇,看神态,正所谓有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是内涵、修养、气质的表现。在孟子心目中,这两句话认为梁襄王这个样子,是扶植不起来的,已经注定了他要离开魏国的命运了。

    当时魏国四面楚歌,处在强敌之下,还打了几次败仗,急需恢复。受形势所迫,襄王一见面就问孟子“天下恶乎定”的问题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问孟子这个问题时的诚信和态度而已。我们都很欣赏《三国演义》里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一幕,此情此景也正是梁襄王当时的写照,只是刘玄德冒着寒风大雪三顾诸葛亮先生的茅庐之中,他所表现的诚恳和谦卑,首先便具备了一幅“君人之度,有容乃大”的卓越风范,不得不使那高卧隆中的诸葛孔明,为了感遇知己,为他破格而而出仕了。

    孟子回答“定于一”相当含糊,襄王又问,孰能一之,孟子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襄王:孰能御之?对曰: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襄王问孟子怎样定天下?孟子说,定于一。到底是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原则?一种战略或者一个国家?这个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孟子没有说。襄王马上想到是一个人,便要问哪一个人可以定天下?孟子就他的话告诉他,不喜欢杀人的人才能够定天下。襄王又说,假如一个人不喜欢杀人,那又有谁和他一起肯来帮助他呢?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君主以杀人立威,征战为务,把它当做强国之本,所以孟子说到这样的话,襄王感到意外,又问谁能做得到?孟子说,今天那些各国的君主们,没有一个不好大喜功,杀人如麻而无动于衷的,倘若其中有一位大义的国君,能够施行仁政,体恤百姓,不随意征战的话,那么天下的老百姓一个个都会期待这位君主领导,如果有一天发生了这样的情形,那么百姓们自然会像潮水般一样归向他,这股自然的趋势,哪里是人力所能阻挡得了呢?那么这个不好杀人的君主当然就可以统一天下了。

    这件事情应该是梁惠王刚刚去世,梁襄王即位第一年的事,之后,孟子便离开了卫国,第二年苏秦就来到了魏国,并与合纵之说说服襄王,参加了苏秦主张的六国合纵以抗秦的计划。苏秦是个谋略家,第一次说服秦国失败,第二次在家头悬梁,锥刺股苦读《阴符经》,并且搜集了各国的国防机密情报,弄清了各国的实力。他先说服了赵王接受了他的合纵计划,然后以赵王为盾牌去说服魏国。他先夸谈魏国的战略地势,民众之多给魏王戴高帽子,又把梁惠王下面的大臣都骂了个遍,然后又给襄王戴高帽子,说“天下之强国!天下之贤主也!”最后说,襄王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竟然想奴颜卑膝地向他人低头,这岂不是太可耻了!面对梁襄王所建议的,只是政治哲学上的最高原则,并不像苏秦孙子等兵法家,谋略家那样,提出立即可以付诸实施的如“合纵”“连横”等一类的具体办法,但假定梁惠王或其他国君接受了孟子这项政治哲学的最高原则,像鲁国接受了孔子的意见,并给予权位一样,那么孟子有了权位以后,自然会提出具体的办法,因此我们不要随便把书呆子这顶高帽子往孟子头上戴。

    孟子说的“一”究竟是什么呢?不是指一件事,一个人或某一种具体的方法,当然也不是指仁和义,因为仁和义也只是政治行为之一,是实施一种政治思想的高度道德行为而已。

    自古以来,在任何时代行正道都是非常艰难的,孟子始终想要行正道的,所以他的理想很难实现,而苏秦的主张只是针对当时的利害而来的,摆在眼前的现实利益,不管智、愚、贤、不肖,大家都容易看见,人人都能取得,如果立刻见效,大家都乐意去做。而孟子所提倡的王道仁政是大利,是远利,是百年大计,甚至更远的在百年后。今天耕耘的人,自己不一定能享受享受得到他的成果,所以,就不容易被君王所接受。孟子深知此道,但仍然这样做,我们不能说不能不说,这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旁通》望之不似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ud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