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

作者: 东林磊磊 | 来源:发表于2021-12-17 17:37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年度进阶营第285篇(字数2620),累计字数452900。

提起锦衣卫,很多人脑海中立即涌现如下画面:一群身穿飞鱼服、手握绣春刀,阴不阴、阳不阳的人(往往都很英俊),于深夜潜入某忠臣家中,将其杀害后还要扯着嗓子喊:“这就是与锦衣卫为敌的下场”

刽子手+特务,众多影视剧中将锦衣卫的职责限定于此,还有少数无脑编剧将锦衣卫定性为太监。

我只能说,追剧害死人啊。

在明武宗朱厚照时期,曾在京城修建豹房(专门饲养各种大型动物的地方)供自己娱乐,此地方的管理部门,就是人们谈之色变的锦衣卫。

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大人居然还要替皇帝饲养动物,有人不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正史记载,却不由人不信,看来,每个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都有着残破不堪的灵魂。

众所周知,锦衣卫的创立者是朱元璋,当时这支队伍是由明太祖逐鹿时代的亲兵演化而来,后来发展成了明朝皇帝的重要仪仗队和卫队。

锦衣卫的法定身份是军人,在户口上隶属军籍,并不是传闻中二流子都收纳的乌合之众,能当上锦衣卫的,多数都是又红又专的人。虽然到晚明时期,锦衣卫的整体素质因为宦官摄政而大幅度下降,但从整个明朝来看,他们的素质与其他军营的军人相比并无太大差别,依旧严格按照军人的标准选拔。

介绍一下锦衣卫的大概设置,虽然枯燥一些,但多少还是得了解一下。

锦衣卫常设12个所(全盛时期为17个卫所)。其中,中、左、右、前、后5个所负责统领卫下充任天子仪仗的所有军士,承担重要典礼上的仪仗与安全保卫工作,属于锦衣卫最基本的核心5所。锦衣卫的核心5所,每一个所都下辖10个司,分工相当明确,主要工作仍是打理皇帝的仪仗。

在我看来,这些工作十分无聊,无非是打理皇室出行依仗等的器具,堂堂锦衣卫,挎着刀管一些轿子、风扇之类的东西,实在有负盛名。

此时的锦衣卫,还有着友善的面孔,所以,请珍惜这段时光。

下面,来看看声名赫赫的锦衣卫,在当时都扮演着哪些角色?

职责一:公安局长

宣德年间以后,锦衣卫开始常态化参与京城治安事务。进入明中叶,京师治安逐渐恶化,为加强锦衣卫的捕盗职能,朝廷始命堂官专管。万历《大明会典》载成化四年,史书称“以京城内外多盗,令锦衣卫指挥一员,同巡城御史专一提督五城兵马并巡捕官校挨拏”。

当时,史书上记载着一份工作汇报:锦衣卫东司房两年间缉获“京城内外”案件29 起,逮捕131 人,其中强盗10 起(内有大伙强盗2 起)、人命5 起、伪造印信5 起、侵没官银3 起、越狱3 起、奸细2 起、其他违法1 起。

当时锦衣卫的制度是每三年汇报一次工作成绩,类似于今天的工作总结,看这份报告,这个叫东司房的锦衣卫下级机构,2年破了不到30起案子,抓了100多人,因为不知道这个部门的具体人数,实在难以用公务员等级评定来评价是优秀、良好、还是一般。但锦衣卫护卫京畿的职责,可见一斑。

职责二:纪检监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事时,群雄并起,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连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睛,因而对情报工作非常重视。公元1356年,他在自立江南行省时即设立了兵马指挥司,职能是“讥察奸伪”,也就是刺探情报。后来,因为几位帐下大将的背叛,朱元璋对手下将领也不是很信任,不仅要留他们的家属在京,同时要派亲信予以监督。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臣下的不信任并没有减轻,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对地方官员,也曾采取类似手段秘密监察官员。可见,在锦衣卫成立之前,明朝已习惯运用秘密监察手段打击不法官员。

至于是派锦衣卫还是御史,要看具体案情。例如魏观案,因为是苏州卫军官举报,派军队系统的锦衣卫去查,不易让文官群体信服,于是派同为文官的御史私访。当然,如果是纯粹的军内案件,则会由锦衣卫出面。可见,在展开监察的同时,明朝充分考虑到了文臣与锦衣卫之间的利益均衡。

职责三:人间凶器

此刻,大家熟知的锦衣卫出场了。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必有其历史的根源,锦衣卫也不例外。

实际上,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皇帝是有特权的,而为了将这种特权发挥到极致,就必须要有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方式。

毫无疑问,锦衣卫被赋予了这样的特权,而这份特权,是不能被记录在案的,锦衣卫的神秘,就在于此。

其实,真正让锦衣卫凶名在外的,是其中的一个机构,北镇抚司。而北镇抚司所管辖的,就有大名鼎鼎的诏狱。

在当时,诏狱的大名无人不知,甚至连刑部的天牢也难以望其项背。

    诏狱关押的人只有两种:大奸大恶、大忠大善。

据说里面的刑具数不胜数,足以摧毁任何人的钢铁意志,当然,少数大神级人物除外(如杨涟,脑袋被钢钉扎穿,仍坚持破口大骂锦衣卫,令人钦佩)

锦衣卫之恶,即在于此。

在东厂和西厂这两个延伸产物还未出现之时,锦衣卫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它不受任何司法体系的限制,大理寺、刑部均无权过问锦衣卫办案,而锦衣卫可以不用任务法律手续,在任何时候闯入大臣家中擒人办案,只需留下一句:奉皇帝之命。

一人之下,这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

没有制度的约束,只对皇帝负责,本着宁可杀错,也不放过的原则,锦衣卫将自由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制度约束不了,那就只有靠人性,但历史告诉我们,人性,往往是黑暗的。妄想用人性来约束这样一个无法无天的群体,要想他们不做坏事,只做好事,那才是不正常。

看看洪武四大案的郭桓案、蓝玉案、胡惟庸案,十几万人头落地的背后,与锦衣卫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而这其中,有多少冤屈而死,恐怕永远也不会有答案。

锦衣卫,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就好像唐朝的“不良人”、宋朝的“皇城司”一样,发展到这个阶段,即便不出现锦衣卫,也会出现棉衣卫、秋衣卫,实在不用大惊小怪。

虽然锦衣卫地位之高,权力之大,但其都指挥使作为这支“鹰犬”的头头,下场通常十分凄惨。例如,明初指挥使毛骧制造了胡惟庸死后所牵连的大案,最后被朱元璋以平息众怒为由而杀头;秘密禀告蓝玉谋反的蒋瓛,在蓝玉案后也被朱元璋赐死;明成祖时的纪纲权焰熏天,曾将《永乐大典》总裁官解缙置于雪地冻死,后亦被成祖以“谋大逆”的罪名凌迟处死……

后期,东厂、西厂应运而生,厂卫(东、西厂和锦衣卫)制度出现在了明朝后期,这一时期,厂卫勾结,大兴冤狱,最著名代表,当属“九千岁”魏忠贤,他残害异己官吏,勒索钱财,压榨百姓。崇祯帝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魏忠贤风光一时,最终也只能在惊惧之下自缢而亡。

锦衣卫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虽然在初期对巩固皇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也破坏了国家的司法秩序,不受控制的权力足以毁灭一切,这些,也预示着明朝的灭亡。

锦衣卫,历史长河中的渺渺星辰,任世人评说。

我只是出现过,仅此而已,如此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锦衣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wi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