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大规模系统的开发中,设计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系统的结构化,很好地支撑起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学习设计模式,是将它当做一种有用的技巧,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审视我们每天所编写的代码,从而帮助我们开发出更易复用和扩展的软件。
UML是让系统可视化、让规格和设计文档化的表现方法,是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的简称。
设计模式用来表现内部组件是如何被组装的,以及每一个组件是如何通过相互关联来构成一个庞大系统的。
设计模式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程序的可复用性。
要关注每个设计模式中出现的角色。
第一部分 适应设计模式
第一章 Iterator模式-一个一个遍历
第二章 Adapter模式-加个“适配器”以便于复用
第二部分 交给子类
第三章 Template Method模式-父类定义处理框架,将具体处理交给子类
第四章 Factory Method模式-将实例的生成交给子类
第三部分 生成实例
第五章 Singleton模式-只有一个实例
第六章 ProtoType模式-通过复用生成实例
第七章 Builder模式-组装复杂的实例
第八章 Abstract Factory模式-将管理链零件组装成产品
第四部分 分开考虑
第九章 Bridge模式-将类的功能层次和实现层次结构分离
第十章 Strategy模式-整体地替换算法
第五部分 一致性
第十一章 Composite模式-容器与内容的一致性
第十二章 Decorator模式-装饰边框与被装饰物的一致性
第六部分 访问数据库
第十三章 Visitor模式-访问数据结构并处理数据
第十四章 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推卸责任
第七部分 简单化
第十五章 Facade模式-简单窗口
第十六章 Mediator模式-只有一个仲裁者
第八部分 管理状态
第十七章 Obserber模式-发送状态变化通知
第十八章 Memento模式-保存对象状态
第十九章 State模式-用类表示状态
第九部分 避免浪费
第二十章 FlyWeight模式-共享对象,避免浪费
第二十一章 Proxy模式-只在必要时生成实例
第十部分 用类来表现
第二十二章 Command模式-命令也是类
第二十三张 Interpreter模式-语法规则也是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