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种一粒粟

春种一粒粟

作者: 奔跑的鳄鱼 | 来源:发表于2023-07-14 22:54 被阅读0次

春种一粒粟,到了秋未必会收获万颗子,因为种下去的一粒粟会有着各种遭遇,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发芽就被鸟吃,可能旱死或涝死,可能禾苗虫咬死等等。但如果秋收了万颗子的话,那一定是春种了一粒粟。种下因未必有果,有果必定有因。

之所以想到这么一段车轱辘话,是因为这几天各高校的录取线渐次浮出水面,有人欢喜也有人失望。考入哪所学校被哪个专业录取就相当于在地里播种下不同的种子,未来是不是能够按照规划结出硕果倒也不一定,不是有那句话嘛,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重视教育,也有很多人研究教育,但说实话,对于教育我们的认知还是很肤浅的,我们很难保证人会按照规划的路径发展。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的天赋禀性需要环境的激励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在孩提时代很难把天赋表现得一览无余,也很难有完全针对性的教育;二是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很难预测到未来究竟怎么样,成就是在特写环境下压榨出来的,离开了环境,成就只能是空想。

前几天看到了左宗棠的一段介绍,颇有些感想。左公是一位很厉害的人物,被誉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左公种下的是一粒怎么样的粟?收的又是怎么样的万颗子呢?

左宗棠打小接受传统儒学教育,读书的目标也很明确,将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不能说读书不努力,也不能说天资不够优秀,他在二十岁那年中了举,尽管有相当的运气成分,毕竟还是考上了。在科举时代,能够考个秀才已经很不容易,更莫说考中举人,范进到五十多岁才中举。之后会试中均不如意,未能取得进士功名,科举之路未能走到最后。如果是在国家承平的年代,像左公这样的人才只能从县丞、主簿类的低层官阶干起,没有进士身份的加持,没有权贵提携,这一类低层官员很难晋升到高位的。以举人身份入军机处,这是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没有达到的高度,可见左宗棠的人生“万颗子”不是靠儒学经典这“一粒粟”而获得的,而是他种下的另外的“一粒粟”而获得的。

在读书备考期间,除了那些与四书五经相关的与的科举考试相关的书之外,左宗棠还阅到了大量的与地理有关的书籍和与军事有关的书籍,他对国家的山川河流相当熟悉。由于特殊的历史机缘,他参与到军事活动中,成了一名指挥作战的大帅。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必少不了的一条是他对各地地理情况的熟悉,也正因为此他才力主对新疆的收复,他太明白新疆地理位置的重要要了。

从左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在少年时如果对什么东西特感兴趣,那化点时间在上面是值得的,有可能这粒粟会带来万颗子。

相关文章

  • 2019的第一颗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 植树节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仔

  • 诗歌分享53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

  • 哇(σ゚∀゚)σ哇!好神奇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

  • 悯农[唐]李生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

  • 国庆秋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喜看稻菽黄,蝶舞柚飘香。

  • 收获…古体五言

    春种一粒粟 夏收万颗子 油莱花好看 喜收油菜籽

  • 春种一粒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回大地,在这个万物生发的季节,一切生命都随着春风苏醒生长,“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

  • 春种一粒粟

    ——5278-曦曦-清单主题营复盘 说到分享,我能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寻求反馈”。这是我在阅读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时候...

  • 春种一粒粟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群山环绕,田野千里。老爸是从关里来到东北闯荡,为了吃饱肚子就到这儿安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种一粒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db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