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在路上》

我读《在路上》

作者: 胡喜平 | 来源:发表于2019-11-05 22:20 被阅读0次

我为什么会打开这本书?

吸引我的首先是书名,对于一个朝八晚五的上班族,“在路上”实在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词语,只要一读出这三个字,荒野、公路、汽车,已经奔驰在我的面前,而朴树的on the my way是此时的环绕立体声,自由的气息扑面而来。去哪不重要,重要的是出发。远离庸常与平淡,躲开烦恼和是非,义无反顾的奔向远方。可惜,这样的场景最多一年实现一回,还要提前定好行程与酒店。于是,“在路上”三个字于我是一个魔咒,只要说起就不由得开心雀跃。

第二是陌生感,很少读这样不加遮掩的小说,没有什么主题,没有什么情节,人物都有点神经质,就好像一个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我不时为人物的出格而跳脱的举动而咋舌。真是很少见到这样劣迹斑斑的主人公呀!如果在其他小说里这样偷偷摸摸,吸食毒品,私生活混乱的迪安只能是十八线的小炮灰。

第三,变幻的景色描写。

如果说最让我欣赏的情节,不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出发,也不是没完没了的感慨,而是沿途的景物描写,杰克凯鲁亚克的描写最吸引我的就在于此。恰到好处的颜色渲染,贴切生动的比喻,白描式的叙述,让我对美国的各个城镇都充满了向往,毕竟他们是那么美。

例如:我们的汽车停在大山里:山区的日出无比辉煌,淡紫色的凉爽的空气,山谷里翠绿的草地沾着露珠,金色的云朵变幻莫测;地上满是黄鼠洞、仙人掌和牧豆棵子。

第四,就是对结局的好奇了,想要知道这个故事究竟会怎样结尾,其实不必如此执着,毕竟主人公都说了: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道路就是人生。多么精妙,对于迪安和萨尔来说,安定的生活才是生命的终点。所以他们会终其一生不断地漂泊,他们好像每一次都有目的地,实际上每一次都是在逃离,在逃避。逃避什么?日常生活的单调重复?日益沉重的责任?无法形容的理想?梦寐以求的爱情?也许都有吧。总之,他们找不到方向,所以永远在路上,在路上才能让他们的心获得宁静。

小说结束了,生活还是照旧。对于迪安们有羡慕,有嫉妒,也有同情和可怜,就这样吧,选择了就走下去。

相关文章

  • 我读《在路上》

    我为什么会打开这本书? 吸引我的首先是书名,对于一个朝八晚五的上班族,“在路上”实在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词语,只要一读...

  • 读《在路上》

    在路上是美国现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作品。文章描述的是上个世纪5,60年代,也就是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美国人...

  • 读《在路上》

    这个年纪才看《在路上》似乎有点晚了,本以为《在路上》最适合20岁左右荷尔蒙高涨的时候遇见。原来不是,现在相见未为晚...

  • 读《在路上》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在极度的时尚使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如果说一...

  • 读《在路上》有感

    今天我读完了杰克.凯鲁亚克写的《在路上》这本书写了一个美国出生在丹佛的大学生萨尔·帕卡迪斯同一个“疯疯癫癫”的朋友...

  • 感受在路上的空旷——读《在路上》有感

    “我总是惊讶地发现,我不假思索的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满了可能性。”当主人公抛开生活琐事迈上自由的...

  • 我,在路上

    我活到一百几十岁,我头发苍白,朋友们都死在我的身后,我独自一人,孤独有如年少的模样。我在每天下午三点钟惬意地醒来,...

  • 我在路上

    往常一样的早晨,不一样的早起,急匆匆的穿好衣服、洗漱,陪领导送老师去培训。临走上下楼,这动作我竟然重复了三回。有对...

  • 我在路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行走的轨迹, 只不过是有的人愿意慢慢的走, 那是因为愿意默默的等着路边的你。 每个人都有期待中的期许...

  • 我在路上

    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处于阶段性的迷茫期,有时候特别想放弃,因为不知道自己坚持到底是否会有想要的结果,也一度不太自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在路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fy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