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 极谱分析原理与过程
-
极化电极与去极化电极
-
极化电极:如果一支电极通过无限小的电流,便引起电複电位发生很大变化,这样的电极称之为极化电极,如滴汞电极。
-
去极化电极:反之电极电位不随电流化的电极叫做理想的去极化电极,如甘汞电极或大面积汞层。
-
伏安法与极谱法的联系
-
伏安法和极谱法是一种特殊的电解方法。以小面积、易极化的电极作工作电极,以大面积、不易极化的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解池,电解被分析物质的稀溶液,由所测得的电流一电压特性曲线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
当以滴汞作工作电极时的伏安法,称为极谱法,它是伏安法的特例。
-
图
image
-
9.2 扩散电流理论
-
9.3 干扰电流与抑制
-
干扰电流的种类及消除方法
-
1.残余电流
-
(a)微量杂质等所产生的微弱电流
-
产生的原因:溶剂及试剂中的微量杂质及微量氧等。消除方法:可通过试剂提纯、预电解、除氧等。
-
(b)充电电流(也称电容电流)
-
影响极谱分析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
产生的原因:分析过程中由于汞滴不停滴下,汞滴表面积在不断化,因此充电电流总是存在,较难消除。
-
2.迁移电流
-
产生的原因:由于带电荷的被氵则离子(或带极性的分子)在静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到电极表面所形成的电流。迁移电流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没有定量关系,必须加以消除。
-
消除方法:
-
加入强电解质(支持电解质),使得被测离子所受到的电场力减小。
-
常用的支持电解质有KCI、NH4Cl、KINO3、NaCl、盐酸等,它们在水中是强电解质,且在待测物质还原的电位范围内不发生电极反应,其浓度至少是电活性物质的50倍或100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