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那么短,好书那么多,凭什么要我们读我们不感兴趣对我们作用不大的书。”
这句话对你来说有什么感受?
我初次看到这句话是赞同的,但当我仔细品味时,却有了不同理解。
自我们上学以来,寒暑假时期老师总会给我们提炼出一系列读书清单,要求我们在放假时期把这些书看完,甚至写上读书笔记。这对于我们这些不爱动手的人来说痛苦不堪。有时候也看书也成了一种酷刑。
但上了大学后,我们会发现老师不再要求我们看哪些书了,甚至推荐也少之又少。
如果你动下脑子,你就会发现这其中是有大学问的。
大学相当于一个分割线。
大学之前的我们还是孩子,分不清哪些是对哪些是对的。而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书籍,是我们成长中的营养品,补全我们的灵智;而大学时期,我们的大脑发育接近完全。我们已经能基本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时候的我们因为环境与性格等原因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事物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所以这时候就不再需要老师强制我们必须看哪些书了,更多的是引导。
然而但你再深刻的思考时,你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
你会发现这句话太过于功利化了。只读对自己有用的书籍,这话没错。但每个阶段期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也许在这个阶段里你会发现这个完全没用,但当你走入下个阶段时你会发现这个会成为你的关键。这时候再学可能会错过。
有句话可能更能解释我的意思:“但你找不到答案时,你出去走走,也许答案就在外面。”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哈姆雷特。
你怎么理解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