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情绪诚实”,他们自然真实的表达自己,但他们无法通过精准的词汇,而是通过哭闹等行为来表达。
很多家长只看到孩子的负面行为,却没有看到行为背后的“负面情绪”情绪人人都有,没有对错。
为大人不能接受孩子的行为,所以打击孩子情绪诚实的“训练系统”从很早就开始了。
成人常强迫孩子做出和情绪相反的行为,比如:孩子感觉难过,却被要求平静;孩子感觉不服气,却被要求道歉;孩子没有感激,却被要求说谢谢;孩子感到生气,却被要求理智。
渐渐的,孩子明白了,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会有好处。
于是,孩子学会:停止将自己最诚实的情绪表达给周围的人。
我们在孩提时代,即使受过很多鼓励,如果没有“情绪诚实”,父母就看不到真实的我们。
当我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后,可能会尽量避免和父母来往,即使来往也是出于责任和内疚。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觉得苦恼、不解:“我真不明白你怎么会这样?”
他们不明白的是:因为多年来他们都不鼓励孩子“情绪诚实”,才导致这个行为。
这些父母深深相信自己,“从头到脚”了解孩子,但孩子不认为父母“了解我”(理解),——这就是关键的问题所在。
很多人说不出他们的感觉,这是因为当我们小的时候,大人不允许我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更别提用语言帮助我们表达。
当感觉被压抑时,很多的智慧源泉也被斩断了。
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情绪诚实”方式,基本就是我们长大后对待自己“情绪诚实”的方式。
当我们能够通过接纳并说出情绪的方式,对孩子、对自己“情绪诚实”的时候,我们就创造了“情绪安全”的环境,孩子和大人都会觉得“可以自由地做自己”。
当我们认可这些感觉,并用互相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对这些情绪感觉的管理也会改善,同时言传身教,我们的孩子也能学会情绪管理。
当那个真实的自己被接受后,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内心安全感。进一步,因为我们不担心被否认,我们会对自己的情绪更诚实。因为安全感增强了,别人是否认同我们的想法,也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接下来,这样的自信的气质,也会吸引同样拥有强烈安全感的人。
最后,随着成长,我们周围会有越来越多,安全、自信、坦诚的人。
今天上午,我们一家人去新房,种菜,去公园玩,去吃饭,回家已经两点多,午休。
中途被电话吵醒,结果午觉醒来是16:00,晚儿一醒来就很快穿好了衣服,出去没多久就哇的一声哭起来。
估计是爸爸没有等她就出去了(其实我也不希望她再出去了,想复习一下)。
出房间一看,果然,坐在出门凳上哭着。
有那么一瞬间,我想说:“别哭了!”
刚上完家长班,再次学习了“不语言”。
马上意识到自己需要换一个方式,脑子里想到的是情绪诚实,认同感受。
我走过去拉着晚儿的手,说:“宝贝,你看起来很难过,是因为爸爸没有叫你就自己出去了,你希望爸爸能带你去,对吗?”(她还是哭,为什么?好像反应不大)
对她做把“大脑盖子”(正面管教工具约定手势)盖上的手势,没用,于是我建议,宝贝你想去“冷静角”(正面管教情绪管理工具)待一会吗?
她摇头,继续哭。
怎么办?
后来想到,她都是喜欢幽默的。
我就说,妈妈来扮演你肚子里的小虫好不好,小虫会知道你的想法,说着还用头定了定她的肚子,如果妈妈说对了你心里想的话,你就点点头。
我就把刚才表达情绪的“你句式”:“你感到,是因为,你希望。又说了一次,说完自己还猛猛的点了一下头。
这下她才缓和一点,微微的点了一下头。
嗯,妈妈理解我们宝贝的,来妈妈抱抱。
晚儿在妈妈怀里慢慢平复下来。
最后,妈妈建议,宝贝要不要来玩一次,去泰国。(她很喜欢的游戏,就是我把左手抬起来当大象的耳朵给她拉着,右手抓着她后背的衣服,她坐在我腿上。然后模拟坐在大象上摇摇晃晃,她特别喜欢这种摇来摇去的感觉)
坐完了大象,还玩了一个坐骆驼,笑得很开心,好吧,一场“情绪危机”结束,晚儿的心情由阴转晴了。
后来,我告诉晚儿,爸爸也许是因为见晚儿睡得太香,才没有叫你的。等爸爸回来了,我们再跟爸爸好好讨论讨论一下今天的事情,晚儿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告诉爸爸,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正面管教工具运用:拥抱,情绪诚实,游戏,转移注意力。
他人学会:情绪管理,情绪诚实
感悟:为什么《清单革命》一书的作者,把扶养子女看做是比开飞机、发射火箭还要复杂的问题,一点没错。
孩子们总是很爱游戏,很多时候游戏具有很给力的疗愈效果
学习,学习,践行,践行,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和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