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感觉孩子对我们不恭敬、不尊重,其实这怪不得孩子,她们都是跟我们大人学的。
看了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第十八讲,我感受很深,我们没有从小长养好孩子的恭敬之心,没有用身教去教她,她自然就用我们对待老人的方式来对待我们。
弟子规里所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讲得都是些生活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却注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现在想想,我人生当中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于自己从小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正好昨天晚上听了将老师的课程“反省的力量”,借此反省下自己从小到大的恶习。
我小时候很难得有机会跟父母一起吃饭,父亲下班后还要到地里帮母亲干活,他们常常要干活干到很晚才回家。而我们早就吃完饭了。家里似乎形成了一个习惯,谁有空谁先吃。我也从来没想过等爸爸妈妈回来后再吃饭,也完全没有意识过要把好吃的留给他们吃,也没有想过要主动承担家务,为他们分担辛劳。小时候没有,到大了也没有。
因为从小就没有一颗时时为父母着想的心,所以当自己青春期时,面对父母的管教就对她们十分不礼貌、不恭敬。我读书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好好读书将来要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从来没有!所以我的学习没有动力,我甚至只想早点出去打工赚钱,根本不想在家里呆,我甚至只想离家越远越好。
当我有孩子时,也没有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没想过多买些父母喜欢吃的东西,只关注在孩子的喜好上。有好吃的时首先想到的是把好吃的先给孩子吃,不会劝父母吃,也没有给父母夹菜的习惯。父母一心一意帮我照看孩子,我总是抱怨这抱怨这,处处让他们为难。吃完饭也是什么家务活都不干,全部等着父母去做。
一到放假时,我们只想到陪孩子们,带孩子们去哪里游玩,没想到要多陪陪父母,没想到要多带父母去他们想去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我从来没有主动观察父母的身体状态,当她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还埋怨他们为什么总是想省钱,生病了连医院都舍不得去,要等到实在坚持不下去才跟我说。我只是抱怨他们不懂得照顾自己,为什么我自己就不能为他们多尽一点心呢。现在仔细回忆,父母跟我一起住时的状态,他们真是战战兢兢呀。
当我写下这些时,我真是为自己感到羞耻!这样的状态下还能说自己孝吗?还有脸面教好自己的孩子吗?自已太无知,也活该自己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出现了痛苦。
所以,从今往后我要洗新革面,做好真正的孝道。多把心思放在照顾父母身上,不能本末倒置了。“施肥”在树根,如果施错了肥,花果枝叶必然出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