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很早就注册了简书,但大抵是留了个爪印后便没看过了。今日无事,适逢电脑换新,整理收藏夹网址时,抱着留个账号密码记录的便利目的登录了一下。随后,一眼望去,不胜数的坚持写作一百天,两百天云云,抑或是变现了多少多少钱,在哪些个平台投过稿。产出的文章,不该只看数量,质量也颇为关键,有些朋友的态度相对好些,不求阅览量而以练习以自我提高为主旨,接下来所发牢骚,主要是对平台的管理机制尔,会造成这种现象,肯定不是你我写写日记便发表的人的错,对吧?
小可只是一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学生,对文学创作亦没有什么深刻的见解,只是从个人的价值观和对写作的基本理解出发,谈谈我的看法,不对之处见谅。
我不禁思考:什么是写作?计量方式应该是字数、持续时间还是别的什么?低质量而基数庞大的日记流水式的作品,是否是平台最后想得到的,亦或是初心只为提升自身写作水平的你我想得到的?写作或许可以成为习惯,但优质的文章却不会习惯性的诞生。可不可以套用工业化生产的逻辑进行艺术创作,这样的产品,其中灵魂与思想又有几何?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的,但要让我每天写上千八百字,不算什么,但加诸应付学业、寻找工作机会,也难做到每日精读百来页,总而言之,我的精神仓库不足以支撑我每日浓缩出千八百个有价值的小字,而没有价值,连自己都不愿细品的玩意儿,我又怎么好意思付与他人看。
简书有个很有趣的统计数字,每个账户发表的文章简述背后,都会跟上该作者至今码字的数量,再然后是一个像钻石的标识,大概是跟收益相关?我不清楚。从一个有庞大用户基数的文字创作平台的管理方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其实无可厚非,事实便是推动更多用户去产生信息,产生数据,然后通过虚拟货币衡量文章价值,优胜劣汰剔除大量没有价值的文字,从而产生少量精品文章,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盈利目的。
它(平台以及大作者等)会告诉你,只要努力每日坚持写作多少多少,就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可以养成优秀的习惯,再然后就会有收益,这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连结,在文字层面品味,仿佛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但实际上,写作的多少和作品的价值并没有必然联系,作品的价值和收益其实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尚且要经历时间长河的洗礼,久远之后方可被人意识到价值(也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原作者已不知去处。
毕竟,没有竞争不成为市场,没有市场,就难以体现价值,特别是文字作品这种东西更是难以估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想,我们在每日码字的时光里,也要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值得,如果坚持,是不是需要调整方向,磨砺更好的作品。归根结底,只有好的产品,才有价值,流水账只是大数据里的铺垫和基石,没有人会为了脚下踩过的地面付费。
勿要为他人做了嫁衣,独立思考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