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有自知之明,在现在这个都不听爹妈话的时代,有谁会相信几千年的祖先历经沧桑之后的幡然顿悟呢?更何况现在的社会虚荣又浮夸,各种90后年轻创业人融资几千万完成新的公司上市、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又添了几位30岁以下的精英新贵等等新闻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与大脑。好多人又看到自己的梦想了,那就是我,是的那就是我,仿佛自己拼了老命奋斗努力与人们口耳相传的别人真的就是隔了一个液晶屏幕的距离。
图片来自网络也许会有人说,俗气,我才不是只知道眼前苟且的人,我向往的是诗和远方,抛开经济基础谈论上层建筑是不科学的,没有眼前的苟且,你过不去这个槛,诗和远方只会越远越脏。
人贵自知,知其天命本心。认不清自己,努力往往徒劳无功,还不如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最起码乐得逍遥自在
有一些“积极向上”的人给我很深的印象,其中有的人很爱做计划类时间管理,我觉得很好,有一次在交流过程中,给自己的计划一天要背200个单词,我当时真的敬她是条汉子啊,高手还是在人间,但是后来她的实践效果不佳,实施困难大,后来就放弃了。可能不如将目标拆分为每天20或者30个,利用碎片时间巩固之类方法来的效果好。
其实,在健身房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这样的例子。跑步是最有效的减脂方式,有的人想跑步减肥,争分夺秒,没有时间热身,一上来就把速度跳到5min/km,以这样的速度坚持不了2公里,就满头大汗,在跑步机上低头粗粗的喘着大气了。
其实,跑步前20分钟是在分解糖类,20分钟以后才开始分解脂肪。不合适的方法,只能消减饱满的运动热情,自己只会觉得太累了,自我感慨跑步真是太累了,只会从主观臆想层面莫名的而给自己增加困难。
假如想减肥,自己制定真正的减肥跑步方案,肯定就会明白跑步之前热身准备的重要性,不只是为了很好的运动,更重要的而是保护好自己。在跑步速度上,慢慢的进阶,缓慢提升,是不是健康与快乐的双重收获呢?
没有充足时间保证与均匀频次的保证是健身效果是无效的,脂肪生成与消减所需时间差不多,一个人25岁以后从未锻炼,一直到35岁身材发福,肚子上堆积了10年促成的肥肉,想在3个月之内减掉会不会是很困难呢?都是明白人,不用教也明白。
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大脑的自我欺骗营造出满足的感觉,就好比照镜子,都要比我们本人要好看30%。自欺欺人肯定是第一方面的,掩耳盗铃式的天真,是因为极度慌张与恐惧所采取的极端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更何况现在是一个鸡汤盛行时代,各种成功人士的分享各种成功经验,但是许多事情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改革初期支持实体经济,白手起家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但是完全不适应现在实体经济状况不佳的现状。
成功人事总会刻意夸大困难部分,树立光辉高大的形象,应了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聆听的人就会越来越认同就是有很多的苦难在,熬过了这些苦难我也可以这样,心中也许会有一丝窃喜,原来我们之间就是苦难的距离,巧了,这也是传播者的意图,你俩多默契。
你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接收到的,反正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那些成功人事很巧妙地隐匿了那些更直接导致他成功的因素,比如背景、人脉、资源等等,细小但却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
为避免以上悲剧重演,还是要自己力所能为的情况下有所改变。最基本的要做到自己了解自己。假如每天有10个小时是我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按照黄金分割法则来看,以生活为导向的人可以将6.18个小时花在生活上,而剩余的3.82个小时在工作上刚刚好,那以工作为导向的人则反之,当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目标就会清晰明白。假如以上情况颠倒,以生活为导向的人每天工作6.18个小时,以工作为导向的人每天工作3.82个小时,一个整天叫苦不迭,一个会陷入迷茫的恐慌。所以看自己选择6.18还是3.82了,不用觉得自己不会享受生活或者太贪图安逸,这就是自己,真实的表达会有很大的好处。
不要去想工作简历上自我评价一栏是如何为自己锦上添花,描述自己是怎样一个心思细腻、外向活泼、踏实勤劳、坚忍不拔的人,自己什么样自己最清楚。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宁静祷词》
“愿上帝赐予我从容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
并赐予我只会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图片来自网络向来承认有人就是生在终点线,那与我无关,有人智慧就是远在我之上,我拼尽全力学习不及学霸的二分之一,那仍旧与我无关,一辈子的时间都用来仰望别人,脖子会不会很酸痛。
改变不了出身,就改变自己工作方法与态度,为自己努力争取,明白了再多社会厚黑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不要总是就觉得“脱贫不脱单,除非当小三”真的是至理名言,那不过是自甘堕落对于真正努力人的嘲讽与打击,相信那句话的大概从来也没有好好的审视过自己。
由心出发,用正确的方法进阶,相信时间的力量。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读一本好书,因为工作还是生活,脱离了学校的环境,一提看书就是一种很装的行为,我可以说一个自己的例子,在高中的时候买过一本书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高中的我并看不懂,一听名字就害怕了,文化的东西还苦,莫名觉得晦涩难懂,就搁置了,近期被翻了出来。在《上海人》这篇文章中有一段描述上海人的文字“见多识广导向了冷静和容忍,更重要的是他们习惯事物的高频变更,因此也就领悟到了某种相反相成的哲理,变成了逆反性的冷静。他们求变,有进而把变当做一种自然,善于在急剧变更中求得一份自我,也不差以别人在变更中所处的不同态势。”想到自己也有过表达同样想法的情况,可我只会说,世上唯一不改变就是永远的改变,这种被人反复咀嚼的词汇。
要相信时间的力量,没有什么可以一蹴而就,当然偏爱走捷径就另当别论了,终究会有代价的付出。总感觉人生处处马拉松,满眼望去看不到尽头,可不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到的终点吗?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