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说自恋那些事儿

说说自恋那些事儿

作者: 静晖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23:03 被阅读0次

    文/静晖


    说说自恋那些事儿

    自恋人人有,剂量各不同。

    轻微的自恋有利于维护个体的自尊水平,就像营养品和保健品,是健康的自恋,意味着一个人可以追随自己的兴趣;而大剂量的自恋好比毒品,会侵蚀一个人的精神,甚至发展出严重的人格障碍,属病理性自恋。

    如果给自恋型人格画个像,都有哪些特质呢?

    **自我认同

    自恋者只认同部分的自我,也就是夸大的自我,不能接纳完整的自我。我在另一篇文章说过,这或许是源于他从小时候总是被碎片化地看见,而不是被完整地看见。

    他们通常富有才华、聪明、或外表出众、做事尽善尽美,这也为他们赢得了出色的成就,受人尊敬和羡慕。很多演员、艺术家、领袖都具有这样的人格特质。

    自恋者会夸大自己的成就、才华、财富、美貌或婚姻,需要源源不断的认可和掌声来维护。这是一个浮夸的自我形象,看起来高大上,但内在不结实,一碰就碎,这是自恋者脆弱的一面。浮夸面具后面藏着自卑的部分,以及对这个部分的深深恐惧。一旦遇上糟糕的情形,就像面具被突然揭开,暴露出真实的图景时,难以直视。所以自恋者会经常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这种自我怀疑有时候会转化到对躯体的关注,产生疑病症或者强烈的死亡恐惧。

    自恋者的自我认同过分依赖外界评价来维持,对外界赞美和关注的渴望是无限的,目的是为了“喂养”那个理想化的自我。当预期得不到无限的认可时,会逃避或退缩。

    科胡特举过一个例子,他的一个朋友在拖延中好不容易写完了一本书,但却迟迟不能交付出版,表面看是拖延症爆发,深层原因则是无法面对出版后展露的成就和获得的赞美都是“有限”的这一现实。

    南希·麦克威廉斯认为,这种浮夸可以是一种内心感受,也可能被投射于外界事物。比如以“排名”来衡量现实:谁是“最好”的医生?什么才是“最棒”的幼儿园?南希认识的一位女士,儿子已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但她执意要让儿子念“最好”的大学——哈佛大学,费尽周折迫使儿子转学,全然不顾无论是儿子所读的专业,还是本科教育方面,普林斯顿都比哈佛更好的事实。

    自恋者还可能把这部分浮夸的自我投射给他人,将恋人、领导、朋友或其他人视作完美,通过认同此人体验自我膨胀的感觉。将某人理想化,发现其不足时再把对方贬低得一无是处,这种分裂也是自恋者对待自我的方式。

    有的自恋者有许多好高骛远的空想,会设立脱离现实的目标。这可能源自在他们的童年,当父母望向他的时候,越过孩子真实的存在,望向一幅父母理想中的图片,一个期待中的完美小孩。孩子认同了父母,成了父母自恋的延伸,跟随着他们的目光,越过真实的自我,望向远处的那一片虚无。

    Alice Miller报告的一个病人的梦,显示了自恋者在整合之后的落地情形。一个患有电梯恐怖症的病人在治疗前期的梦境中,一个人站在高高的位于沼泽地带的瞭望塔上,藐视众生的同时,感到深深的孤独及被抛弃的痛苦。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他的梦境发生了变化,沼泽地里出现了通往一个小镇的桥,他可以步行到镇上。他说他再也不用凡事面面俱到,总是第一名,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他可以像别人一样用脚踩在地上了。这之后,他坐电梯时也不没那么恐惧了。

    **人际关系

    自恋者的人际关系趋向表面化,缺乏对他人的真正兴趣,缺乏共情的能力。倾向于用评判的眼光来看待别人,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最好的。感到被崇拜被认可时,非常友好亲近,被质疑、被拒绝、被批评时,则会滑向另一个极端,冷酷、回避、暴怒、甚至报复。

    团体治疗师Jeffrey讲过他的一个组员,在多次团体聚会时带中国餐在团体中,自顾自大快朵颐,一点儿也感受不到其他组员饥肠辘辘地看着他独自享受美味是什么感觉。当其他组员向他反馈对此感到愤怒时,这名组员很惊讶。这之后他获得了一个领悟,这种体验不到他人感受的情形正是阻碍他人际困扰的重要原因。

    自恋者通常在充满评判的家庭教养环境中长大,被过度赞美或过度批评。在他们成长的早期,常常要面对与母亲的病态相一致的方式行事的压力,以及总是存在的威胁,即如果未能服从这一压力,那么对母亲来说他就不再存在。

    我认识一个妈妈,会因女儿不听话而好多天不和女儿说话,直到女儿求饶认错。 这个威胁就是要求服从背后的那种力量:“如果你不是我需要的样子,对我而言你就不存在。”或者换句话说:“我在你身上只能看到我放在你那儿的东西。如果我没有看见那种东西,我就什么也看不见。”(Ogden)

    自恋者常常是自我中心的,认为自己最重要。这一点在婴儿身上可以看到。婴儿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围着他转。如果一个成年人还保持这样的幻想,就会成为“巨婴”。

    格式塔治疗认为,接触是差异的相会,犹如海水和沙滩相遇的瞬间,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接触的图形。而自我中心的人只专注于自身的声音、想法、行动或感受,看起来像是在倾听你,但却是为了准备表达Ta自己。和严重的自恋者在一起时,你很难感受到“互动”的发生,他们需要镁光灯始终聚焦在自己身上。这是因为他们无法感受到对方是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人,难以忍受这种差异,所以很难形成接触的图形。Joel Latner说:“他们在前进时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相会的人或事物,而是一直注视着自己,结果是和场域中自己以外的部分完全没有任何接触。”

    自恋者追求VIP待遇,希望享受特权,被特殊对待,或只和他认为卓越的人交往,这其实是理想化自我被寄存在他人身上。

    我的格式塔治疗老师Peter讲到他的一个来访者,经常违章停车,却认为自己有特权,不应该被罚款。多年前,我曾见过一个中学生,认为只有前十名的同学才有资格和她说话。表面看她在蔑视十名以后的同学,其实是不能接纳十名之后的自己。可想而知,她会长期被关系和情绪困扰。

    科恩伯对此有精彩的描述:自恋的病人觉得,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完全是剥削性的,好像他是在”挤柠檬然后扔掉残渣”。对他而言,人们好像要么内部有一些潜在的食物——病人得榨出这些潜在的食物,要么因已被抽空而毫无价值(kernberg 1975)。

    令人伤感的是,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这也是他们曾被重要他人对待的方式,保存在关系中的模式仅此一款,他只能给出自己拥有的,而无法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

    **情绪方面

    对于自恋者来说,抑郁如影随形,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完美的自我、完美的世界经不住严酷的现实检验。

    另一个是脆弱,自恋者的脆弱之处就在于貌似强大的自我不是靠内在的自我认同建构起来的,而是过于依赖外界的,尤其是权威或有能力的人的认同而保持的。所以当收到差评,虚假的自我便随之动摇。

    Alice Miller在《天才儿童的悲剧》中写道,当一个妄自尊大的人的自我形象崩溃之时,会清楚地暴露出那个自我形象曾是怎样漂浮不定地悬挂在半空中的。一个病人在梦中发现自己“好像吊在一个气球上”,那个气球顺风时可以飞得很高,但是当它突然被戳了一下之后,就会像片破布一样摔到地上,因为从来没有任何真正可以给他力量和支持的东西在他内心生长过。

    和前文描述的那个从瞭望塔上走到地上的来访者不同的是,摔到地上会很疼,继而体验到自己一无是处、幻灭、无助甚至绝望,从而产生抑郁。这也是人们寻求心理咨询的原因之一,但严重的自恋者不会这么做,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意味着过去自己优越感的位置会被心理咨询师取代,这将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嫉妒也是自恋者的寻常体验,要么他感到嫉妒别人,要么感到被别人嫉妒。

    探索童年的经历,表达被回避、被压抑、被否认的情感,哀悼在过去生活中爱的匮乏的事实,允许自己去体验这些正在发生的情感,是整合的开始。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和无痛苦,而是充满生命活力,是能够体验一切自发情感的自由,这其中既包括愉快、幸福和平静,也包括愤怒、失望和悲哀。

    就像 Alice Miller的一个病人在治疗结束时所说:世界并没有改变......可是我第一次真正感觉是在过我自己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一直过着一种不属于我的生活,那是我不愿意要的,随时都想抛弃的生活。

    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自恋的味道,从轻微到严重,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谱。我们越能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地,就越能接触自己真实的需要,从而有机会解开那些捆绑在身体上的绳索,更多可能追寻自己内在的声音,更多选择的自由,成为真实的自己,活出生命的意义。

    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描述: 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模式,起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以下9项中的5项(或以上)症状:

    1.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

    为是优胜者)

    2. 幻想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3. 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 或与之交往。

    4. 要求过度的赞美。

    5. 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的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 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7. 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 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9. 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说说自恋那些事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自恋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tz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