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今日,看到林奕含的采访,有很深的感触。
她发问,为什么像胡兰成,李国华,这些口中念诗的人,这种心中应该有“志” 有 “情”的人,为何却在行为上如此深刻的背叛自己的文化传统。
对于这个困惑,我有极强的共鸣。我也是一个迷信文字的人,10岁前读过的小说也好,散文也好,它们构成了我信仰体系的框架,长大后再读的书,只是为信仰体系添枝加叶。最开始学心理学的时候,老师问了一个问题说,你们从哪里来?我的答案是,我来自于读过的一百本小说。文字塑造了我存在,对于公平和正义,对于与人为善,对于不能伤害他人,这些早已变成我的骨架,是我存在的根本。
对于这个困惑,我有极强的共鸣,因为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人。他有坚定自洽、复杂精美的一套信仰体系,并且有在极其辛苦地践行着自己的理想。然而他依然可以和自己的一些学生同时睡觉,并且隐瞒她们。
胡兰成,李国华这样的人,不是简单的言行不一,他们不是简单的信奉一句口号,而是经过复杂的理论思想和漫长的审美浸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信仰体系,如果这样都能被简单的背叛。
那只能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自恋和极度的自我认同,导致信仰体系失去了束缚力量,而不得不被“个性化”调整,以再次达到自洽。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深不可测的东西,理智是单纯的,情感虽然浸泡在文学艺术的审美中,但还不足以让他们在施暴的时候感到恶心,甚至对于女人和性,是包含了一些审美意趣在其中的。
另一个方面,关于女人和性,其实极有可能是暗暗符合在他们的体系之下的,女人总是不被包含在人类里,女人受到的伤害也总不被正义公平这样的词汇所保护。仿佛是这些女人自己有问题,好像女人是没有尊严的,只有一个任君采撷的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