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高升,晴空万里,国庆节、中秋节同日而来,作为一个老上海人选择了这个良辰佳节,欣然徒步六公里,目睹了上海历史文化,再温了红色路线,同时重新走过了从孩提到退休这60年间无时不刻思念的弄堂、学校和为之奋斗大半生的事业。
好久没有走这么长的路,心情格外放松,边走边看边想,甜酸苦辣的滋味在自己的内心翻滚,股股暖流涌上心头。
一、睹物思情,人生不易
为何选择今天的徒步?由于徒步游的主办方提出的“四史”主题有点局限,差点报名者低于最低人数的限制,好在最后还是成行了。我们来到南京路步行街,亲眼看看上海解放前夕,在永安大楼五楼的绮云阁的窗口挂上了一面五星红旗,不知情的人都以为上海解放了,所以留下了脍炙人口红色故事,据说这一举动也为解放上海起到了积极作用。
解放前南京路被称为大马路,然后紧挨着的九江路就是二马路,福州路就是三马路,广东路就是四马路。这是原来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直到现在已成为全国人民必来的“中华第一商业街”。
永安大楼对面是先施大楼,现在是服装公司大楼,旁边是金门大厦,原来也称为华侨大楼,其楼顶是最早的上海电视台。当年解放军解放上海,战士们就是在这里露宿街头,让上海人民感动,甚至他们连吃的米饭也是在郊区烧好送过来的。
当走到南京路福建中路时,我沉默了良久,就在这条路上的福建中路460号是市内电话局总部,前身是AT&T美商电话公司总部大楼,1976年4月15日我就是在这里正式报到,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当时年仅18岁。之后就是从一而终,直到现在退休。
。很快的我们转到汉口路,前来“申报馆”旧址,在清末时著名的“杨乃武小白菜”案件就是因为上海申报提出疑义,而引起慈禧太后重视,终于重审,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公案。其创办者史才良由于当时他敢于与蒋介石抗衡,说出著名一句话,“你有百万军队,我有百万读者”,最后命运很惨,遭到暗杀。解放后申报馆成为解放日报最早的办公大楼。上海申报被誉为“改变上海人生活方式”。
一转眼我们看到了“上海工部局大楼”,这是1922年建的办公大楼,新型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与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有类似之处。后来成为上海市国民党政府办公楼,日本侵占中国后,成为汪精卫伪政权政府办公楼,1949年5月28日,在这里上海市国民党政府市长周祖康把政府大印交给了陈毅市长,这个大印现在保存在历史博物馆内。后来市政府搬到了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最后又搬到人民广场上的政府新大楼内。
沿途经过一些银行大楼,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大兴银行(中国银行的前身)、中南银行、四行银行。尤其中南银行上的奥尔尼斯柱子,三个门洞使外观非常壮观。
当我们经过江西中路、汉口路路口时,前面是一座貌不惊人的办公大楼,其实这就是上海最早的钢筋水泥大楼,是上海市内电话局江西路路分局,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民最早装电话必须到这里排队申请,我看到了这幢楼面向汉口路的四楼的窗口紧闭着,这就是我曾经的办公室,原来电话局属下的上海市电话号簿公司注册地,没想到之后就为此工作了22年光阴。楼里面的办公室都很宽敞,由于当时员工只有22位,就占用了两个大办公室,后来公司发展了,我们就越过苏州河,搬到位于江西北路的海宁路电话分局四楼屋顶。记得那年到江西路电话局大楼工作时,我已是26岁,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我边干边学,很快就做出成绩,自己也很有成就感。想到这里走路也觉得轻松起来了。
走出汉口路就是外滩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海关大楼,此时钟声响起,东方红音乐响彻空间。记得小时候夜深人静,我在家里常常听到的就是轮船的汽笛声和海关的钟声。1927年海关大楼竣工,这是远东最大的海关大楼,成为外滩的重要标志之一。海关大楼旁边就是原来的汇丰银行上海分行,与香港汇丰银行平行受汇丰银行总部直接领导。后来这里一直是上海市政府办公楼,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市政府搬到人民广场后,才改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部。门口两个铜狮子也是很有故事,当时汇丰银行只做了四只两对铜狮子,然后就把模子毁了。现在的铜狮子可能是仿造的。
跨过中山南一路,沿着江边走,我们在第一任市长陈毅的雕塑旁驻足瞻仰(1993年建)。随后再去观看人民英雄纪念塔,在他的下面绕了一圈,面对黄浦江的英雄纪念塔及塔底下的一组一组的浮雕图像,让我们回想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如何诞生的,新中国解放后这座伟大的城市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时代,上海成为国际化的先进城市,特别是浦东的国际化的现代建筑与传统的外滩古典万国建筑群相映成辉,特别是夜晚那如梦幻般的光影展现的不仅是上海的国际形象,而是中华民族经过近百年的磨砺,成为世界前列的国家和民族,是自豪和光荣的光影。
在此我们远看和平饭店北楼,这是犹太人沙逊所建,曾经是上海最高楼,有十四层,由于处于黄浦江畔,当时不允许建超过十层的大楼,可是沙逊采取了新的打地基工艺而得以同意。后来旁边的中国银行大厦要建24层,遭到沙逊强烈反对。工部局勉强同意建低于和平饭店的17层大楼,所以现在远看还是和平饭店高了一点点。
我们朝上海著名的外摆渡桥走去,对面的俄罗斯国旗下是一幢德式古典主义建筑,这也是唯一没有搬迁过的外国领事馆。外摆渡桥最先是一个威尔斯的英国人建的木桥,当时要收过桥费的,后来被工部局买下来,1907年建了铁桥,1908年开始通有轨电车。前不久因年久失修,专门对外摆渡桥进行了一次大修,现在外白渡桥愈加显得有灵气,有历史底蕴了。
跨过了外摆渡桥就是上海大厦和浦江饭店,目前都在修整。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就是上海邮政大楼,原来这里是清政府时的邮政局,最早这里还有邮政马车,后来才用邮政车子运送。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把守这里,为从吴淞口逃离设置防御,当时国民党军队虽然总计20万大军,但面对共产党军队还是弱小,最后只好从吴淞口撤离。邮政大楼上的雕塑,中间是赫尔姆斯女神,左右旁边是丘比特雕塑,再是一些人物石雕群对称在左右两旁,雕塑人物拿着火车,拿着轮船,拿着通讯电缆。邮政大楼墙面柱子是克里斯柱子。其实里面外面我都熟悉,原来这是原来邮电管理局的办公楼,我是经常出入,直到2019年邮政和电信分离,这幢楼从邮电大楼又变回到邮政大楼了。
然后,我们经过陈云曾经革命过的地方,上海商务印书馆遗址,现在的四川北路新华书店,在这里陈云领导过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运动,做过党的地下工作。
二、触景生情,金色年代
当走到四川北路时,我的心跳有点急促起来,其实今天早上出行就是希望换一个方法重游故地,退休已经要两年了,这条路没有像以往经常会出没在这里,所以想找到一些新的灵感,唤起内心的一点激情。
四川北路几乎陪伴了我一生,这里是闭着眼睛就能想到她原来的模样,例如小时候我们小孩经常在外摆渡桥下玩,那时做几件事,一是到船民船上玩,只要给船主一点粮票就可以进他们船舱,里面设施很齐全,有床有简易家具,可以随便玩,船民孩子也和我们一起玩,一玩就是一下午,早上涨水时还可以在河上游泳。二是去看外国人,我们到苏联领事馆门口,看进进出出的外国人,当时大部分是开车进出的,我们非常喜欢看到金发女郎,还有在上海大厦门口看外国人,记得是当时看到黑人也觉得很稀奇。三是对面原来有个游泳池,这也是我们经常关顾的地方。
现在是共济医院遗址的地方后来是上海市第一医院,我们小时候如果有稍严重的病一般就选第一人民医院,我影响最深的是小时候带过我的李桂香妈妈患心脏病,住在医院,我经常去看望她,那时里面全部都是木结构房子,木楼梯很多,但灯光很暗。
四川北路当时有名的是邮电俱乐部影院,电影票比外面其他影院要便宜些,所以也很吸引我。当然沿途的群众电影院,永安电影院及海宁路上的国际电影院、胜利电影院及乍浦路上的解放剧场也是孩提时时常去的地方。
在经过昆山花园路时,顺便找到7号的当代女作家丁玲的故居。在昆山花园路前是西街,有一个百年历史的教会办的“西街幼儿园”,可惜我在5至6岁时在河南老家,没有上过这个幼儿园,但是我妹妹就在这个幼儿园度过三年,三年里都是我接送的,尤其是下午接送时,幼儿园会发饼干给我妹妹,这样我也可以解解馋。
在海宁路四川北路路口,有一个第七百货商店是四川北路做大的商场,几乎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特别是外地人特别喜欢来,商品价格一般比南京路、淮海路要更实惠。在商店的南头就是虹口大旅馆楼,1927年建造的,外观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原来住人家的,后来第七百货商店发展,就搬迁了,这个楼也因此被保留至今,斜对面的海宁大楼和四行大楼并行排列着,海宁大楼下面是银行,上面最早住的是银行职员,并排的是四行大楼,也是公寓大楼,但下面都是商店。
下面几个地方是位于四川北路的多伦路老街,也有革命烈士李白的故居和鲁迅故居及其纪念馆。由于家里有事,我对其也比较熟悉,就告辞了。李白的爱人裘惠英就是我们邮电工会干部,她生前多次做过报告,我也耳闻目染,接受过革命传统教育。
总之四川北路留有我生活和工作的印记,今天徒步的最后三公里,也是我牵肠挂肚的地方,谢谢今天的活动,使我回到孩提,回到青年,也回到现在,不同的时光,感受无穷。今天徒步六公里也是对国庆、中秋最好的庆祝。
刘苏南
2020年10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