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代心理学和“心经”的相遇<上>

当代心理学和“心经”的相遇<上>

作者: 田凯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14:44 被阅读206次

    作者:田凯

    前言:2017年冬至,纪念太奶

    我太奶今年104岁,她出生在潍河边一户贫穷的村落里。历经了清朝末年、民国、新中国,60年代又经历大饥荒,至于今五世同堂。不认识一个字,经历了几乎所有的苦难与烦恼。丈夫早逝、儿子离异、抚养孙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卧床5年来,每天静静的安于黑漆漆的土炕上,听不到、大多时候看不到,身体在逐渐衰退。缺少营养的饮食、贫瘠的成长环境、坎坷的家庭个人命运,我在想,是什么塑成了这样的生命韧性?因在她面前,我感觉到一种敬畏――那是生命的高度,其身为母,静深安如大地。她的生命历程,让我一再思索:后证归因的心理学理论真的可以描述生命状态吗?

    带着这些思考,在我学习西方心理学过程中,历经了敬佩、认同、放下、欣赏的过程,西方心理学精细的工作品质和系统的方法、知识的承接脉络清晰,作为心理学工作者的我是很受益的;与此同时我也留意到哲学深度、生命体证深度上心理学并不能给予我答案,而是传统文化给予我解惑。从事心理学工作,从“心”出发,自然到了佛学,开始了解人的精神运作规律,受益很大。

    佛学生命哲学,源于印度,开花在中土。中原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佛学调心、修心有积累数千年的历史,是意识领域的高山。生于何种土壤,生成怎样的人,人的发展过程中受到集体文化、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从弗洛伊德、荣格、克莱因、弗仑奇、到哈特曼、罗杰斯、科胡特等等,体现了不同的主体的风采。研修心学-意识学,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在调节自身民族的文化特征,是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

    今年冬至,恰逢看到很多“佛系”生活,欣喜更多的本土文化被看到。因自己一线心理工作和一些佛学体会,做一些分享。主要是对于西方心理学的细致、工作技巧和东方文化-佛学生命哲学高度的相互补充。本文是将佛学作为哲学观和方法论,作为传统文化部分组成之一来探讨。

    佛学哲学是一座高山;心理学也是一座高山。两座山即使其中一座也足以让人探索究极一生,区别和对比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现在的一些对比好比是一座山的沙砾对另一座山的岩石。推荐有徐钧论述的《心理治疗师对话佛学智慧》,徐钧做为佛学实践者多年和从事心理咨询治疗二十年的工作做了心理学和佛学的适应人群、区别;此外惟海法师《五蕴心理学》做了佛学对意识的建构和心理学的对比,可做为一部较详尽的参考对照,《五蕴心理学》做为法师闭关十年的沉淀成果,涉及《瑜伽师地论》、《阿含经》诸部等上百部经典和当代心理学的多部著作,是佛学与心理学对话中的精品之作。

    佛学、心理学两者各有特点又殊途同归——都是对人的意识做研究,借助于佛学、心理学了解人的意识规律,一方面是借助了前人的经验积累了解心灵的运转规律;另一个方面也是借助当代科学的发展和方法的运用,用心理学系统的工作方法来提高工作品质。

    写于2017年、12、22冬至——12、24圣诞前日

    心经背景简介

    玄奘西行

    玄奘偷 渡出关,单人匹马踏上西行之路。到高昌国,玄奘受到高昌王接待,高昌王还 给他配备了四名小僧和脚夫。一路上,他们经过 了阿耆尼国、屈支国,翻过终年积雪的凌山、经 玉素、飒秣建国,穿过铁门烽,经缚喝罗国、揭 职国、越过大雪山,又经迦毕试国、滥波国、迦 湿弥罗国、磔迦国、羯若鞠阁国、劫比罗伐率堵 国、摩揭提国、摩揭陀等国,历经千难万险来 到了印度的那烂陀寺,参见印度的佛学泰斗戒贤 法师,并拜他为师。玄奘在寺里学习了五年,并 读完了寺里所藏的经书,成为印度闻名的佛教学 者。贞观十九年一公元六四五年一玄奘回到了长 安,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玉华寺翻译佛经。他连续工作了十九年,译出佛经七十四部,共 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心经全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来自《大般若经》,是佛学经典著作。译本多以唐朝玄奘法师翻译为主。心经是描述世尊释迦牟尼演说观世音菩萨修道之事。观世音,又名观自在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形象,是众多出家众、在家众都供奉的传统文化原型。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观自在菩萨

    断句:【观自在菩萨;,观法,观想,观察,观像。生活中处处可观。如实的观。,自己,自我,自体,自性。,存在,处在,所在,临在。菩萨,菩提萨埵。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

    观的指向

    心经:

    观自在菩萨,有观、自、在、菩提萨埵,几种展开。其中首字为观,观具有重要的涵义。在禅修中观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其中有观身、受、法、心;观外境;观地水火风;观暇满、轮回、无常、因果等;观修如慈悲喜舍心、金刚萨埵法、观不净等等。自:在心经中具有自性、自心、本心性,这个具有哲学高度意义的名称,同时还有菩提心、圣心等外围表达,“人人皆有佛性这一特点”。在,常在,比喻恒定、常在。菩提萨埵,觉而有情,有情可觉。有情众生的殊胜可贵之处,可以觉悟,可以得道。

    心理:

    心经的观如果说是自己内心觉知、内省观察自己呈现,意识流。心理治疗则更侧重人和人之间,包括一个人的意识个另一个人的意识交互作用。临床心理学中的很多应用——比如作为中立、节制的空白屏,运用投射和转移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运用交互关系、内省式观察的“观”法;共情位置的不同“主位、客位、觉察位”等观的位置描述;另外心理学在论证咨询师是否能做到独立性也争论多年,从独立科学的观察分析到不可避免的参与性。随着科学的发展,“观察者效应”不仅体现在微观物理学上,也体现在心理学工作中。

    自,则侧重自体稳定性、凝聚性,咨询师有“自己”会在咨询场中跟随来访者和提供主体性的回应、疗愈;

    在,则强调在场,咨询师需要有临在感。这个在,一个方面是和来访者同在;另一个是稳定的,来访者感受到环境中的主体陪伴在场感。关于互动的场提出,从荣格的互染性模型、温尼科特的过渡性空间、比昂的抱持性容器、当代主体间性理论等都提出了描述。

    菩提萨埵:智慧、有情,在心理咨询中,精神分析洞察性、悟性的推进过程,同时注重体验过程的后现代方法,侧重“有情”,这个有情既是对访客的人文关怀,更是一种情感的相遇、共频,在心理学研究中,母婴依恋、主体间性等等都提出了具体的依据和工作方法。菩提萨埵是觉而有情,咨询师也需要觉察、领悟同时也有人本的共情,咨询师不是冰冷的机器,不是躲在方法论和各种工具背后的权威者,而是一个有情感有活力的真实生命存在。

    观的对象有什么呢?

    从相、像、想上可以展开。其中相分行相:即来访者的行为、行为模式、行为表现上去了解,这些了解在DSM-5及一系列心理学量表中有呈现,另外来访者进入咨询室的一言一行亦是一种模式呈现,这是行相;

    体相:除了我们看到的访客的面色、神情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还有身体的感觉,当代心理学具身性技术在人本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中都有体现,身心一体的理念开始更多的给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人本聚焦疗法——更是有专门的身体性工作技术,从体相上去展开,作为通道。

    象有意象和表象之分。意象是含有情感的较为具有个人心理结构和当时性特质的视觉化表达,心理学工作中,大量的使用,意象对话,精神分析中的释梦场景、咨询对话中体现的语言场景,在语言结构中,中国人的语言—视觉化能力很强,意像则具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像与精神分析有了相互联系衔接之处。表象则是简单的过去的物体的经历记忆,这些象是素材,在精神分析中则可能会有不同的涵义,很多潜意识、潜抑的部分就凝缩在某些表象中——事实在它是更具有代表性的意象。

    想是心理咨询中一直伴随的,大部分的对话都围绕着想展开。想的对象有描述性的、有记忆性的,其中描述性的,在表达中就有梳理、整合,想的内容有过去、现在、未来,伴随着期望、认知等过程。想在佛学中被认为是第六蕴,又称为意,心理学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围绕意来工作的。访客心中的原生家庭、客体关系印痕、对当下关系模式、生活等的看法。想,作为想象力和幻想能力,是重要的自体客体体验形成的基础,过渡性体验、自体客体体验均与此相关[自体心理学导论.P216]。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断句:【行:流动、生活、行动、做、行为、行为模式 :深入、专注、透彻、深远的 般若波罗蜜:妙智慧,世俗谛,胜义谛:经常、数量多、频繁、累积 :那时、瞬时、有时】

    心经: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指的是运用、实践深度的智慧多,积累的时间多。这是指佛学实践不是一天之功,要行、深、多时。深在此处也有:静深、不为外人所知;深度的;内心深处的,玄妙的等含义。文中显示出“照见”[下文]的前提是:行、深、智慧、多、时。多时分开则有两义:多作为积累之义,时具有偶然之意。在观想训练中松紧的调节,多松时紧,多紧时松也是如此。

    心理:

    心理学的工作结果会体现在访客的意志、行为上,心理学有专门的行为疗法。行为模式或者过去某些持久的情结并非短期就可以改变,而是长期浸泡、持续的过程。深度的心理学咨询有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这些涉及精神结构的底层,不但有详尽的病理学建构,更有充满人性自我实现潜能的发展学建构。这个位置和“人人皆有佛性、自性”是一致的。心理学的诠释需要咨询师有一些生活体验,还有世间生活智慧的内容,这是般若波罗密的部分。改变性格——人格的咨询是需要长期工作的,这个长期工作中也会时有的顿悟、前进过程。

    行动不但体现在心理工作,也体现在咨询师的自我修养上,经常的参与学习交流是一种积累,经常的参与咨询师的团体活动,交流新的知识;经常身体力行的体会、觉察在生活中的与心、心理有关的情绪、念头,这样在生活、工作中多积累也是行的体现。

    行还体现在对外的工作品质上,努力工作,用积极行动去实践,从实践中理解理论、理解思想,心理学的工作更是尤其如此,诸多的疗法流派,不同的文化建构,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去验证发展。

    照见五蕴皆空

    【照:映照、照射、反射、映射、镜映、交互作用 :遇见、相遇、映现、出现、生发 五蕴:色、受、想、行、识 :实有、诸相、万象、万相 :空性、流动、无常、虚空】

    一念三层

    心经:照见五蕴皆空。映照、见到、五蕴皆是流动变化不具有自性。映照是过程,见有见到、悟到、体证到这些涵义,五蕴是色受想行识,都蕴含空。一个理解为不具有自性;另一个理解是都具有、含有空性特质;还可以理解在照见的时刻,所固着的五蕴开始出现空间感、出现返身余地伴随着执着的松动。

    心理:

    照,在自体心理学中有镜映;在人本疗法中有反射;在心理咨询治疗过程中,通过另一个人来看见自己。以咨询师作为镜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之处。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人和人的互动过程。在这个照见的过程中,主体间性、过渡性客体、保持性空间等提法更细致的提出来一个人如何受到另一个人的影响。从生物学上,镜像神经元的提出也有力的推动了相关疗法的发展。

    照在心理学中有很多体现,其中一个是对于情景的返身。即通过借助咨询师的眼睛看到自己从而跳出“只缘身在此山”的局限性。借助情景,借助情景带来的感受(蕴),借助于(身体的觉察),借助于人本自具有的觉察(识),咨询师给予反射回应,来访者在这些位置上开始对自己有觉察。有一些悟性和解决情结的出现,则促成访客持续的探索自己——因这探索带来实际的利益,不仅仅于工作而且对于生活、情感、人生探索等方面。

    经常的照,包括正念、觉察、聚焦、或者通过另一个人—心理咨询等方式,见是自然的结果。这些见,在心理咨询中,有的是看到了过去某些潜在压抑的情结;有些是自己困住身心很久的未知暗在;有些是对事情看法的了然明悟;有的是如实更接近真相的懂得以此穿越幻象的迷茫;有的是对自己目标和价值归属感的确认;有些是看到了过去自己的某些模式和原因。。。见在心理咨询中分成不同的顺序,因其深度和位置不同。有的是认知层面的、有的是情绪情感方面的、有的是身体觉察方面的、有的是意识念头方面的、有的更核心接近于人格架构方面。

    照——见的过程是通过五蕴来实现的,色,即看到,视觉系统,这个见不仅是外在的视觉,还包括表象视觉、意象视觉,比如梦和错觉、幻觉。都一样的帮助人觉察。色既能促使人产生某些行为的动力,可以造成不同的行为后果;同样,色也可以给人提供资源,在这些视觉中体会发现视觉的运行规律。比如看到恐惧的图片,人会有不自主的身体反射,同时伴随恐惧的心情,还有诸多担心、畏惧的念头,以至于采取行动,逃避或者攻击等。这是色带来的。心理学的工作中,大量运用色的层面,比如来访者的梦境、来访者描述的情境-过去的或者未来的、比如来访者的语言带来的相应视觉化画面、比如来访者投射的涂鸦、艺术彩绘、比如来访者的状态-神色和咨询师所看到的一切;某些疗法中也会用色作为载体通道,以此展开流动和表达。

    受则有更多的运用。其中信息传到,人有各种的感觉,眼耳鼻舍身都可以感觉信息,在接收到这些信息时刻自然有身体的反应和相应的神经活动、包括各种反射和通路建立、识别和判断。访客过去的经历是创伤还是仅仅是事件,与受关系很大。在佛学的视角上,很多受都是流动变化的,甚至是虚幻的。这是自体高度凝聚之后的懂得和看到。在心理学层面工作,则更多注重受带来的对于访客生活不利方面的影响。在同样的事件上,从创伤脱敏、从感受上获得新的体验、从对过去发生事件的新的视角领悟。受在心理学上,是早于语言的,在婴儿观察中,也发现了此类现象,因此很多具身性的工作、很多体验性工作都可以发挥作用——比起语言的工作对某些访客更有效果。

    想:在心理学中更多的是人的主观意识,这些意识包含了人的知觉、推理、判断。同时也有人的某些系统的价值观和理念。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从更广阔的空间上给予想流动的的自由,促使自由联想的能力,也是更流动性的展开。聚焦中的允许、接纳、无为某些特质也给予想更多表达。探索性疗法心理咨询师强调不是在权威者、指导者的位置上,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出现,也是促进想的流动,以便更好的为来访者工作——而不是使其处于理想化的依赖或者反抗位上。

    行:

    “行蕴是迁流变化、能动造作之法的总称 ”,体现在心理动力的素质则有几个方面:强度、速度、专注力、稳定性、控制力"。心理学很重视动机、动力系统。精神分析体系注重动力学诠释、以此为基础衍生的众多动力学派疗法;自体心理学中主体因需要和自体客体链接带来的动力;经典精神分析驱力流动的动力等。

    心理咨询实践中有:访客为何要找你咨询呢?是什么力量让访客探索?是什么让Ta用这个方式来面对和解决问题?其中心理咨询对于来访者某些提升:比如边界感建立、效能感增长、自负性自体感增强、胜任感获得,这些会体现在访客的品质:魄力、果断、自主。这些是行的特色。

    皆-空;这是一组相对的词汇。皆有,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有无数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因人而异,因受众、情景、合适的时间、空间才有作用,所以这些方法本身“没有什么作用”,当运用方法的咨询师、访客、时机都比较合适,一切才发生作用。这是一个方法有-空的观点。

    在学习心理学过程中,先放下对知识、理论框架的执着,以自己的亲身生活经历为基础,怀着一个“空”的姿态,去看众多方法,并在实践中印证,可以提高效率。这是一个空-有的一个呈现。著名心理学家科胡特说:当面对来访者的时候,先放下理论流派,包括经典驱力学派、克莱因学派、栾克学派。。。也是强调一个“诸法无自性”的观点。当咨询师怀着这样的姿态,更有利于共情、跟随来访者,更有助于咨询的流动和展开。

    在体验式咨询—聚焦中,聚焦师带着一种无为的心态,而不是一种“坚实的稳定”,提供的空间更富有流动、敞开,这个稳定是“空”的稳定。整个空间都是咨询师的资源。咨询师并不刻意去稳定而是自然流动的稳定。这个稳定下,聚焦者更敞开、更自然的流动表达。

    咨询关系中,也有空-有的呈现。咨询师自己放下自己的看法、评价、执着,放下自己的身份、专家的地位,更有利于咨客表达呈现“有”的部分。“放空自己”本身就是咨询师更接近中立、接纳的品质。比如容器,容器作用在于空,而不在于实体。面对来访者的自我实现性需要,咨询师更需要做容器,这也是助“人自助”,使得其更富有生命韧性的视角。

    从五蕴到空,在咨询中有反身的概念。指的是从自己的角度和生活经历在又经历了新的生活体验开始对过去的新的理解。这个理解包含了以前所有的内容,同时又有新视角。其中“由于原路返回到他的内心,让自己成为个人反思的对象,他在瞬间把自己提升到新的领域。在现实中,另一个世界诞生了。——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五蕴说法对此也有类似的参考意义,即在五蕴中——看到体会到五蕴变化【在空的位置】——交叠和清晰化——如此照见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具有某些更凝聚自体感的呈现:苦和烦恼的来源变化也是逐渐清晰。

    从深度上来讲,心经涵盖自我、自体、自性三个层面。心经中的自我态也是社会态、角色态,认为是要超越的部分,“我相”的提法也是一种描述相对稳定的呈现部分;瑜伽师地论中详细描述了自体态,是认为自体是各个界、道的生命形态;自性,更是较多描述,如“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菩提心”等等。心理学中自我多是以技能、社会我、角色我等论述,是社会化的人的相对稳定形态。在实际心理学工作中,很多涉及这个层面,以自我的社会功能提升、更好的生活、更有能力的获得支持性资源等为现实目标;自体、自体客体多以感受体验层面,主要对应精神结构,会有“能量”“场域”等一些描述性表达;自体心理学中更以自体客体、自体凝聚作为一种稳定性来源,就如同是人格结构中的动力源泉,是精神稳定的内在力量;自性在心理学中,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荣格的自性化、科胡特的自体凝聚感超越局限性和死亡等有所体现;在人本主义的浪潮中,人自我实现的潜能依据、超个人心理学的一些提法都看到了自性的影子。

    渡一切苦厄。

    【渡:越过、度过、渡过、转化、超越、穿越 :合一、恒定、如一、:断开、全部 :生命流转之苦、冲突、受苦、:灾祸、灾难、厄运】

    心经:

    渡一切苦厄,超越了生命苦海,超越一切烦恼、厄运的总称。渡本身即指渡过,而佛学又有渡船、指月手、护持的载体等称谓。一切,指究竟和出离的深度。切有断开的意思。苦指苦苦、苦集、苦灭、苦道,指生命的形态不可避免要遭遇的冲突和危机。厄泛指灾难等突发事情。

    心理:

    苦,在心理学中描述为生命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遇到的冲突。从婴儿落地,就开始感受分离的焦虑。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各种适应。自体心理学认为精神体自负的部分遇到挫折,开始向内聚和技能发展。全能的开始,通过夸大、理想化、孪生开始分流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基础。

    渡:心理咨询只是疗愈方式之一。温尼科特提出过渡性空间、过渡性客体的说法。访客借助于咨询室的场地所缘,借助于咨询师的人所缘,对自己的一些探索,咨询师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艘渡船,是方便的一种形式。心理咨询注重发现访客心中的力量部分,发现自体-自体客体的链接;寻找到对其生命有意义的归属感、效能感,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其面对生活苦难的能力,即使在这样的变动中,也依然有稳定和效率的生活品质。心理咨询会提高访客的心理韧性、压力管理能力等。就如同科胡特提出的“恰好的挫折”,与他人可能是创伤,与他自己可能是磨砺、内聚的机会。外在环境、发生的事件未必有多糟糕,自己内心中怎样的体验、看法更是创伤或者内聚的区别。苦也是如此,生命从开始降生就面临着死亡的焦虑,面临着分离的焦虑,面临着成长的挫折,心理学从积极的人生观上、从发展性建构上提出来各种适应策略、方法。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舍利子:舍利,舍利弗;色:色相、颜色、描述性客体、外在直接可观察客体;空:空性、虚空、未知的、超越的;受:感受、接受、接收 想:思维、认知、想法、念头 行:行动、动力、势能、驱力、推动  识:分辨、识别、区别、悟性、懂得】

    心经: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弗,色和空性并无区别——色中蕴含空性;空性和色并无区别——空性和色相是一体的,并不能脱离而独自运转,色相就是空性,空性也会在色相中体现,受想行识都是这样的。空并不是单独外求的,而是在实际的五蕴中觉察体会。

    色-空双存的理解,色泛指客体世界,一切可视可观察之对象;空指万物相互依存其本质并不具有自性和存在的固定形态。色不异空,比如镜子和像,没有镜子看不到像,没有像显现不出来镜子,镜子具有空性,正是如此,看到了像的色相。也正是像的色相反衬出来镜子的特质和存在。色相并不单独存在,异于空性存在。在科学界也发展了更多的类似现象,我们生活的地球看似是独立的,实际在力学的影响下围绕着太阳转动;太阳也如此并非单一的存在,收到更多星系、引力等的影响。

    心理学注重实际观测,从高尔顿的测量学开始,发现了很多规律;到现在内隐记忆、内隐自尊、内隐等一系列的内部现象通过反应时等方式测量,而且有较大数据的支撑论证,从色相——更深层的发现。空在这里泛指空间、更广的生发出来的信息。

    色-空:心理咨询的工作不仅仅从访客描述的表面信息工作,这些多是认知性的工作,还有更多是从其所表达的潜在信息位置工作。这些内省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变化,给予访客更多的呈现空间。过去积累的事件犹如屋子里面的杂物,当一件件看到清理,心里的空间就越发空广并能给新事物、新理念留下更多的自由接纳程度。访客带着焦虑的表象来咨询,咨询师看到其稳定力量的部分;访客带着症状、不断的强迫性重复,咨询师看到其空的部分,那个可以承载、接纳的位置,帮助其主体和这个部分衔接,这个TA未曾意识和忽略的潜能部分,这些促成了空-色的相遇。正是因为访客愿意接纳自己愿意解决问题,所以他来到了咨询室;看似是有心理问题的访客,实际是借助于当下困惑勇于探索自己的前沿思想人群。咨询师不仅仅有看到的眼睛,还要有内心的共情能力。

    没有色,咨询师不能看到;单单有色,咨询师不能深入探索。没有空,访客没有发展的可能,单单有空,缺少发展的元素和材料。借助于色,有咨询的各种载体呈现:如来访者的绘画、涂鸦;借助于来访者的意像等。

    受:

    受-空双存的理解。受是指主体的感受。客体世界在主体内心中的投影,泛指词汇、感觉等。正是因为受的存在,使得咨询具有了超越时空特质——即使过去发生的事情,也依然可以在当下的得到新的体验、悟性。一个方面,受是流动变化不具有实有;另一个方面受又是可以实在的感知并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从暇满人身来看,受是感受空的基础;空也是受的某种体证形态。

    心理学中,详细把受分为各种知觉系统。如果色是感觉系统,受更多的属于知觉系统。在知觉中,一个方面脱离了实际的客体世界,一个方面又是对于访客而言是更真实的体验世界。这个部分也是心理学工作主要领域。不参与具体性的事件处理,更多的在这个位置工作。看似是没有实质性的客体,实际上工作犹如实质一样有依据可以依循。面对来访者的实际问题,从知觉上了解和互动;促成这个层面的相遇性、同频性。

    想:

    想是更高级的思维形态。与认知、推理、思维有关。与判断、分别等有关。“五蕴生想”。想更多的脱离现实界,更多的属于人的内心世界。想也能调和五蕴。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的核心信念系统、精神分析中的诠释学包括动力性诠释、起源性诠释都与想有关。想在心理学中一个呈现是各种模型的建构。如弗洛伊德的经典驱力模型、人格架构模型;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文化模型;客体关系工作模型;自体心理学工作的发展模型、病理模型等。想还与分别有关。比如,属于这个体系而不属性那个体系,这个系统的工作依据包括设置等是这样的分类,这个分类对于临床实践的意义等。

    心理学工作开始依据于这些想的建构。在更多实践基础上,想-空双存的方式则可以给工作提供了一个方面是理论的扎实性;一个方面是临床实践的灵活性。此时,理论作为背景而存在。心理咨询是人和人相遇的过程,给予理论模型留下空间,可以更好的通过实践为理论提供印证。心理学虽然注重理论的建构,同时也注重感知、共情的训练。对于来访者工作层面,随着咨询的进展,访客某些过去的凝结的想法开始松动、某些过去强迫性重复开始变化,这些都是伴随着想也是可以变化的观点。

    行:

    行是能动系统的总称。行空双存的思路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呈现:比如留白的绘画技法等。能动系统在心理学中有马斯洛的需要系统,认为人是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爱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层来从低到高的实现过程。这些需要促使人去做出各种相应行为举止。这些需要是来自于哪里?力比多的概念描述了生命力流动的思路,力比多作为生命力会流向不同的人格位置,有的成就了人的技能;有的固着则形成了人的情结。心经描述行,也是和空没有区别,指的是行-这种生命力也是流动变化的,在流动变化中,没有自己固有的本性,也是随因、缘才有所呈现。这在心理治疗中有很多呈现:深度的精神分析中,访客的驱力投注开始不同,原先固着的力量开始活化,有了新的爱好,有新的不同以往的人际关系、有新的关注点、追寻自己的实现而不是依赖于他人的观点等等。

    行-空双存,在实际咨询工作中可以为咨询提供指导,有的时候咨询关系紧张一点,有的时候放松一点。行是能动的、努力的部分;空是沉淀、静止的部分。从这个位置理解可以为实际工作方法带来某些启发。

    心理学在实证中也发现,不同的人的动机系统、归因系统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行,也体现了行本身具有空的特色:具有流动性、恒变性。正是这个特点,为心理咨询确认了:人的动力系统是可以改变的。空作为一种哲学,也体现在行上,从这个角度理解,空是无处不在的。怀有这样的理解,可以方便主体跳出现有现象的束缚,从更广的视角看待现象。

    心经说空,实际上此处也是说行,说行的重要性。行即是空,只是在内心的位置,一方面注重不执着于行,同时一切又体现在行中。心理咨询中有行为疗法:设计相应的行为模式,帮助来访者改变。其中佛陀的生死芥子,就是巧妙地设计一个行为,让失去孩子的母亲去寻找不死芥子——并非是真的寻找到,而是仅仅以此作为载体,去发现生命的实相:所有的生命都会死亡。这个案例就是空-行的一个体现,行非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以此跳出单线逻辑、单因果的局限。某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可以获得更多,并不是一定是所预期的,而是带着接纳和欣喜的去看待。

    识:

    识是理解、悟性的一类总称。识蕴基本功能是辨别、辨识。其中《阿含经》中简称为了。它能驱使分析辨别活动及其相应对象化认知,而自身却是自明式的。在当代心理学中,有“元认知”的提法,其中元认知涉及的对认知的监督、判别,是根本性的认知。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在更初始的位置提出识-空相互依存的观点。识在某些提法中有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等都提出了认知和觉察的本源,不断追根溯源的过程。识-空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也说明识是相对的,是在变化中的。在心理学中,比如咨询师随着实践增多,觉察力更强,判断识别都更敏锐。不仅仅在心理学中,在其他工作中也有类似规律,随着积累运用增多,辨别能力更强,甚至是直觉式的、了悟式的、洞悉式的、明悟式的,这些都是识的相应体现。

    识的提高,在心理学中可以运用聚焦,还可以运用自由联想的方式。这些方式都证实了五蕴中:想是识的土壤。在建构上从五蕴——想——识这样逐次过度深入的过程。心理学工作也是从基础开始,在建立关系上从浅入深一个自然流动的过程。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心经:

    一讲此处为舍利弗,断句为: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主讲空。从假以文字之言来看,亦可以展开。舍,利,子,是,诸法,空,相。如此展开。我们熟悉的舍得,还有断舍离的舍都含有这个“舍”字。在诸多典故中,亦有舍弃而获得的很多示例,舍又与放下执着有关,与心经的空有关。现实中的舍利子是高僧圆寂后的身体呈现的转化,具有保存持久的特点。直译为诸法空后显相为舍利子,具有某种持久性。按照前叙述断句则为,这是诸法空相的显示。

    心理:

    心理学作为对心灵的工作,强调对访客当下的跟随和关注。对于方法,则属于次要的位置,心理学首先是两个人的相遇。尊重、接纳等基本态度都是围绕这个展开。人是胜于方法的,人的心理发展到某些阶段与某些规律相对应,此时可以借助于那些规律来更好的为访客服务,提高咨询品质。这些方法发挥作用的原因也是基于主体间关系。自体心理学重视咨询师共情、重视理解,重视互动产生的新的内容。“从来是新生成了什么”或者是“过去某种体验已经全然不同”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开始。方法居于次要的位置,先以人为中心是咨询的重要思路。

    不同的来访者适应不同的工作方法。有的访客内视觉好,适合意象类工作,精神分析探索类工作,语言视觉化带动整个身心感觉;有的访客身体感觉好,适合具身性工作,适合身体聚焦等方法;有的访客擅长理性思维,觉知性好,适合想法、探索类工作;有的访客情感丰富细腻、艺术链接性好,适合艺术作为载体工作。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是围绕访客的自己擅长的通道开始工作。这些方法本身没有好坏,而是访客的咨询收益品质决定了是好方法还是不好。

    不同来访者适应不同风格的咨询师。每位咨询师都是有自己的主体风格。这些风格没有高低之分。是不同的生活经历塑成的特有的。有的偏向热情,有的偏向冷静,有的偏向主动性强一些,有的偏向节制性多一些。好的匹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咨询师并非万能,每一位咨询师都有自己擅长和不足的。这也决定了诸法空性的特点。

    同样的方法在不同咨询师使用上会发挥不同的效果。这是心理咨询中的另一个体现。这些不同,将伴随神入共情水平的提升而减少误解。比如对某个体系疗法的理解,从创始人的生活背景、他的个案群体、他的人格发展水平、时代文化背景这些位置,可以更好看到方法随着时代变迁的特色。比如,19世纪的欧洲维也纳时代的弗洛伊德和20世纪美国自主文化浪潮下的科胡特,具有非常典型的时代特色。当今21世纪的中国,也面临这样的多样化选择,既有可以借助的共性的可学习部分,又具有独特属于自己根脉的特点。

    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心理学从单一的观察实证模式,到特异性、主体性发展,体现了内心世界的多元。这些也决定了是从一个方法为根基发展多样化技术;还是多样的方法多样体系的灵活运用。这些又涉及咨询师本身的整合水平,自己的个人哲学观。

    从开始就认识到发展自己,依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方法。这是诸法空性的更广空间体现。幼苗可以成为大树——它本身是具有生命力的;篱笆再坚实早晚会腐朽消散——固有的模式不具有生命力。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心经:

    不生不灭——有生有灭。色受想行识都有生有灭。不垢不净——可垢可净。指色受想行识都有垢有净。不增不减——有增有减。色受想行识都有增有减。生灭、垢净、增减都是变化的过程,这些变化的过程涵盖色、受、想、行、识五蕴过程。也同时涵盖诸法,所有的方法也是这样的变化过程。生灭、垢净、增减是调和的过程,这个调和过程对象是前文中五蕴。心理学对此也有相似的观点:即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高峰和低谷都是有可能出现但是都是有出现、消失的过程。

    心理:

    不垢不净:自体心理学的工作关注自体的稳定性、凝聚感,在体验层面是稳定的和内在自体客体链接的,在面对外界局限性、冲击性事件有较好的心理弹性——甚至是这个可以超越现实局限性,包括面对生死存亡这样巨大的事件。这个稳定性具有某种不生不灭的特质——凝聚到一定程度。心理学在调节人格稳定上侧重于稳定。

    心经的空性,具有在稳定到达某些位置体验之后的放下。这个放下带有不执着于、不依赖于外在的品质。这种自主、确信感是完全相信自己的、依赖于自性的、自我实现的特质。这个特质的实现前期因为更多的社会参与性和熏染复杂性,心理学的工作更为细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代心理学和“心经”的相遇<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bnzttx.html